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赠王粲     
古体诗也叫古风,与近体诗相对而言。这种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古体诗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内容较少受到形式的限制,呈现出诗歌语言自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体诗也简称古诗(与泛称古诗的古代诗歌有别),它的体式有四言(四言诗)、五言(五言诗)、六言(六言诗)、七言(七言诗)、杂言(杂言诗)诸种类。古体诗又叫古风,它与唐代形成的近体诗(格律诗和绝句)相对。在这些  相似文献   

3.
一壶蓝天 《华章》2011,(5):51-51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主要历经了从二言到四言,到骚体楚辞,到五言七言以及杂言,到前格律诗,以及最终形成的格律诗。  相似文献   

4.
中学诗歌教学方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向处于边缘地位,这直接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上的不足。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歌由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中国现当代诗歌(亦称新诗)和外国诗歌组成。因此,应要求学生分别掌握中国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等,它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讲究格律,它分绝旬和律诗,又分五言和七言。应强化格律意识,要求学生对诗词的平仄、对仗、韵脚和词牌等应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握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诗经》是四言诗,但其中已有五言诗的萌芽,出现了半章或全章五言形式的诗篇。《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形式的限制。创造了三、四言到七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春秋末期出现了成篇的五言歌谣.汉代将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到东汉时开始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相似文献   

6.
《诗经》的诗体以四言为正格,而以杂言为变格。《诗》体的正变对《诗经》之后的文学体裁发生深远的影响。《诗》体的四言正格在汉魏被改造成三言及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并发展演变为五言、七言和辞赋等诗体。四言在《诗经》时代的正格角色,在其后的时代里,让位给五、七言,而成为变格。《诗》体的杂言变格,成为后来五言、词和其他杂言诗体的直接源头。词、曲在宋、元时代成为诗体正宗,而四言则厕身于庙堂。  相似文献   

7.
古体诗 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载,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宋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模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骚、雅寝声,五亩乃作。其为诗体,兴起于汉,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其后,虽有七言行世,词、曲鼎盛,然五言诗代有作者,时见佳构,迄今不衰。何以四言诗历五百年而衰,骚体诗行暂时而熄,而五言诗独有其绵长的生命?笔者认为,撇开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骚体诗与长短句的词、曲勿论,较之四亩、七言,是由于五言自有其长处在。钟峰说过:学者之于四言,“每苦文繁意少,故世罕习焉”,而“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吠者也,故云‘合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容形写物最为详切者耶?””钟氏以为四言诗“文繁…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用韵较宽,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  相似文献   

10.
“以文为诗”,按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指严羽批评宋诗的“以文字为诗”。(《沧浪诗话·诗辨》)它与“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共同构成了宋人诗歌的三大时代特色。 “以文为诗”,就是以作散文的某些手法(尤其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来作诗。具体说来,宋人的“以文为诗”,其表现形态约略可概括为以下8种: 一是句式参差。它不再在一首诗中,拘守于只用西言、五言或七言等比较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感情的变化,和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不同情况,错杂运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十七言等自由伸缩、灵活机动的散文句式,而不讲划一。但又总以某一种句式为主,构成大体整齐的样子,不失“诗”本体的特征。如郑侠《谢太守惠酒》、(《宋诗钞·西塘诗钞》一诗以七言句式为主,而杂以三言、四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它一直是读书人用以抒情达意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传统诗歌有古风(古体诗)、格律诗(律诗和绝句,又称近体诗)、词、曲等。古体诗没有严格的格律,一般分四言诗、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体。近体诗则有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相似文献   

12.
别体诗简论     
古人把那些用不常见的格式写成的诗称为“别体诗”。别,就是特别,就是异样。“别体诗”就是不同寻常、具有特殊形式的诗歌。一般常见的诗体,人们就称之为“常体”。由于诗无定格,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让诗人去大胆创造,因此,所谓一般和特殊,常体和别体,也就只能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界限,也没有谁下过划类的定义。例如,从诗歌的字数来讲,通常见到的有四言、五言、七言,还有不固定字数的杂言。如果偶然发现一首一言或二言诗,或者  相似文献   

13.
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先秦、两汉的二言、四言、骚体、乐府与五七言古体等诗歌体式的嬗变轨迹,阐述了五七言诗体之所以滞后的原因,认为古代诗歌体式的嬗变呈简朴向繁富发展的趋势。其内因主要是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齐言化与杂言化、音乐化与诗化,俗化与雅化,自由化与格律化等多对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格律,出现了格律诗.当时诗歌所用到的律联可归纳为五言平韵、五言仄韵、七言平韵、七言仄韵4种类型148种格式.对这些律联、格式进行归纳、分析,并以诗例佐证.可以较为具体、详尽地揭示当时诗歌基本构律单位的全貌,帮助体察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鉴赏能力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学阶段和高考所要求达到的最高能力层级。在这里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古典诗词的鉴赏。从识记方面看,鉴赏诗词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了解语言形式。古代诗人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诗、词、散曲等不同体制。旧体诗有古体近体之分。古代诗的句式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  相似文献   

16.
古体诗常识介绍古体诗是在唐代出现一种新诗体即近体诗以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唐人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后人仿照其形式体例创作的诗歌也称古诗。乐府古诗,本来是指两汉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而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7.
六朝骈文不论选择以四、六言句式为主,还是选择以四、七言句式为主,都要从楚辞中寻求句式资源。四言句和六言句的节奏偶奇相间,单复往返,不仅增强节奏的丰富性和舒缓性,而且吟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音节谐熟,在阅读上也可起到调剂作用。六朝前期文人对七言句式的轻视,自然也影响了骈文对七言句式的选择。自汉代起,文章中就开始运用较多的六言句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这就为六朝文人在骈文中使用六言句式提供了便利。所以,四、六句式逐渐成为六朝骈文的主要句式。  相似文献   

18.
汉代诗坛,两种五言诗,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一是五言乐府叙事诗;一是五言抒情古诗.两株奇葩代表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尤其至汉末,五言乐府叙事艺术至极盛境界,五言抒情古诗也臻已成熟.比较两种五言诗: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笔者试从二者的渊源萌发,思想性,艺术性及沾溉后人四方面略谈其异同点.一、同根同源,相生相长二者皆源于《诗经》,又发展了《诗经》.既继承并发扬其现实主义精神;又以崭新的五言取代古老的四言,乐府诗变抒情为叙事,情节曲折,剪材得当,言行传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代表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古诗抒言志,为“五言诗之冠冕”(刘勰语)其优秀代表为汉末无名人的《古诗十九首》(以下简称古诗).  相似文献   

19.
高中第五册课本第四单元“阅读练习”讲到古代诗歌的诵读时说: “我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 (“二、二”式)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是 四拍(“二、二、二、一”式)。”其实,古诗歌诵读的节奏,并 不如此机械呆板。 首先,古诗词的名式并不限于四、五、七言,还有短到二、三 甚至一言的。如《诗经·式微》:“式微、式微 胡不归?”《桓 灵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兼有一言的,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撞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长句则有多到八、…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中,诗词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最早的诗作产生于殷商之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诗经》里的诗以四言为主,而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文人创作的主要形式却是五言和七言诗。从四言到五言、七言,诗歌形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汉代初期诗歌的主要形式是四言和楚歌体,它们是分别继承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的形式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