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艺术象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根源于生产劳动.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必有一个从生产劳动向艺术转化的中间环节即中介.这个中介就是原始巫术,它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表层上的活动场所;深层的主体意识、社会意识的确立;规范的内容形式;一系列最初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2.
巫术是由于错误联想而导致无效的、意在影响或改变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行为方式。巫术及其起源是人类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有关巫术起源问题,现有的各种说法纷纭不一,简单概括主要有天然存在说、“玛纳“说、臆症说、情感说、生产力低下说。我们认为,巫术因原始思维而产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和误区。本文揭示的种种说法,有的可以补充原始思维说,但有的是片面的,有的是错误的。文章对现有的各种说法加以介绍和评议。  相似文献   

3.
考察现今众多的艺术起源学说,虽然各自都有其自圆其说的理论依据,但却都经不起 其他理论的反证,这说明了艺术的起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人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而 且首先具有自然属性,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需从这两方面综合进行。而现有的艺术起源学说都试 图从某一个侧面来对艺术起源问题进行阐释,这势必会将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起源具有原因多元性:物种的进化、人类的生成、人和高等动物的视听快感的联系,为它提供了生物学、生理性的基础;生殖繁衍和两性之爱又为其提供了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必要前提;原始巫术活动是艺术发生的最重要的“契机”;人类的物质性生产实践是艺术发生的社会学的终极性根源。另外还有游戏、语言、意识、心灵表现等等,也都是艺术起源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机制。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了这些条件因素及其关系,才有可能对各种艺术起源说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人是自觉的能动存在,既是在原始社会窘迫的生存环境中,人们也要以一定的方式冲破自然力的制约和压抑,去开拓适然的生存空间,原始艺术的产生正是基于此的精神创造,它体现了原始人类对强大自然力的抗争与超越,寄托了人们在当时的生存环境中生发的真诚的自由生存期盼,并在情感化,形象化的表达过程中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与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在对人类自身生殖丰产期盼的原始艺术和对物质产品丰产期盼的原始艺术中都有着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艺术遗迹分析入手,探讨原始人艺术活动背后的动因,阐述原始宗教在艺术起源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提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艺术起源的观点众多,其中“劳动说”、“巫术说”等存在片面性,没有摆脱传统理论束缚。需要指出的是:艺术起源的单轨说不能成立;对文献考古资料的不正确运用也会导致结论错误。二者均受先验观念影响,将原始社会过分简单化,认为艺术一定源于原始社会这个特定阶段。古典进化论是这些错误认识的根源。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艺术研究领域引入“文化要素分析法”。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思维不同。不同民族、地域和人种的思维方式不同。站在现代思维的角度,在我们的思维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用我们现有的逻辑、理性,能不能认识原始思维,特别是艺术发生时的原始思维,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西方学术界对艺术起源的观点入手,从艺术与巫术之间关系的发展演变,探明一条主线,阐述历史上艺术与巫术总是如影随形相互影响的关系,从不一样的角度挖掘艺术品背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命题,他们只是认为人类起源于劳动,因而自然地人类的艺术也与劳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起源“劳动说”可以称为广义的劳动说。历来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说”有很大的误解。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了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11.
“女妖”是幻想文学中常出现的形象之一,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揭示出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车培晶的新作《我的同桌是女妖》中出现的新女妖形象作以分析,其对魔法世界的否定和颠覆,也预示着对人自身价值力量的一种肯定和建构,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时,这一形象变异也为幻想文学的创造埋下了一粒新品种并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面对新变化、新矛盾、新课题、新情况,如何解决其"中国化"问题,相当复杂.但是,中国文学理论要自立于世界文学理论之林,就必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中国的文学理论要有科学的"原创"意识,要努力实现贴近文学现实的"中国化",这是每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文论家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是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概念的研究为基础的。马克思坚持从特定的历史形态、生产方式出发,既阐明了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最终决定作用,又看到艺术生产的相对独立性,阐明不平衡关系存在的原因,从而揭示了艺术运动的规律。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在于:首先,让我们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去分析与理解艺术;其次,让我们可以从分析物质生产的本质着手分析艺术生产的本质,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的何去何从做出选择;第三,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不可避免地要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艺术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气韵生动与道禅哲学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没有道弹文化哲学的滋养生发,气韵生动说根本不可能出现,更何谈枝叶繁茂,蔚为大观,气韵生动说深得古典艺术家心许和首肯,乃在于这一学说深深植根于中国士大夫倾心向往和接纳的道禅文化哲学,气韵生动说深长隽永的文化意味和美学意义,也完全得自道禅哲学这一深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现代艺术令人瞠目的表现形式不由得使人们质疑它的合理性,而这种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殃及到艺术本身。于是"艺术的终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解艺术方向的新观念。然而"艺术的终结"在提出者黑格尔那里并非指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形式的结束而是其它,现代艺术也只是意味着艺术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解方式的一种反思与觉醒。而在人类学视角上,现代艺术依旧行驶着它的艺术职责。  相似文献   

16.
钱锺书在其博大深宏的文艺思想中,他主张批评家应力求拥有学、识、德等综合性的素质,即不仅要建构与“古今中外为无町畦”的知识结构,而且也要培养一种“通识圆照”和“特识先觉”的审视洞察能力,以及树立诚实公正的“文章之德”,由此钱氏构筑了自己深刻透彻的文艺批评主体观。  相似文献   

17.
艺术人类学视角与"美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国内美学界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持久而热烈的讨论,但多是从《手稿》的文本语境出发并坚持概念优先,在两个“尺度”、“规律”等命题上纠缠不休,遂使讨论走入迷境。在现有学术背景下,很有必要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重新考察“尺度”、“规律”等命题,从而为当代中国美学建设及当下审美活动的评判提供思想素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东方"神创艺术"论、"神创艺术"的基本观点和"艺术要表现出神气和神的无限性"等3个方面,论证了东方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艺术在现代化语境中走向何方?艺术是否会终结?这是现在争议很大,也是影片《立春》所带给我们的问题。现今艺术在商业、工业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影响下有"沦落"的嫌疑,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文章以影片的感性赏析为立足点,同时运用理性的高度与理论的支撑对《立春》进行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艺术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它的"参与性",即吸引欣赏者亲身"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戏曲艺术,也正是"参与性"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持久性艺术魅力.影视艺术在剥夺了欣赏者的"参与"权利之后,随着网络电影的出现,"参与性"传统又重新恢复,21世纪的艺术不仅可望重新恢复持久性的艺术魅力,也可望带来艺术的全面繁荣.而"参与性"之所以能产生持久性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蕴涵了"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