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悲剧袁世凯     
人类并没有绝对的圣贤禽兽之分。可唐德刚在《袁氏当国》里说,自孩提起就没读过一本对袁世凯有正面评价的书。因此,唐老先生说,要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学之创立源于爱国运动,且由革命志士创办。受清季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公学试图破除省界,行自治之制,立民立学堂之典范,并将办学成效视为检验民族自立的试金石。中国公学与同盟会总部有直接联系,且学校位于上海这一具有全国影响的舆论中心,使得中国公学成为清季革命中东京同盟会与中国内地革命党联系的重要枢纽,以中国公学为依托所办革命报刊也成为向内地和中下层社会输送革命的重要媒介。中国公学师生献身革命者甚多,其中不乏直接助成各地光复之人。中国公学与清季革命的渊源关系,体现了清季学堂学生已脱离传统轨道而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凸显了学堂学生在清季革命中特殊的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南海便成为袁世凯的正式官邸,官称“总统府”. 袁世凯自迁入中南海,直至病逝的3年时间中,他仅出过中南海3次.一次是1913年10月10日,赴太和殿宣誓就任大总统;一次是1914年9月28日,赴孔庙祭孔;另一次是同年12月23日至天坛行祭天大礼.  相似文献   

5.
正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刘伟、副教授彭剑和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肖宗志撰写的《清季外官制改革研究》一书,2015年1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清末外官制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制度变革,也是一场权力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因而牵动上上下下各个层面官员的利益,继而又影响到社会的其他阶层。本书共分七章:(一)立宪改官——清季外官制改革的启动,(二)省级行政机构改革,(三)直省谘议局的设立,(四)直省司法体制变动,  相似文献   

6.
杨帆 《全国新书目》2010,(23):38-38
本书精选民国时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权,或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鲜明特色与争议的军阀12人,参考大量20世纪原始资料,以及大量相关人物口述,通过大量客观事实,讲述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迹、崛起,以及最后结局,力求客观、公允,以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人们大多知道袁世凯早年是个浪子,从政时是个不择手段的政客,没有多少人了解军人出身的袁世凯对秩序的热爱。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这样回忆:我父亲的起居饮食,一年四季,是有一套刻板规矩的。他每天早上六时起床,六时半吃早点。早点总是吃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究竟是怎样的人?本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讲述一个"沉重的袁世凯"。大量有关袁世凯的图片史料包括口述回忆,或者来自于100年前西人报刊,或者由其亲人、身边人提供。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开发表。比之国人的脸谱化,当年西人的报刊杂志却对袁世凯有几乎全然不同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1913年,通过制造“宋案”与镇压“二次革命”,袁世凯以为政敌已除,开始破坏《临时约法》,逼选总统。他靠着梁士诒手下“公民团”的流氓手法,于10月6日第一届国会中正式当选为大总统。于是,确定10月10日10时10分举行就职大典。为示正统,大典放在清帝登基的太和殿举行。仪式之隆重,程序之讲究,极一时之盛。本来,这是一场应该大鸣大放咸与知照的大典,不料典礼过程极不称意,袁世凯严令不得张扬外传,这才有“秘闻”一说。  相似文献   

10.
<正>袁世凯可谓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因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对象。长期以来,人们对袁氏持彻底否定的态度,冠之以窃国大盗、寡廉鲜耻的卖国贼、嗜血成性的专制暴君、一代枭雄、民国叛徒等等骂名。20世纪末以来,一些学者又列举大量史实,肯定袁氏在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11.
清季中外商约谈判期间,英、美、日三国向中方提出“北京开埠”之诉求。以吕海寰、盛宣怀为首的中方代表在很长时间内都给出不容回寰的否定答复。为了守住谈判底线,中方与外方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利益置换——“裁厘加税”、东北开埠与护馆兵、护路兵撤退相继成为谈判筹码。经过艰难的交锋,北京开埠谈判走向终点——英、美决定放弃;中日就此达成折中协议,后也不了了之。谈判还引发了民间社会的“关怀之音”,既有支持清政府的“拒开”声音,也有反对清政府的“求开”声音。谈判场域内外不同声音牵出的有关王朝未来的思考,都是对中西、新旧漩涡中清季社会不确定性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12.
13.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将权谋诈术玩到了极至的人物,当首推袁世凯。就是这位靠权诈术登上民国大总统宝座的一代奸雄,最终还是落得遭后人唾骂的下场。然而站在历史的侧面,冷眼旁观袁世凯的权诈术,却也不得不令人叹服。 权势叛光绪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康有为联合进京会试的1,300余名举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深得光绪帝的赞许。这时,36岁的袁世凯从朝鲜回国,在京多方钻营,被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深度介入东三省改制,通过赵尔巽、徐世昌先后达其目的,结果麾下不少出关任职。赵尔巽的改革为徐世昌奠定了基础,徐世昌改制则是赵尔巽的延续,其中袁世凯高度重视,始终参与,更是东北地区势力消长、格局调整、社会变化和政策连续性的重要因素。袁世凯自有扩大势力范围的个人考量,但也有确保东北主权、维护王朝利益和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真切。当私欲个利与家国情怀并举,其表象与实际一定迷雾重重,需加剖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袁世凯对辽宁及三省革命党人活动的控制和镇压过程来探求袁与辽宁辛亥革命的关系。革命初,袁世凯为防止东三省政局难以控制,对革命派拉拢、分化,希图从内部瓦解革命派,后拉拢不成,袁世凯指使赵尔巽残杀革命党领袖,残酷镇压革命。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庭.别号容庵,自号洹上渔人,因祖籍系河南项城人,又有袁项城之称.国人谈及这位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性人物,总是想到他出卖维新变法运动,屠杀义和团;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革命武装;破坏民主共和制度,推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接受"二十一条",最后粉墨登场,演出复辟帝制丑剧的历史罪行.  相似文献   

18.
一 问题的提出 1912年2月13日(即清帝退位次日),袁世凯信誓旦旦地公开宣布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疆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袁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就在这一承诺的前提下,2月15日,这位清朝的总理大臣经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而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3月10日正式就职。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胁迫国会选其为大总统,不久又解散国会,篡改《中华民国l临时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等,实行独裁专制。  相似文献   

20.
谭特立 《湖北档案》2001,(10):42-43
1912年10月,正当袁世凯权倾一时,炙手可热时,上海南洋公学校长辜鸿铭撰写的两本书,一名<中国牛津运动故事>,英语版,一名<幕府纪闻>,汉语版,发行海内外,其中谩骂、讥讽、挖苦袁世凯之文字,尖酸泼辣,一时成为奇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