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励敏 《上海教育》2013,(4):112-112
创意探究的核心不仅在于理解、知道,更在于运用并贴近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最有创意的课堂是怎样的?是“淘”出来的。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探求知识过程中的亲身实践活动和独立思考,忽略了师生群体活动的因素,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看待,是教育转型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物理教学有明显的不足,教师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对探究的过程体验;只重视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没能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忽略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人格,让教育教学跌入了功利的深渊.纵观世界各国进行的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大多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了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可见,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品德教育的软肋就是不能把"认知"内化为"行动",往往是学生说的和实际做的对不上号。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品德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向学生告知"结论"的教学,结论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体验过程都给省略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品德的  相似文献   

4.
听、说在教学活动中是交互进行的,是紧密相连的。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表达解题思路、概括法则定义时,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叙述不完整。为什么?这说明一方面,我们在教学时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观察、分析和探究过程;另一方面,还缺乏对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的训练,致使学生的表达成为思维的障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阅读—过程体裁法"把学生阅读和教师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相关话题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功能,体验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石卫娟 《黑河教育》2014,(12):41-41
正《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亲身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结合实践,笔者谈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应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寻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发生变化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的讲授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更多的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由此,我感到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空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体验成功"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中职生的兴趣点,紧紧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其主动发展。"体验成功"教学法运用于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体验成功"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正处在新课程的新阶段,需要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处理实施新课程时遇到的一些矛盾。比如,把教学过程仅仅视为学生获取知识结果的手段,而忽略学生在获取结果的过程应有的一些过程体验,那样即使学生获得了结果,那也是一种空洞的结果,因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有一段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这段体验的过程取得的成果便是新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必经之路。而重结果,轻过程,也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新课标教学中要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教育本身的一种需求。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呼唤"体验"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所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是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可见,"体验"应该成为数学教学中的灵动音符。教学时,采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汤化权 《现代语文》2008,(11):44-44
一、个体性 时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拘守课文,重共性轻视学生个性体验,以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有时不仅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必须与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一致,这样要求学生,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个体性,抹杀学生的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寻求一种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才是最好的途径,所以通过教学改革减负增效这已成为众多教育专家的共识,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叶老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人地位.1把握学生特点,让学生学会预习新知,减负增效提倡学生进行"自助餐"式学习,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  相似文献   

14.
乔丽敏 《中国教师》2008,(14):51-52
<正>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要较为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抛开教材中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是行不通的。学生的学习又不能与他们身心发展、认识发展的规律相违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把"体系"和"规律"两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征,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有效",甚至达到"高效"呢?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与"学"应该"和谐共振".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缺失,而且要主动发挥;另一方面,必须把自主体验学习过程的权利还给学生.这两者还要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课堂焕发活力. 一、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课堂上,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的长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其精神文化之旅的亲切的导游.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纸面上的世界变成一个立体的、充满生机和灵性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共享,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味提升的过程.具体地说,教师要做到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使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老师们拼命记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感受。于是乎,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懒老师。可这难道就是综合活动的指导老师吗?这难道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首席"地位吗?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在课改的今天,音乐课堂上,老师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越活跃好,教学形式越多越好,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但唯一被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最重要,也是能体现学科特点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中音乐教学的理念把"以审美为核心"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但是,对于"以审美为核心"的这个理念,许多音乐老师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这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音乐学科不同于数学语文学科,"音乐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所以,音乐课,必须以音响为载体,以音乐的审美为核心去设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教育本身的一种需求.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呼唤“体验”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所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生成的诱因和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自已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把自已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学生没有独特的感受,因而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领悟。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结合自已过去的生活经验对古诗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过程中要注重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相对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数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从"舍"和"得"、"进"与"退"两个角度着重讨论如何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阐述了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