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中间偃麦草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种,对小麦条锈病具抗性。通过杂交建立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可以有效利用中间偃麦草中的抗锈基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小麦抗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筛选抗病基因的发掘研究进展,以及小麦抗孢囊线虫病基因分子定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还缺乏较好的抗病材料,普通小麦中对孢囊线虫病的抗性资源比较匮乏,建议一方面加大引进和筛选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对小麦野生近缘种属中CCN抗性资源的筛选;对已挖掘到的抗性资源和定位到的抗病基因,可以结合作物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创制遗传和育种抗病新材料,为小麦育种服务。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80年代中期,由于一大批老牌品种抗锈能力的丧失,条锈病在我县连续几年都中等或偏重发生。在历经多方面努力的同时,不断地推广一系列“新型”抗锈高产品种—绵阳系列和川育系列,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条锈病在我县的流行,确保了小麦生产连续7年的丰收。但是近年,由于这批“新  相似文献   

4.
创新动态     
国内动态我国科学家筛选出高抗小麦"黄疸病"的新基因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不久前从小麦优势品种中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新基因,为抗击小麦条锈病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5.
小麦条锈病是林芝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给当地的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根据近期查找的有限资料,浅析了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气象条件,提出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带领研究团队,成功创制了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并创立了方便实用的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被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王治明 《内江科技》2003,24(2):19-20
四川70-80年代大面积推广的繁6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经历了强毒力条中17——29号等13个条锈生理小种和20余个条锈菌生理型的演变和考验而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使小麦产量上了新的台阶,获得了巨大的效益。然而自1991年出现条中30号,1993年发现条中31号和32号后,繁6及其衍生小麦品种感条锈病则逐年加重,到1996年和1999年条锈病在生产  相似文献   

8.
刘莉  董静 《科技通报》2007,23(3):360-367
综述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发育基因效应、野生种或地方种的变异、遗传(QTLs)图谱等。现代引种和育种过程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趋于狭窄、多样性减少,由此可能加重疾病、害虫和非生物胁迫等危害的潜在威胁。发育基因对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多态性效应;野生大麦和原始地方种为提高耐胁迫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大麦遗传多样性的分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野生种质优良抗性,更有效的选择耐(抗)性基因型。文末从正反两方面简要讨论了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遗传育种研究中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4):1-2
著名学术刊物《植物》最近发表了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万建民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有关水稻谷蛋白合成机理方面的重要文章《液泡加工酶OsVPE1是水稻进行谷蛋白高效加工所必需的》。该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引起水稻谷蛋白前体巨增突变性状的分子机理,阐述了该基因在谷蛋白合成、积累中的地位,利用该突变体及其基因标记可为低谷蛋白水稻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分子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量性状显性互作基因的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斌 《科技通报》2003,19(5):413-416
通过将特定的分子标记数量化,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有互作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此方法可以对有互作的显性基因的相对作用进行很好的估测,为基因的诠释提供方法,并可能会被运用到动物育种、生理、病理、发育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黄子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栽培种,与黑子油菜相比种皮较薄,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饼粕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黑子低,能极大地改善菜籽油和饼粕的商品质量,因而成为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黄子油菜的种质资源鉴定和辅助育种提供了有利的帮助。目前,黄子油菜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方法主要是RAPD、SSR、RFLP等。文章主要就这些分子标记在黄籽油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相关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18,(17):12-13
开发方法助力小麦等大基因组作物核心基因组低成本组装及新基因挖掘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一婧研究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童依平研究组合作,开发并优化实验与计算流程,实现低成本组装小麦等大基因组作物的核心基因组。研究论文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植物高度的遗传多态性为分子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确定重要农艺性状的根本方法在于比较不同群体或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1月28日,《分子植物》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了农作物种子性状的第一个细胞质调控基因orf188,并揭示了该基因调控油菜种子高含油量的作用机制。该成果为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提供了新途径,为育种过程中杂交母本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农作物不同类型细胞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联合成立的中-新甜高粱联合研发实验室12月10日在北京启动。自此,两国科学家将联合开展能源植物甜高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转化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分子生物技术在牛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牛育种中对分子标记和QTL信息应用研究的亲子鉴定、单基因检测、性别控制和标记辅助选择等四个方面逐一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矮秆基因的种类、遗传特性、作用、分子标记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小麦、鱼等主要农业品的持续稳定生产对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近年来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处于一个徘徊不前的局面,难以满足我国粮食安全需求。因此,提高育种科技水平,发展新一代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是现代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为解析生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带来了机遇,也为育种技术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多数农艺(经济)性状受多基因调控,并具有“模块化”特性。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先导专项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综合运用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手段,解析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分子模块,揭示分子模块系统解析和耦合规律,优化多模块组装的品种设计的最佳策略,建立从“分子模块”到“设计型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与opaque-2(o2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Phi057,在玉米苗期从BC1F1群体中成功地鉴定出含o2基因的个体植株,实现了早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大大提高优质蛋白玉米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绵麦3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优良小麦品种.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泛,集高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低抗蚜虫、矮秆抗倒于一体,实现了多抗与丰产、多抗与优质、丰产与稳产的有机结合.绵麦37不仅可作为优良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更是可供育种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文章重点介绍绵麦37的选育研究、品种特点及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重要的病害,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常常造成玉米生产的重大损失。从玉米霜霉病的遗传表现、抗性基因的QTL定位效应及QTL与环境的互作、抗性的分子标记及抗性遗传多态性变异等方面对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就加强玉米霜霉病抗性基因克隆,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建立等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