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强烈的感情,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故意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按夸张的形式,可以把夸张分为扩大性夸张、缩小性夸张和超前性夸张三种。一、扩大性夸张。就是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处、高处、快处、强处等方面说。例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例(1)中的“白发”怎么也不会长到“三千丈”,但为了强调突出自己心情惆怅…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强烈的感情.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故意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  相似文献   

3.
《史记》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有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长、好……等方面说的扩大夸张,也有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坏……等方面说的缩小夸张。作者或直接描述夸张,或同其他修辞手法一起夸张,或借人物语言夸张,或漫画式夸张。夸张修辞,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渲染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了事物的形象性和情节的生动性。漫画式的夸张更获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4.
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所谓夸张,就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联想,对事物的某些特征故意加以扩大的一种修辞方法。夸张一般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扩大或缩小。把事物扩大或缩小,一种是尽量地把事物向低、小、坏、弱、轻等方面收敛缩小,或者尽量地把事物  相似文献   

5.
Hyperbole,夸张,源于希腊语,hyper—是前缓,意为over(过头).Hyperbole原义是:故意、明显地夸大、故意“言过其实”.作为修辞格是指,运用想象,通过对描述对象在数量或情状方面的夸大,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汉语中也常用夸张辞格.“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处,名叫夸张辞.”大抵由于说话当时,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在客观事实的记录”(《修辞学发凡》).好的夸张,用词新颖,内容不悖常理;既要超越现实,又不能背离现实.夸张的作用是:1、强调,加深印象.2、幽默,强化语义.3、滑稽,讽刺嘲弄.先举几则汉语夸张例子:  相似文献   

6.
<正>在写作本单元的习作时,要注意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具体事物的空想。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某个人物或某件事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将自己进行"夸大"或"缩小",借助不同的视角看寻常生活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夸饰恒存 夸张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即夸张, 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古时又叫夸饰、扬厉、增语、激昂之语等。早先人们多半把这种修辞手法理解为夸大,往大处说。随着语言和艺术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故意缩小事实也属言过其实,在诗歌创作中同样可以我到许多生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知道,夸张就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一种辞格。它包括扩大夸张,如“离天只有三尺三”;缩小夸张,如“五岭透迤腾细浪”;超前夸张,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还有一种特殊的夸  相似文献   

9.
留一,是拟新建的一种汉语修辞格,是指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故意把整体中的某一部分或虚拟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事物的相反的一面,从而使语言产生出特殊的生动的表达效果.这一辞格,不仅见之于某些夸张,还存在于貌似夸张却并非夸张的语言现象中.它与“舛互”辞格的主要区别是:留一辞格的运用者不是先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再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而是早就故意留出一点(一部分),并且前后句的语义指向基本是一致的,并不互相舛错.  相似文献   

10.
夸张是一种较常用的修辞方法。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305页给夸张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做夸张。”并举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诗句加以说明:“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试问:夸张是否专指“夸大”的情况呢?请看下列两例。①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杜鹏程  相似文献   

11.
夸张辞格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日常会话中,交际双方往往违反合作原则,有意识地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性质、特征。这样虽然有悖于交际初衷,但会话仍可进行下去。本文从语用角度分析夸张与合作原则以及它的语用功能,促成对这种辞格的进一步了解,以提高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夸张表扬,培养写作兴趣 所谓夸张表扬,就是讲评时故意对差生的习作做夸大的评价,以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写作上。要做好这一步,必须转变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他们习作或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也许这闪光点在优秀学生的习作里是再平常不过的,可在差生的习作里并不明显,需要我们“披沙拣金”。闪光点挖掘出来之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突出某一事物的某些特征,有意把话说得扩大些或缩小些,这就叫“夸张”。灵活而巧妙地使用夸张,就能使文章增添色彩,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部分夸张语句吧。一、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处说,即把小的说成大的,这就是扩大夸张。例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金色的鱼钩》)通过夸张,把“这个碗”说成“有千斤重”,就将小梁极其沉重的心情表现得更加深刻了。二、有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即把大的说成小的,这就叫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相似文献   

14.
三女婿夸马     
夸张是突出事物特点、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可以从大处夸大,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出可以从小处夸大,如“心眼比针眼还小”。此外,还可以从时间上夸张,如“一女婿夸马”。据说,塞外有个财主从街上买回来一匹宝马,三个女婿闻讯都赶去祝贺。他们想拍老丈人的马屁。便尽量往好处去夸。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有许多修辞手法,使语言不但明确、简练,而且生动、形象、有音响、有光泽。它能够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读去深刻领会章的内容。在英语的多种修辞手法中,夸张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所谓夸张,就是有意识地故意夸大事实,  相似文献   

16.
正夸张本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物、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本文中的夸张是指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强化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文学是人学,少不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因而,夸张的艺术手法深得作者的青睐。诗歌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夸张这种手法  相似文献   

17.
夸张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为引起他人想象、夸大但不歪曲事实的一种对事物的形象描述.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用适度的夸张手法,将会使抽象的物理现象、概念变得不仅丰富形象,而且愉快具体给人以一种似乎逼真的感觉.让看似不可理喻的物理规律的理解变得简单容易,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物理的学习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所谓夸张艺术,是指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夸张艺术把情感因素与知识教学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从而消除疲劳,激发创造.  相似文献   

19.
漫画艺术是一个独特画种。它以变形夸张的造型,幽默或讽喻性的简略笔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或对某一事物的爱憎。  相似文献   

20.
修辞中有夸张手法,即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对人对事物"言过其实",从形象、特征、程度、数量、作用等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中的夸大或缩小往往源于对生活观察、实践后的放大.对生活的放大也就有了生活的常态和非常态.常态是我们生活中的平民式教育,而非常态是我们生活中英雄式教育. 孔子的思想继承者——"亚圣"孟子,极力推崇"舍生取义".听亚圣心声,道德方面要具备"仁义礼智",大义比生命更重要,他告诫人们不要做见利忘义、苟且偷生之人,要保持"本心".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对平民式一次英雄的呼唤,在放大中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