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在讲解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时,往往先演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而冷缩是热胀的还原,所以不如热胀现象吸引学生,容易忽略对物体冷缩性质的理解和记忆。现介绍一种固体冷缩实验装置。由于固体在冷缩时产生的力量,作用于玻璃管上,使玻璃管变形断裂,并有断裂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构建乐学高效课堂,可是面对普遍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经过和同仁们的研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一、教学过程现象逢课必"情境引入",导致创设情境流于  相似文献   

3.
老师常为这样的一个问题而大伤脑筋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生难管 ?为什么我班上天天有这些烦人的事 ?家长也感到莫名其妙 :我的孩子成绩好而他的行为为什么差 ?我的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表现也不好 ?究竟是哪个为因 ,哪个为果 ?学生自己也相当困惑 :其实我很想变好 ,可是为什么只要有破坏纪律的就有我的份 ?原因何在 ?对学生的管理应该是立体的 ,既要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 ,又要借鉴学生的前期管理经验 ,还要考察学生的外界条件。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刘易斯说 :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成功的潜能 ,问题在于如何挖掘并将其引入正确…  相似文献   

4.
李艳红 《成才之路》2012,(27):34-34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前提,也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如何才能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利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引入新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身边的生活现象或者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有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很神秘、很难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生活实际——引入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谈文色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7.
许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有一个疑惑:我为学生做了很多很多,甚至是奉献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什么学生不仅不理解、不听话,甚至处处与我作对?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小故事。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到底“叶子上有虫子”跟“我要的是葫芦”有什么关系。为帮助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引入课题师:(上课以后,首先出示一幅画着葫芦的投影片)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结的这些小葫芦可爱不可爱?种葫芦的人秋天能摘到葫芦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运用这种讨论方式,把学生引入课题。)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1.学习生字…  相似文献   

9.
褚清源 《教师》2014,(6):1-1
正一些城市学校有这样一种现象,校长们往往热衷于开发个性的校本课程,以至于有的学校开发了数百种课程,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对学生需求的尊重。当越来越多的课程扑面而来,我想追问的是,课程真的越多越好吗?我们开发的课程都是学生需要的吗?是学生喜欢的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吗?在课程建设方面,也许我们太习惯于做加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何提高课内课外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尝试。1.课内精心设置导语,引入阅读教学在教学课文时,如果导语设计得好,就可以带动全篇,学生就容易理解课文。例如教小说单元的  相似文献   

11.
实验让学生学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自然教材不仅介绍了一些科普知识,用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创新,而且对观察或实验,只提供思路,不提供答案,使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或实验后,自己得出结论,从中尝试创新。注重创新梯度的培养,各教学段均安排了一定的内容,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搞小制作,从中进行创新。从多年的自然实验教学中,我认识到通过这些途径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寻找缺点,改进实验装置。有些实验装置,可能有它不如意的地方,因此要找出它的缺点,大胆改进,这种缺点发明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在上《液体的热胀…  相似文献   

12.
贴身档案     
包茎及包皮过长有害处我的困扰: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他觉得自己有包皮过长现象,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怎样自己正确地判断包皮过长或包茎现象,怎样治疗?  相似文献   

13.
1 从观察能力着手 提高学生兴趣  观察能力是自然教学的基础 ,是学生直接参与对现实事物的有意感知 ,提高学生的这种目的性和科学性。例如 :我在教学自然课《溶解》一课时 ,先让学生把白糖放入有开水的杯子里 ,接着让学生观察杯子里还有没有白糖 ,学生立即行动起来 :“我看见白糖‘化了’” ;“我嘴里尝到了甜味”。我抓住时机提问 :白糖怎样“化了” ?“化”到哪里去了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认识到白糖在水里变成极小的看不见的颗粒 ,均匀分散在水中这个现象最后被学生总结出来 :“溶解”。2 加强学生对实…  相似文献   

