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幽邃深远、博大精深。为了在《史记》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史记的热情,并进一步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过程中来,要善于运用对比教学法,抓人物自身前后的纵向对比,取不同人物的横向对比,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作为《史记》的经典片段,入选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仔细理会”板块,其文本阅读难度不大,可以让高一年级学生细细品读、好好领会.通过对曹无伤这个诸人口中的“细”的分析,有助于把握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文本意蕴.  相似文献   

3.
“楚汉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于2008年8月15日至19日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出席大会的海内外代表就“楚汉人物”研究、《史记》版本研究及《史记》的普及、司马迁思想及《史记》文学成就、《史记》的域外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史记·屈原列传》史料来源复杂,不同部分性质迥异且文本功能有别。本传中长期困扰楚辞学者的文本问题,之所以从纯文献学角度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因为混同了不同史料的性质与功能所致。明清学者将此传与《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称之为“传之变体”,正是着眼于此类传记极强的议论抒情性,实际上它们相当于人物的“精神传”;若从文章学角度来分析“变体”,体现的是司马迁独特的“插叙”、“遥接”艺术。《屈原列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史,文中投射进去了司马迁自己的影子,评估此传在屈原研究中的文献价值,不能忽视它在《史记》中体例、寓意、文法诸方面的特殊性。从本传“太史公曰”乃至《史记》其他篇目传赞的顿挫规律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项羽本纪》中主人公的称谓在文本中是变化的,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史记》在实录历史基础上注重文学性的特点。本文以人物称谓变化为切入点来探讨文本中的叙事角度和立场,以揭示《史记》在叙事上体现出来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论赞”是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如《左传》中的“君子日”,《史记》每篇末的“太史公日”等。研究《史记》人物传记的特点,可以依据高中生认知和学习的特点,选择从研读“论赞”部分切入,用中心问题做阅读的线索,引发学生对所读人物的兴趣,从而指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体会《史记》的价值,培养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孔子删诗考     
“孔子删诗”一说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细读文本会发现争论起于后人误读《史记》,司马迁并未明言孔子将诗歌三千首删为三百首,而是将当时所存之诗稍去其重,刊为定本。“孔子删诗”之真相可求证于《史记·孔子世家》文本及其他相关材料,崔述《洙泗考信录》之见解颇为可取。  相似文献   

8.
李白作诗颇擅用典,《史记》作为古代典故的一大源泉,李白对之非常关注《史记》人物。裴斐先生早就关注到李白诗中有诸多《史记》人物,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史记》人物大都有明显的“士气”,这些士气大致可以归纳为侠刺之士气、国士之士气和隐士之士气三类。虽然士气不同,但共同指向的却依然是李白的功业理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对《史记》文学性给予界定。它从前人对《史记》文学性的认识过程及今人对这一认识的分歧谈起,指出如今问题的症结和焦点已经不是《史记》是否使用了文学手法问题,而是《史记》是否具有文学创作的性质问题了。文章分别从道理上和实质上─—着重从所写内容对象(以人物为中心,对人物“为人”特别关注,使笔下人物具有了文学上“人学”的人的特点;写进了作者的人生体验、生活发现以及作者的理想、追求,是经过审美观照之后的审美创作)、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动机(不但有历史家的强烈使命感,还有文学家的创作冲动;不但为中华民族述史,而且为中华民族写心,把自己作为民族的良心)、作品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方法(重点从心理描写、人物语言、人物典型化考察分析)、以及将《史记》及《史记》据以为素材的那些先秦典籍中得到的实证几方面进行论证。同时,本文就《史记》文学性的概念、《史记》的文学创作性质与《史记》作为“实录”的关系作了简要界说。  相似文献   

10.
笔者教了几遍鲁教版的《史记》选读文本,自以为对其中的每一篇选文都了如指掌,然而今年再教《史记》,有个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向我提出了疑问:《史记》中有“赘笔”!  相似文献   

