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罗婷 《网络传播》2005,(2):94-94
前段时间,“杨翁恋”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大大小小的新闻网站均以头条的形式彰显其重要性,而将其推向高潮的无疑是12月22日的一条新闻:“杨翁恋出传言,一女求二夫美科学院院士插足”。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对会议的报道,过去长期存在着一般性活动报道过多、写法陈旧死板、内容简单雷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传播效果。改革会议报道,使会议报道能够真正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呼声在新闻界已经存在多年。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各主流媒体迅速对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以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情况予以密集报道。透过这些报道。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新闻媒体的变与不变,能够明确地把握中国新闻媒体走向成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新闻媒体为报道香港回归中国作准备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组成强大阵容,为香港回归中国的报道作准备。为报道这一重大事件,许多国际性新闻单位,特别是美国、欧洲、日本的新闻媒体都已在香港的饭店预订房间和场地,制定出详细的报道方案,...  相似文献   

5.
赵欣林 《新闻窗》2005,(2):28-29
记得曾经有读者对新闻媒体报道中批评人和单位用“某”字代替,提出过批评。而今,这一现象在新闻媒体报道上并没有改观,应该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从成功发射到顺利回收,无疑是一件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敏感神经的重大事件。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均连续多天开辟专版、专题“聚焦”和追踪报道此事。然而,对于地方新闻媒体来说,面对发生在国内这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如何与国家级媒体一起参与现场的采访与报道?本试图通过对《南京晨报》关于“神六”飞天报道的理念与实践的解析,来探寻地方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上的策略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晖 《新闻传播》2004,(10):26-27
新闻媒体作为代表广大人民行使表达自由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和阵地,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报道事实、评论事实,或设置议题、组织讨论。对违法犯罪事实的报道,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报道违法事实时,媒体往往容易侵害当事人的权益,媒体在这方面惹  相似文献   

8.
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开展,能够体现出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同时也有利于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打造.本文在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面临的问题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优化对策与可持续发展建议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体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目前,很多新闻媒体都存在着会议新闻多、领导人活动报道多,报道基层少、报道人民群众的活动少;报道领导新闻视角多,群众新闻视角少;新闻工作浮在上面多,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少,了解民心、民意、民情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在公众中所具有的信任度。这种公信力来源于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是否能够遵循及时、客观、准确的原则。一般来讲,信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的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11.
黄进 《声屏世界》2002,(4):29-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新闻媒体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媒体通过开展经济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有效地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的经济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批评报道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正效应,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另一方面,经济批评报道也会产生消极、不良的负效应,对公共利益造成伤害。在实践中,如果对经济批评报道把握不当,就有可能对经济主体造成伤害。示例一:2000年12月在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了广东“毒大米事件”,此报道一经…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能否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于报道突发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的关键作用,绝不仅仅是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成效的重大问题。由业可见,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的责任之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各主流媒体迅速对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情况予以密集报道。透过这些报道,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新闻媒体的变与不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编》2005,(4):17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制止虚假新闻座谈会和山西省新闻工作会议精神,维护党报集团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于6月28日出台了《关于杜绝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规定》,从采访、编辑、审核把关等方面规范采编行为,坚决制止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5.
喻华钢 《今传媒》2006,(9X):27-28
这首为青藏铁路而作的歌曲《天路》响彻大江南北,青藏铁路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目光。如果说媒体关注青藏铁路,倒不如说是青藏铁路吸引了媒体。青藏铁路让青藏高原“火”了,也让新闻媒体“火”了一把。据有关人士统计,经铁道部批准,在格尔木报道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盛况的国内媒体多达28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相互关系入手,在指出当前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作用存在的误区基础上,科学明确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四角色+四作用,以期为我国政府科学定位新闻媒体角色与作用,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任昱 《新闻采编》2004,(2):25-26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  相似文献   

18.
法制与新闻"这一题目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这次研讨会的组织者事先列出了若干参考论题,都是很有意思的。在此我选其中两个问题谈一些感想。第一个问题:关于新闻媒体如何报道诉讼案件,这里面存在一些理论与实务上的疑问:有的新闻单位对诉讼案件的报道异常道阎,甚至要等到法院作出裁判之后才放心进行报道,生怕新闻干预司法;有的新闻单位正好相反,对诉讼案件的报道异常热心和详细。问题在于新闻媒体究竟应何时介入诉讼案件为好?从内容上讲,新闻媒体报道的范围和程序应如何掌握?上述问题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争论。美国著名的辛普森…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各类批评报道在各级媒体中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批评报道记者容易出名,但稍有不慎记者也会惹上官司。近些年因为媒体刊登批评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新闻官司已经发生上千起。陷入官司中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常常被拖得精疲力竭,有时还落得灰头土脸。事实提醒新闻工作者,在法制社会环境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勇于开展舆论监督,还要善于开展舆论监  相似文献   

20.
刘玉燕 《青年记者》2006,(22):47-47
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还建立于深度报道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制胜法宝之一。与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比,虽然报纸在争抢新闻时效上暴露出来的劣势显而易见,但由于传媒自身的特点,完全可以在深度报道上寻求自己的优势。作为地方党报,其竞争对手还有同城的诸多纸媒体。由于同一区域的新闻交叉重复不可避免,因而为了凸显与其它报纸的差异性而赢得更多的读,报纸之间的新闻较量往往集中在深度报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