14.
记得自己读师范时,老师把我的作文刻写油印出来,使我得意了好几天。我当了老师后,心里就琢磨,为什么不出本学生的文集,圆学生一个"铅字"梦,把学生引入一个"写"的新境界里去呢?于是,二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指导学生每个学期编辑"出版"一本作品专集,有《追忆》《踏梦行》《静水流淌》……纸墨年华:"构建自己的阅读史",为"出书"作准备学习写作,离不开阅读。阅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异口同声”、“众口一词”的现象已大为减少,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的心里话,“异口异声”、“众说纷纭”。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一现象?我想:教师应认真聆听并真诚接纳学生的“异口异声”。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6.
“嘿,明天要选班长了,你知道吗?”“知道。怎么了?”“那明天。你选我。我给你两元钱。”“真的?”“真的。”许多小学教师经常会让小学生们民主地选举班干部。本想让学生们从中选出最为信赖的人,以便更好地帮助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又能使学生们从中得到锻炼。却常会出现上述学生间互相拉关系,帮助自己赢得更多选票的现象。其实,小学生之间拉关系现象不仅表现在学生们所谓的“民主”选举上,还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虽然在班上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它们仍能造成极大的危害。一、小学生拉关系方法的种类小学生拉关系的方法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7.
我过去对耕读小学不太了解,只重视学生“读”而没有教育学生“耕”,结果学生一天少似一天。这种现象不能不叫人吃惊!我有一次走访贫农家长朱永强,他冷冷地对我说:“我孩子到你这里来懒掉了,回家什么活计不做,只捧本书,我明年不让他上。”贫下中农的这种反映,使我想起学生减少了的原因。我想:在学校里,我能只教书吗?不劳动行吗?从此,我一有空余时间就劳动,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贫农张广根说:“你自己现在会劳动了,很好,  相似文献   

18.
教完《庖丁解牛》后,我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其故事,学生复述得较好。之后,我根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把课文改写成记叙文。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病句很多——比他们口头复述故事时多得多。我要求学生修改病句后再交上来,但病句还是不少。学生说话病句较少,为什么一作文,病句就多起来了呢?我要几个学生读读自己的作文,结果念不成句。有的学生过意不去,边读边掏笔修改,读几遍后,病句大大减少。古代不是有人把自己的文章贴在墙壁上,日诵三遍以求修改锤炼吗?回忆自己中学作文时,认真写的作文往往一写好就能背诵,因而病句也较少。这些都给我启发。第二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背诵自己的作文,背诵时如果语言不通,请自己修改!第一次背诵作文,学生背得勉强,但抽样检查后发现,病句减少70%以上。其中,“田里有二个人”之类的病句没有了,生造词、滥用关联词语的现象减少80%;句子成分残缺的现象基本没有了,结构混乱,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减少81%。我曾在初二某班进行实验,学生全期共写大作文10篇,其中,五篇要求背诵,五篇要求熟读。半年之后,该班作文在文从字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汉语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很大的距离,而初中生书面语言的语感较差,很少有用...  相似文献   

19.
“作文修改”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 ,常常是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 ,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 ,并不能认真领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如何改变这种劳而少功的现象呢 ?我认为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是治疗这一头痛的神丹妙药。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 ?我的具体作法有三点 :一是组织小组讨论修改作文。将学生分成小组 ,先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然后由小组成员各抒已见 ,谈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由小作者即兴修改。二是自愿组合与他人交换修改。三是贵在坚持 ,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达到持之以恒的目的。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 ,“指导学生修…  相似文献   

20.
1 注重质疑索因习惯的形成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是正确引导学生钻研科学、形成科学自然观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1 认真观察现象 ,让他们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如《空气能占据空间》一课 ,我做了一个实验 ,将一只空杯垂直地压入水中 ,问 :“这杯子里有什么 ?”学生们回答说 :“是水。”我又垂直地将杯子从水里提出来 ,让学生自己用手摸一摸杯子的内壁和内底 ,他们疑惑地告诉我 :“怎么 ,里面是干的 ?”“你们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吗 ?”我引导他们从篮球、自行车的内胎里找到了答案。还让学生参加课外的学习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