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先生,在其创作的一百二十余部中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民俗事象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敷衍、环境氛围的营造及典型人物性格的刻划,融为一体.这些民俗事象是一种形象化的民俗资料,是通俗小说创作对民俗学知识理论的补充和提高.张恨水小说所表现的二十世纪初的生活类型,着力描写刻划了社会前进中中国某些地域特有的民俗生活的波澜,显示出了当时时代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和风貌气派.身处民俗空间地域的张恨水,情感和意识深受民俗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孕育了张恨水通俗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前期小说主要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后期创作则主要道家思想的影响.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镜像",体现了张恨水的一种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全能报人.报人角色贯穿了他全部创作的始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解读张恨水,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新闻事实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小说的创作,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具有"信史"的价值;报人的职业特点,对他的创作转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张恨水一直坚持的小说创作的趣味性,实际上与民营报纸的市场运作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编纂一部全面详实的《张恨水年谱》,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张恨水研究的必需。《张恨水年谱》的编纂在于创新,力求突破传统谱学著作那种习为单纯史料罗列的做法,以丰富的第一手客观史料为依托,审慎考订,图文并茂,融年谱、评传为一体,在探索谱主历史命运的同时,激活谱主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5.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了受尽欺凌的近代史。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为谋自救,民族意识被迅速地唤醒了。燕大学生从踏入燕大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相连。他们不仅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还以实际行动为救国存亡尽自己之所能,为祖国作出了贡献。其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大环境的因素是燕大学生民族意识觉醒不可缺少的条件;燕大教师的支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以及宽松的学术环境则是学生将自己的爱国热情付诸实践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恨水与张爱玲都以通俗起家,以通俗小说创作为主,文本极具现代性。关于二张的个案研究非常丰富,但两人的比较研究尚为缺乏,对两人现代性特质的具体研究比较更是稀缺。论文先对二人小说的现代性特质进行主题、情感价值观、艺术三方面的分析比较,再从身世、教育、流派和哲学角度追溯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分析两人在通俗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制高点地位及两人现代性成就对通俗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试论张恨水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张恨水的生活追求中充满着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婚姻理想.这一理想又因他所生活的时代与传统社会在时代精神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发展.作为一名通俗文学作家,张恨水的才子佳人理想自然地体现在他笔下的才子身上,同时也表现在他的才子佳人小说风格中.  相似文献   

8.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姆莱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作为第一个描写黑人女性身份诉求的女性作家,赫斯顿曾经被历史无情的遗忘。今年是黑人民权运动50周年,赫斯顿的作品因展现黑人文化和超越时代的民族意识,重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她的文章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的具体解读,揭示了赫斯顿对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的启示作用,并探讨了赫斯顿独特的创作特色及其文章中表达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就读于旗县民族学校的蒙古族中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需要重视对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意识的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包括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少数民族中学生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意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张恨水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研究者的目光大都集中在张恨水小说上,对于其散文的研究则显得较为沉寂。新时期张恨水散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小说研究与散文研究间的不平衡;散文能否进入现当代文学史问题;目前散文研究中显现出研究多宏观少微观、多思想少审美、《山窗小品》研究"热"与其他散文研究"冷"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一个民族丧失自我.因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注重民族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民族意识的培养必须和世界意识相统一,并与种族意识相区别,避免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笔下的民俗描写属于文艺民俗学范畴,这些民俗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形象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某些地域特有的生活类型,着力刻画描写了社会前进中中国某些地域特有的民俗生活波澜,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和风貌气派.挖掘、研究张恨水作品中民俗,不仅能给当代通俗文学创作提供借鉴,而且具有民俗文化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恨水小说创作是张恨水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文学表达,是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实践,它展示了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因此,无论是作为现代中国民族文化叙事,还是作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学实践,张恨水小说创作与民族文化认同有着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和张爱玲同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家。张恨水是彻底的"名士气拥趸",又是一名职业报人,因而其作品常常表现的事文人趣味、报人视野、家国情怀。张爱玲长于贵族家,从小做着"天才梦",对人世悲欢有着早熟的细腻认知,她的作品与张恨水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如:小市民情调、女作家眼光、苍凉的私语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四个层面浅谈张恨水小说中的旧文学特色与其读者群形成的关系。这四个层面分别是:文本的内容层面、文本的叙述形式层面、叙述方式层面及文本的通俗性层面。通过对这四个层面的探讨,我们发现张恨水在小说的改革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为大部分平民妇孺提供了精神食粮,使他们可以间接接触他们所生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研究     
主持人语: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张恨水本人及其创作的30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一座富矿。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张恨水研究开始引起学界重视,出现了一批富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如何夯实张恨水研究基础、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空间?除重视现有史料的搜集甄别、归类外,还应将张恨水置于更广阔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在中国通俗小说领域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土壤上,这其中尤以《红楼梦》对他的影响最著,特别是其小说的人物性格、表现方式和梦境描写等三个方面的影响最深。  相似文献   

18.
张恨水作为报人小说家,其新闻观念与艺术追求之结合、其作品与新闻传媒的结缘,丰富了我国文学史与新闻史的研究;其作品对文学性与新闻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契合和嫁接,确立了张恨水作品在新闻传媒中的身份;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无论是张恨水选择了新闻传媒,抑或是新闻传媒选择了张恨水,都是偶然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9.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世据此再创作的作品众多,其中,现代作家张恨水的小说《凤求凰》便是据此进行再创作的新篇之一。小说注重在特定的环境中突出卓文君的形象,简化了原传记中的辞赋文章,并对司马相如本传中原有的人和事作了相应的改易,精彩演绎了文君与相如的爱情故事。再创作后的《凤求凰》在文本建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基调设置与故事结局安排等方面均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使得《史记》卓文君故事原有的小说因素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既是选择了一种文体形式,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与报纸周期性相一致的分载形式,更是选择了一种古老而实用的营销策略。张恨水采用章回体在报纸上连载,凭借他的艺术才情成功地避免了报纸连载小说和章回体小说与生俱来的弊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