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建构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即零度、透明、中性、非感情性的写作,以此来挽救写作受社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观念控制的危机,从而张扬语言、语言结构的自由。"零度写作"在实际写作中具有难以实现性,"零度"语言只是对语言本体建构的一种理想描述,但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非毫无意义,"零度写作"可以达到文学语言和写作主体的自由,同时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出发,分析了"零度写作"背后的语言观.罗兰·巴特既强调了语言、字词、形式独立品质,即写作的零度,又肯定了语言的"介入性"的事实.但必须看到,零度写作和"介入"并不矛盾,准确地说,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前者是语言内部的,后者是就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而言的:一切语言,一切文学都不能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写作或表达,都是一种"介入".  相似文献   

3.
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里面所提出的"零度的写作"既是一种建设,也是一种否定。其写作理论最终指向否定文学存在本身,并以"文学应成为语言的乌托邦"的形式主义口号作结,既体现出他在分析语言结构上的深厚功力,又反映了他解构主义本质的一面。这种多重体现也印证了巴尔特的结构主义批评存在着内在的自我瓦解性。文学并不会消亡,只是存在方式以及关于文学性的言说范围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从零度写作的立场出发,追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创作与"零度写作"理论的契合现象,以"省略"原则、"冰山"原则、"零度介入"原则为基准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5.
零度写作是法国符号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最早提出的理论,史铁生深受启发。史铁生对零度写作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自己的人生观念与写作理想。在史铁生看来,零度写作,是一种非功利、非使命性的写作,它根系于生命的零度体验,是深入困境、体现困境、体验真实形态的重要方式,也是超越困境,探寻和传达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零度”写作这个源自西方符号学理论的思想因为史铁生的独特理解与创作实践,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理论,在强调不含思想感情的零度的、中性的写作同时,提倡自由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表现,在主张写作主体消解的同时,又试图通过作家的风格间接地表现主体的思想情绪和观念意图,表现出零度写作理论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美学思想以及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零度写作"是罗兰·巴尔特在其著作《写作的零度》一书中提出的著名文艺观点。"零度写作"是指一种直陈式的白色写作,或者说是一种非语式写作、新闻式写作。法国新小说代表者之一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突破了当时普遍的写作模式,他和巴尔特同属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的实践者,一个是以文艺理论的方式深入,一个是从写作实践出发。基于此,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来分析《窥视者》中的"零度写作"方式,以期使读者对这一写作方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零度写作"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著名理论。他明确指出"零度写作"实质上是一种中性的直陈式写作,是毫不动心的写作,是纯洁的写作。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则凸显了"零度写作"的风格,主要表现在白描对话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意犹未尽的零度结尾。  相似文献   

9.
"零度介入"即以中性的、非感情化的态度写作,将自己的主体性隐藏起来。换言之,"零度写作"是一种直陈式写作,使故事以一种客观的方式自行发展,而不介入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海明威是一位"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往往感觉不到过多的主观介入,摆在读者眼前的大多是纯客观叙述,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就是很好地做到了"零度介入"。本文选取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杀手》,在作者"零度介入"的手法下,分析语言对话的具体特点以及对于背景氛围烘托,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史铁生的《想念地坛》一文中,最难以理解的就是"写作的零度",很多课堂对"写作的零度"这一关键词阐释不清,让学生学起来如雾里看花。其实,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使作者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对生命的思考。以立体视角思考,文本中的"写作的零度",可以折射出三层内涵:一、生命困境的艰难突围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过:"我们不应受到世界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