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聂淼  王璇 《海外英语》2012,(7):201-202
日裔美籍作家内田淑子在小说《照片新娘》以日本移民女性的角度阐释美国生活的共同经验。该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主人公Hana作为少数族裔诉求自我身份的过程。该文意在指出少数族裔如何在自己所处的"第三空间"寻找自己的文化定位,构建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作家汤亭亭,在《引路人孙行者》中对当代美国文化现状做了深入的反思与批判。作者以爵士乐的即兴理念提领全书,通过主人公惠特曼.阿新融合"华""美"之长的"西行之旅",将美华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对当代文明出路的探索融为一体,向广大读者提出了以创新的社群文化改变美国战争思维的行动方向,展现了美国华裔作家以文学书写介入现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琦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美国华裔詹姆斯·李及其跨族裔家庭的存在危机。本文运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尝试对詹姆斯这一角色的身份建构进行新的探讨。伍琦诗通过对华裔男性詹姆斯的男性气质重构、对"模范少数裔"这一政治话语的审视以及对詹姆斯身份建构过程的刻画,表达了其对美国华裔群体生存困境的人文关怀,以及突破二元对立、寻求新的身份建构途径与实现种族和谐的呼吁。  相似文献   

4.
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在此空间中的文化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的主人公莱拉如何在后殖民语境下、在"第三空间"中扮演文化翻译者的角色,以及文化翻译在其建构华裔美国女性身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中,女主人公莉迪亚面临着身份建构的难题。后殖民学者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的"杂糅性"和"第三空间"为文化殖民背景下少数族裔寻求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美籍华裔女性来说,霍米·巴巴的理论也是帮助她们利用自我意识抵抗美国白人文化权威、平衡文化身份、完成身份建构的有效策略。而莉迪亚正是缺乏相应的自我意识,忽略了自我身份的"杂糅性",无法在中美文化身份中找寻出一个居间的"第三空间",从而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走向了失败,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她痛苦而短暂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汤婷婷作为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表达了华裔的生存状况,以及如何面对中美文化的冲突.这部小说通过对中美文化的对比,正视了中美文化的冲突,最后探索出一条自己的生存之路,融入美国本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7.
文化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使得加拿大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更为艰难.<残月楼>通过再现华裔真实生活.对质疑文化霸权和性别压迫、建立中加混杂文化、倡导女性独立、完成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主流社会对她作品的种族主义误读,汤亭亭在她的第三本小说《孙行者:他的伪书》里塑造了一位反传统,反战,反种族歧视的华裔嬉皮士形象,用以挑战和颠覆丑陋的华人刻板形象。通过分析主人翁阿新是中国猴王,华人垮掉派和美国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三者精神的综合体,来表明华裔作家汤亭亭用她的作品向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主义宣战,指出不能仅以种族特征去界定一个人,人是可以跨越文化之间的界限的,因此种族主义的存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小说《孙行》中,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为基础,通过后现代互性意义上的拼盘杂烩,糅合了大量中西本,深刻地揭示了华裔美国人的归属困惑及其心理错位,作为一部弥漫着互本意识的作品,《孙行》一书很好地表现了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转换,为互本的影响和移植提供了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鹿苑》是诺曼·梅勒的第三部小说。它充满了对享乐纵欲主义的讽刺和批判。批评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毁誉掺半。至今为止很少学者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视角评论《鹿苑》,尤其是在女主角埃琳娜的身份建构方面。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埃琳娜的主体建构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参照,揭露了其身份建构失败的原因。小说中的他者意象是影响埃琳娜心理成长和身份建构的重要因素,对埃琳娜的身份建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混杂"与"第三空间"理论为依据,研究华裔作家黎锦扬小说《花鼓歌》中老派地主、开明知识份子、社会底层草根三个阶层的华裔男性在寻求身份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困惑、解决冲突以及协调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关系等问题,最终运用杂糅策略完成身份建构。美国华裔只有超越主流文化与自身文化的束缚,才能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定位,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一研究尝试,能对当今全球文化共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借助精彩的译文蜚声国际,与此同时离散译者的翻译研究也受到关注,地理、文化、身份等因素均不具有非此即彼理解的二元特征,这些元素交相辉映,建构了一种杂糅性、多元的翻译空间。离散翻译提供了各种文化混杂协商的空间,具有第三空间的特征。本文以空间理论视域的“第三空间”为视角,以刘宇昆译《三体》为例探讨离散译者创造译本构成的杂合翻译空间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库切凭借《耻》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不同空间的规划影响和推动了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因为不同的空间实践,主要人物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塑。文章通过分析空间表征对南非后殖民社会中西方白人的身份危机问题的影响,旨在为殖民创伤修复提供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小说《唐老亚》讲述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唐老亚在春节期间对华裔美国人史实的探究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构。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运用弗朗茨·法农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对《唐老亚》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展现唐老亚从"他者"到"自我"的觉醒和其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历程。当代华裔美国人必须颠覆白人霸权话语和强加给华人的刻板形象,并依托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与融合来建构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王刚 《考试周刊》2011,(79):20-21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相似文献   

16.
《无声告白》的莉迪亚在其短暂人生中,一直在建构身份的困境中挣扎。根据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莉迪亚应当是缺少自我意识,没能正确认识美籍华裔身份的双重混合性,因而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最终导致其身份建构失败,通过自杀走出现实的“噩梦”。华人融入美国社会仍面临种族障碍。  相似文献   

17.
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于二战之后,是一种多元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其中,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则概括地表述了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后殖民关系。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也对华裔美国人"他者"身份进行了探讨,而且她在作品中,为了迎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大量地描写了中国的陋习,体现了她的"东方主义"的观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入手,探讨《喜福会》中所体现出来的华裔的"他者"身份,并试图进一步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东方主义"情节。  相似文献   

18.
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午夜的孩子》描写了萨里姆家族几代人的生活历程,展现了独立后的印度在文化及宗教等方面的社会状态。拉什迪通过小说构建了一个东西方共存的社会。应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小说,可以看出小说中构建的多元化文化与宗教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9.
赵健秀通过以泰姆为代表的新一代华裔从对自我身份的迷惘、文化冲突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失落到重新定位自我、寻找自身价值、寻求文化沟通的再觉醒的过程,表达了新一代的美籍华裔只有把自己的男性气质和祖辈传承结合起来,才能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找到皈依感和慰藉性的自我身份的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爱尔兰民间故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狼行者》讲述了猎狼者之女萝宾在森林中意外成为“狼行者”,并与同样可以变身为狼的女孩梅芙合力拯救狼群的故事。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出发,影片围绕人类猎杀狼群的伦理线对“狼行者”这一伦理身份及其所处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进行解构,从而剖析出叙事背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共同体伦理观:天地万物本为一体,人类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