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正 《语文知识》2002,(12):41-41
《庄子·秋水》入选高中语文新版教材。其文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指黄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顺河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何指?教材小注曰: “北海,(黄河东端)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该注不确。  相似文献   

2.
《庄子·秋水》旨在阐述事物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其中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通过河伯与北海若对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对事物的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的相对性的讨论 ,阐明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只有从道的角度看 ,万物才是齐一的 ;人的认识受时空的局限 ,唯认识大道的人 ,才能突破一切局限 ;所以无论是事物本身 ,还是人的认识 ,都要因任自然之道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课文节选《秋水》开篇第一段 ,阐述了人的认识的局限性 ,本意在宣扬道家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为其“绝圣弃智”张本。依今人认识水平论 ,庄子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测试题姚立昌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答案中选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在下列议论文中属于对话体的有………………………………()()()()()(1)《季氏将伐颛臾》(2)《赵威后门齐使》(3)《寡人之于国也》(4)《秋水》(5)《论毅力》2....  相似文献   

4.
在合同相对性原则下,履行辅助人就货损承担赔偿责任时面临不确定的风险,不利于国际航运的发展,有必要引入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理论。《鹿特丹规则》创设的"海运履约方"制度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但与《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中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我国作为航运大国应顺应国际航运的总体发展趋势,在未来修改《海商法》时借鉴《鹿特丹规则》中海运履约方制度的合理规定,完善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及其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5.
“大方之家”最早见于《庄子·秋水》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用来表示自己的知识短浅,见笑于博通大道之人。该句中的“大方”与《庄子·山木》的“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中的“大方”一词相同,都指的是“大道”;成玄英在《庄子疏》中也指出:“方,犹道也。”由此可知,“方”犹“道”,而“大方”即“大道”,“大方之家”则引申  相似文献   

6.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著名.散曲家施绍莘的作品集。作为一部词曲集,《秋水庵花影集》的明刻本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秋水庵花影集》之所以以现在的面貌流传下来,正是施绍莘精心安排的结果,是与他的留名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将《秋水》一文中“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译为“这时候,河伯才转过脸来”(《教学用书》第159页),将“旋”译为“掉转”,“面目”译为“面部”(教材第79页注释⑩),这些翻译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李昌祥 《学语文》2003,(3):21-2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节选了《庄子·秋水》开头一段:“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考作文因题目牵涉到"诗意话题",比如全国卷:《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北京卷:《春夜细雨》;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江苏卷:《怀想天空》;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秋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由此引来批评不断。  相似文献   

10.
近日阅读《中学语教学》2004.6《(秋水)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一,感到张老师在言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探索很有价值。下面,再从“研究”的几个方面做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耿银平 《云南教育》2007,(6X):36-37
今年高考作文因题目牵涉到“诗意话题”,比如全国卷:《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北京卷:《春夜细雨》;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江苏卷:《怀想天空》;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秋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由此引来批评不断。  相似文献   

12.
秋水·秋波     
<正>秋水、秋波,若从词的本义上看,所指都与秋天的水有关,并无多大的区别。但是,在我国古今文学作品中,它们却有着丰富多彩且不尽相同的文化内涵。下面就此试作阐释。秋水:一、实指秋天的水(或雨水,或江水、湖水等)。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陆厥(南朝·齐)《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飙及,秋水落芙蕖。"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相似文献   

13.
近日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4.6《〈秋水〉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一文,感到张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探索很有价值。下面,再从“研究”的几个方面做些粗浅的思考。一、研究对象阅读案例,我将张老师指导学生依次研究的问题归纳如下:课题字词句、内容主旨、艺术性(意境、语“研究”的几点思考杨建民言、手法等特色)、庄周其人、寓意等。上述内容在两课时内完成,其教学量之大,是十分明显的。但这些内容和以往教学内容的差异何在?是否有面面俱到之嫌?我认为如果把《秋水》这篇文言文作为研究对象,先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上《秋水》一,笔像往常一样在讲到了“望洋向若而叹”时,附带指出了成语“望洋兴叹”的出处,并强调“望洋”两字不能理解成“望着海洋”。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里的‘望洋’为什么不能理解成‘望着海洋’?”  相似文献   

15.
《秋水》给今人的启迪:“人们不能满足于个人的所见所闻,应谦虚好学,努力向上。”并非主旨,过于强调它的积极意义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这样的理解与道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的哲学思想有较明显的矛盾冲突。应从《秋水》及庄子道家思想的本质来研究其主旨,辨析《秋水》的本意以及这篇文章客观上给人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主要创始人,也是那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可以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一名重要道家学派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并与之并称"老庄"。庄子的《秋水》一文博学深厚,蕴藏了我国春秋战国使其道家学说的一些重要思想,其文学价值颇高。这篇文章中的"反其真"与"美乐之境"所体现的思想及文学含义一直是当代文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此文的内容以及相关资料等对《秋水》中"反其真"与"美乐之境"进行解读,以期更为深入地了解、认识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丑小鸭”     
那晚,我哭了。是安徒生的《丑小鸭》搅动了我坚强而脆弱的心弦,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 父母结婚四五年后才生下我姐姐,所以即便姐姐是女孩儿也备受全家人经营庄稼般的呵护,再加上姐姐乖巧伶俐,且生就一双汪汪的秋水般的大眼睛,因此姐姐自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相似文献   

18.
言意关系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命题,解读《庄子》之《齐物论》《知北游》《寓言》《秋水》这几篇集中论述言意关系的文本,可以解析出庄子哲学言意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不尽意”,意在申明有限的语言不能把握具有无限意义的道;第二层是“言以表意”,是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最后一层则是“忘言得意”,表明在终极意境上,真正的得道体现于忘言之中。  相似文献   

19.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散曲大家施绍莘现存可知的唯一的一部作品集,它成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浸润着施绍莘的心血。由于施绍莘的精心安排,明刻本《秋水庵花影集》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正> 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宋国蒙人。”宋都,今河南商丘。蒙,诸说互异,今从安徽蒙城说。当时宋国政治混乱,后亡于楚,庄子流寓不定,居濠上颇久。濠为安徽夙阳。梁,为阻断河水之小山,庄子居此处,离濠城数十里。宋、蒙、濠分处于淮河支流之一的涡河上中下游,地理上相通。惠子名施,曾为魏惠王相,与庄身份悬隔,而互相敬重,交谊颇深。两大学者相会于濠上之事,见于《庄子·秋水》篇,记述完整。《秋水》属外篇,未必为庄子作,但总归出于嫡派弟子之手,大体可信,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