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年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合理的化心理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推动力。从当代青年的化心理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青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化心理内化机制,并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化心理。但在跨化交流中化的影响是复杂的、潜在的,应注意不良的认同发展趋势。要努力构建青年化心理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历史精华的凝聚,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坚持自主创新,造就“四有”新人,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言学家伦纳德·布龙菲尔德在《语言》一书中提出:各族语言是相互取长补短。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然而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即各种语言对外来词语吸收、消化的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将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就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个体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初中阶段作为个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形式与实质却难以统一,这对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有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以及家庭、社区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教育须明确定位;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在考察民族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测量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属性、基本内容与结构,旨在为民族文化认同的计量研究夯实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而准确把握民族文化认同及其相关变量间的确切关系,寻求民族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延续、社会促进与和谐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必须加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为此,应把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公民遗德建设结合起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赦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另外还要不断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承是任何一个民族存续和发展过程中的永恒现象,而学校作为人类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的重要媒介和摇篮,在社会进程中扮演着将人类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知识经验,社会历史重任和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的角色。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满、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赫哲、锡伯、朝鲜族等10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8.
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探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民族心理内涵的分析,着重探究了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认为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皆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两者间的联系不仅是内在的,甚至可谓二者是以不同的形式反映着共同的民族本质。两者是处于异层次的社会意识,前者是后者的潜在形态,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形态。民族心理影响社会发展速度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化心理是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由数千年历史化积淀而成。它反映在民族成员的价值观、伦理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个方面。分析民族化心理应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应持化相对论的态度,避免孰优孰劣的划分。不同民族能够共存和交往说明不同民族化心理是可以认知和融合的。对民族化心理的认知就是要对化差异认可和认同,并且从传统的化中发现民族化的进步和发展,实现跨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论油画民族化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油画民族化与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以及民族精神的关系,文章指出,要真正实现中国油画民族化,最终是要落实在重建中华民族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上。  相似文献   

11.
只有让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的心理,并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探索我国传统文化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心理学视角研究了核心价值观文化呈现与转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培育方式,为进一步深化探索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的心理转化,重点研究了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化心理”指一定人类化经由个人、群体、民族心理世界的功能性习知、承传与创设等的历史与现实的交互活动”,并从概念本身在的逻辑建构层层展开论述,提出了“化生命”是一切化功能根本驱动力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13.
壮族仪式剪纸是壮族祭祀仪式活动中的重要物品,其题材内容乃基于人们对神仙体系的想象,具有简洁写实、稚拙粗犷、色彩主观、多维时空等艺术风格和视觉特征。通过田野考察,运用艺术人类学文化阐释的研究方法,从仪式剪纸的题材类型入手,探讨了壮族仪式剪纸的视觉特征,进而揭示其图像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4.
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与人格建构、思维与审美选择、价值取向等文化心理要素等方面探讨巴金的文化心理结构。以“爱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主体人格的张扬显示出巴金思想与人格的张力;以“立人”为导向的价值取向使巴金具有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纵横比较的多向思维方式和感性经验使巴金思维具有主观性与开放性的特征。通过对巴金文化心理结构的解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巴金的精神内涵,以便我们更好地继承他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文化心理的社会性、时代性和忌讳性三个角度来探讨了英汉语中高速汇褒贬感情色彩的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文化背景,做到正确使用英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6.
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它是文化与科技整合走向的新兴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重要意义,因为从信息文化的特征分析,它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我国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必须预防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同化。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移入谈云南杂居回族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尤其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回族穿插在少数民族中间,受其他文化移入的影响,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各地回族由于有着共同的伊斯兰文化认同感,在民族认同上有着强烈的情感,促进了回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回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民族教育及其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与文化发展是不相矛盾的,学校教育是发展文化的基础.由于民族学校文代使命的特殊性,必须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具体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和文化环境建设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转型时期,语言暴力就像隐形杀手一般毁坏着社会和谐。语言暴力现象出现背后暗含了社会文化的心理机制。从语言禁忌、语言歧视、伦理道德、反传统情绪、审美心理、迎合心理六方面探讨语言暴力出现的文化因素,意在解决语言暴力,构建和谐语言。  相似文献   

20.
文毅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6):100-103
西部民族高师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必备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态度和信息道德等信息素质.必须加强信息环境建设,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和文献检索课,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服务西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