11.
韩愈古文在唐代乃至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传记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传记文继承了太史公的史传体笔法,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受<史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楚歌是汉代的主流文学形式之一。虽然楚歌的创作和成果不及汉代的其他文学形式,但其独特的历 史和文学性决定了楚歌的成功。《史记》作为司马迁的绝唱,受到楚歌的影响,其所展示的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精 神与楚歌所展示的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精神完全一致,共同构建了汉初文学。  相似文献   

13.
"传"体是在汉代经学潮流背景下兴盛的一种为阐释儒家经典而出现的文本,即经传。传统观念认为,司马迁《史记》是史传体裁的创立者。《伯夷列传》作为《史记》列传的第一篇,因为体例和写作方法迥异于《史记》其他列传,被视为《史记》列传之"变体"。然而通过对汉代经传向史传发展过程的基本梳理,及对《伯夷列传》文本进行细致研究,可以发现《伯夷列传》并非是后出列传的"变体",而是在经学背景下较多保留了经传的形态。并通过《伯夷列传》的经传形态,初步探视《史记》列传的文体特征深受经传影响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清代学者崔述是史学名家,其史学思维方式也贯穿到了他的读<诗>笔记--<读风偶识>中,他从史学角度研究<诗经>,使<读风偶识>染上了浓重的史学色彩.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崔述对"诗可以观"的理论认识与其观<诗>知政的说<诗>实践是高度一致的.他认为"诗可以观"就是指通过<诗经>可以考察政事得失、历史变化,强调现<诗>知政的作用;在说<诗>实践中,崔述透过<诗经·国风>文本看历史兴袁、政治得失、风俗好坏.二是以史证诗,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考证<国风>某篇是否属诸某人,是否反映某件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5.
灾难自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而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其对灾难的描述散见于整部书中,主要有洪灾、旱灾、蝗灾、饥荒、地震等。针对这些灾难,《史记》中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和禳灾途径,如举行仪式、大赦、帝王罪己、免三公、选贤等。笔者通过对《史记》中的灾难描写进行探究,以此来分析司马迁神话式的灾难观及天人合一观,探寻《史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以“信史”为务的《史记》,却有着大量的志怪故事。这些志怪故事或取自早期文献资料,反映了远古先民的思想与生活;或采自近世民间传说,折射出复杂的现实社会;或源于未知世界,表现先民对神异物象的探索。这些志怪虽然看似荒诞离奇,但是,它们同样是作者特定历史时期思想、认识、情感的反映,且对历史事件的还原以及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的绵延中,伟大的经典人物及其作品为精神文化确立了价值坐标。但每逢遭际精神无根的文化危机时代,总会出现“去经典化”与“伪经典化”共生的现象。不过,每个人实际上都生活于伟大的经典之中,他们(或它们)就如同人们所呼吸的空气,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理应本着对历史的敬畏,以一种“透视主义”的态度拥抱涵蕴历史公意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阿Q与陈奂生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都因作品中成功的人物形象赢得了高度的评价和热烈的赞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拥有很重要的地位。阿Q、陈奂生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都是农民,但是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就又使他们各有特点了,成为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缩影。阿Q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精神胜利法”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陈奂生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憨直、朴实,又带有点“阿Q气”的新时期典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性格中落后的东西都因袭了历史重负的缘故,但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与陈奂生性格中的“阿Q气”又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9.
早期道教美术出现在一些宗教石刻和陵墓壁画中。永乐宫壁画是元代道教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其精华是《朝元图》:面积四百多平方米,总计人物形象二百八十个。整体的构图为中心对称式,以八个主像为视觉中心而展开的“千官雁行式”的构图。设色以青绿为主,重勾色填,线条刚健流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绝。  相似文献   

20.
杨红全 《海外英语》2012,(8):205-207
Rhetoric is a traditional discipline with a history of over two thousand years.Figures of speech play a pretty important role in verbal communication.People are attracted by"Hamlet"written by Shakespeare and his employing words and artistic enchantment.Shakespeare once learned classical literature,rhetoric,Latin and French.He is famous for his dramas.His language in dramas is rich and colorful and he is good at using figures of speech in his dramas.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figures of speech and mainly focuses on how pun,metaphor and transferred epithet are employed in"Hamlet",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me and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Shakespe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