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韬 《上海教育》2013,(3):21-21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推迟退休是不可行的,但像我这样‘卸甲不归田’,自愿作奉献的,还是可行的。"人生如同驴推磨,我就是小毛驴,力有所不及,路也不平坦,就是跟着时代走,终究走了70年。"拥有72年教龄的百岁老人范绪箕是中国最早提出研制无人机的科学家;他挑战着人类从事科研的年龄极限,至今还在辅导学生做科研。2013年1月5日,著名航空力学专家、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范绪箕教授迎来了他的百岁生日。上海交大浩然高科技大厦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来自全国航空  相似文献   

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组长王越院士眼中的谢家麟,是人类研究物质结构和在此基础上用现代科技服务人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杰出科学家。老伴儿范绪篯心中的谢家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线电痴迷者。谢家麟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教授裴国玺眼里的导师,可亲可敬,是他科研道路的引路人,更是受益一生的恩师。谢家麟很喜欢法国勒布蒂特教授说过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母鸡的理想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理想都是什么呢?"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位像您一样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医生。"……"理想?我的理想是什么呢?科学家肯定不行,那可不是一只母鸡能做的事情。老师也不行,没有人会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一只母鸡来教,除非他想学怎样下蛋。医生就更不行了,我见到血就会头晕。"站在教室屋后的土堆上,我这样想。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之友》2012,(35):4-8
一、"中华之光"朱光亚事迹回溯:祖国和人民给了朱光亚崇高的荣誉,称他是"奋力挺起民族脊梁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得很简单:"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感动语录:"他(朱光亚)感动的力量集中体现在对科学的热爱,对大自然规律的尊重。我记得爱因斯坦有过一句话:‘很多人认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是靠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把科学家分为几类,有举重若轻的,有举轻若重的,那么我都不是,我属于‘举重若重’的一类人。"徐光宪一生挚爱的只有两件事——教书和科研,而这两件事都与"稀土"有关。他是化学家,让中国从稀土的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掀起"中国冲击",奇迹般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撰写的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京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最早"下乡"的留洋博士,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Confucius、Christ和Coolies。他与爱因斯坦等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世界伟人"。他是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发起人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驱。1943年5月24日晚,在纽约的卡立滋堂,来自西半球的180名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聚集于此,祝贺新选出的10位"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我长大了要当军官。""我长大了要当教师。"……我的学生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理想。全班62名学生,61名都已经说了自己长大后干什么,只有罗小明没说。我把目光投向罗小明,他立刻低下头,脸涨得通红,还是不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理想。我叫他:"罗小明,你的理想是什么?长大后想干什么?"罗小明飞快地望了我一眼,又迅速地把头垂下,而且垂得更低了,几乎顶在课桌上。罗小明是全班学生中最沉默寡言的,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不到他说笑和打闹。他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总是名列前茅。罗小明不可能没有理想的,他为什么不说呢?我走到他的跟前,用鼓舞的语气激励他:"罗小明,理想不分高低贵贱,把你的理想说出来,好吗?"我想罗小明的理想一定不远大,他是怕说出来遭同学们讥笑。  相似文献   

8.
徐倩  杜欣图 《上海教育》2013,(10):28-31
100岁高龄,72年教龄,每天坚持上班6小时以上,带教本科生、研究生,坐办公室、泡实验室,在92岁和96岁高龄还分别完成了两部高水平科研论文。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第36任校长,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范绪箕教授,他还曾先后创建了浙江大学航空系,筹建了华东航空学院,同时也是南京航空学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事无成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1519年,当时他正客居法国,那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梵高,他给我们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  相似文献   

10.
正QQ交流群号:310446613或登陆"初中E站"提问交流如果你有话想说:同桌李成说,他长大了想当科学家。我觉得他好高骛远,劝他打消这个念头。他平时学习就不认真,整天想一出是一出,我看他对科学没多大兴趣,平时也不爱钻研,理想不是说出来就能实现的嘛。总之,我觉得他的理想不切实际,他说我不理解他,也不支持他,有几天不理我了。——瑞恩我倒不认为你同桌的理想不现实,反倒觉得他志存高远。只要向着这个目标奋斗,将来出个叫李成的科学家绝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我们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跟他的当然不同,但我们没有资格指责别人的理想。那么,请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事无成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1519年,当时达·芬奇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凡·高,他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是他一生成功经验的总结。他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要成才就要善于思维。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正>董家鸿一再挑战肝胆外科的禁区,也不停地补充着"精准外科"的资料库。出生于1960年的董家鸿,有着那个年代的人最普遍的理想:当一名科学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在志愿上填报了数学专业,结果却阴差阳错地被调剂到医学专业。大二那年,董家鸿突然顿悟了医学的奥秘。医学犹如一个黑洞般充满魔力,让董家鸿由此沉浸一生。  相似文献   

14.
<正>袁隆平一生践行着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人生理想,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获得世界级奖项最多的中国科学家,面对不计其数的荣誉,他始终保持着宁静的心境,专注于他的水稻研究工作。袁隆平年轻的时候有两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水稻亩产超过1000千克,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另一个是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解决饥饿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和教师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宋健同志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宋健同志的成才,固然源于他的远大的理想、天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量,同时也有赖于学校和老师的辛勤培育。作为教育工作者,从宋健同志的经历中,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老师,责任重大;学校,责任重大!宋健,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以前曾是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如今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工程院院长。他是山东人,作为他的同学和至交,我对他的情况是比较熟悉的,现就其要者,做些简单的介绍。“我是一名科学家,不是政治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科学原理去…  相似文献   

16.
我最爱的《小学生导刊》又来到了身边。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是《中国心创造"中国芯"》,讲科学家邓中翰努力创造中国芯片的故事。邓中翰说过:"爱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1.崇高的理想怎么可以是“变成一条狗”?我的理想阿爹还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  相似文献   

18.
小的时候,在自己能扶着父母的腿走路的时候,理想就是想得到大人的表扬。在我稍微懂点事情的时候,父母就给我"摁"上了一个很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当一个像爱因斯坦、华罗庚那样的科学家。至今自己还记得,有次到隔壁的姐姐家玩,她的妈妈问我:"你长大要做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当科学家。"而轮到那个姐姐时,她却细声细气地回答:"我长大了要当老师。"其实,  相似文献   

19.
改变的极致     
佚名 《高中生》2008,(1):52-52
"我是太阳!"尼采呐喊。这句话让他在世人的鄙夷之中痛苦地走完了他孤独的一生。"上帝退场了,我便是神灵。"凡·高在他破碎的世界里喃喃自语,在精神分裂之下,他扣响了枪,平静  相似文献   

20.
读完《邓小平时代》这本书,我是蛮感慨的。首先,我觉得邓小平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一生。之所以说不幸,大家可以看到他的三起三落、"文革"时家庭变故、在江西下放干活等,尤其是他下放到江西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却干起年轻时出国留学时的活,我想他当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这样来看,我觉得他的人生挺不幸的。但反过来说,他的一生又是挺幸运的。中国处在这样一个从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的一个时代,恰巧他参与了。他不但参与了,而且是主导改革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