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元旦,我远赴东三省,采访了十一运冰雪项目的比赛,见证了全 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诞生.在原驰蜡象的莲花山滑雪场,看着金镶宝石的"璇宝",我止不住慨叹:"全运会,来了!"不过,没想到的足,进入6月后,我奉命走到了幕后,担任了"无名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我带着"世博会"的采访任务在美国底特律采访北美车展.然而,海地大地震的消息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地震发生48小时后,我已然踏上了前往海地的航班.那时的我不知道在那里我可以向谁求助,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落脚,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遭遇新闻中说的治安事件,心里只想着太子港.又过了一个48小时,夜幕中,我作为上海第一家媒体记者,进入了海地.从"世博会"到"太子港",我接受到的是被连降几级的落差,可是,就在这个克服千辛万难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这份感悟和经历,实在难得.  相似文献   

3.
"公"字当头 去年3月,我策划了《中国百强县·浙江巡礼》系列报道,组织部里同志分赴浙江省的百强县采访.出发前,我通过电话跟绍兴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那头,对方很高兴,但却不是很欢迎,一会儿说:"我们也没做什么,不值得宣传."我们再三要求采访并请求帮助.对方沉思了一番,说:"好吧,那你们报个价,需要多少宣传费?"我听后心里咯噔一下,忙反问道:"什么宣传费?"那人笑着说:"你们新闻单位宣传报道不都要宣传费的吗?"我便响亮地回答道:"我们的报道是不收任何宣传费的!"后来,我跟其他20个县委宣传部联系的时候,先说明来意,再强调一句"不要宣传费".结果,对方都愉快地接受了采访,我们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4.
用心去"看"     
2009年4月15日,接到报社领导的命令,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到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拍什么?到哪里去拍?更关键是怎么拍?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去碰触那些刚刚开始愈合的心灵伤疤.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是我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5.
采访徐志摩的儿子:一面之缘,平等而视 我相遇的第一位"名人之后"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1997年3月,徐积锴携女儿女婿从美国归来,将2000多平方米的徐志摩故居数处房产赠送给故乡,请当地政府开辟为名人文化陈列馆.我得知,徐积锴十几年间曾经三回故乡,三访父亲故居,对老家有着很深的情意牵挂.于是,在以事件新闻的形式报道后,我打算作一次面对面的采访,再写一则人物专访报道.然而,我得知当地电视台为采录"潮乡名流"节目约请采访,却遭拒绝.  相似文献   

6.
"牢骚"引出的采访 1989年八九月间,哈尔滨有一家大型地下商场和一栋百货大楼先后竣工和建成开业.按惯例,有代表性的工程落成要举行庆典仪式,也会请记者来采访.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我参与了这两项活动.在地下商场庆典现场,我站在台下建筑工人队伍的旁边.就在这里,不经意间,我听到了和台上"热情洋溢"的致辞不协调的"牢骚":"怎么连一句'建筑工人辛苦了'的话也没有呀!"打量说话的人,从一身施工服看,无疑是建设者中的一员.在接下来的另一场庆祝开业的仪式中,我同样也站在施工人员的一旁,又听到了类似的声音:"到剪彩的时候,怎么和我们建设工人没有关系了?"这引起了我的关注:难道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原委?  相似文献   

7.
2021年年底,我在一次报道任务中专访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针对火星和行星探测的热点话题,张荣桥倾囊相授,与我交流了近两个小时. 采访中,除了火星和行星探测等"硬货"内容,张荣桥对媒体关于科学报道的一些问题也表达了担忧.比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希望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年轻人多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却...  相似文献   

8.
报道两会,每个记者都有不同的采访视角和关注重点,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准备环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会的"新兵"而言,准备工作越详尽,采访就底气更足些.  相似文献   

9.
惧用"封杀"     
近日,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在采访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时,该人员称,谁要我们支付报酬,我们就封杀谁.我想就"封杀"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0.
今后记者采访可能会受到领导"亲自接待、全程陪同采访"的格外待遇.据报道,安徽某县近日出台了一份关于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新闻记者涉及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报道采访,被采访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接待、全程陪同采访.  相似文献   

11.
在我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很多人,施蛰存伯伯是我在<交际与口才>当记者时最初"练手"的对象.那是1995年6月23日,正值我们杂志开办第二年,有个栏目"名人访谈"缺稿.  相似文献   

12.
三个"L",分别指Love、Labor、Law,简单翻译成中文,分别是指:爱、劳动人民、政策法规. 回顾曾经的采访,在某种自发的状况下,似乎正是上述三个"L"在引领我的报道思路.但毫无疑问,多年以来,无数前辈和同行在突发事件采访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才是真正的"引领".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移动硬盘,专门保留采访录音和图片. 从业近8年,我没因为稿子写作不扎实吃过官司.即使有一些人找上门来,气势汹汹地表示要起诉,但是都被我理直气壮地给挡回去了,"我写的都是事实,有录音做证据,不服的话可以法庭上见."所以,我的移动硬盘还没有真正发挥过作用,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垃圾桶",当然我希望它永远只是一个"垃圾桶".  相似文献   

14.
单之蔷 《出版参考》2005,(14):43-44
刚刚沿莱茵河采访回来,就听说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在郑州发起了一个题名为"河流伦理"的学术研讨会,一听这个题目,感到很有意思,我立刻奔向郑州.时间9月23日.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北京市的新闻高级职称答辩会上,有位评委问一位答辩人:"你们记者现在还采访吗?"这位答辩人回来纳闷地对我说:"评委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其实也不奇怪,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部门和单位已经越来越熟悉一些媒体记者的习惯,新闻发布会上拿了通稿就撤,网上扒个信息编编就发,再不就是几家媒体关系不错的几个记者凑一起"攒个新闻"充独家,打电话采访,那都算采访啦……  相似文献   

16.
每年七八月份,帮助寒门学子圆上大学梦的爱心动员,即"关注贫困生,呼吁社会捐助"是大众媒体的常规报道.近年来,我的"吁捐"新闻帮助多名贫困生找到捐助人,圆了大学梦.与此同时,我的"吁捐"过程也曾遭遇挫折,甚至吃过"闭门羹".对"吁捐"新闻如何融入人文元素,我认为可归结成一句话:"吁捐"新闻必须出于媒体记者的爱心,在采访及写稿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当时,当于"大包干"的报道铺天盖地,主调就一句话:一包就灵! "大包干"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大包干"是不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最大因素?采访农村,观察农村,接触无数个农村致富的典型,我的结论是:引发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不是"大包干",而是逐步放开和逐步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农村,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记者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采访.采访既是记者深入实际的过程,又是对被采访对象认识思考的过程.换句话说,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既需要"身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更需要"心入",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记者"职业浮躁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采访第一线,关注最真实的社会,掌握第一手的采访材料,这应是记者工作的常态.但曾几何时,网来网去、电话采访、"剪刀+浆糊"式的拼抄式写作,成了一些记者工作的基本模式.甚至还出现了少数"无专车不远行、不邀请不出门、无领导陪同不采访"的"贵族记者",吃部委、泡会议、取材料的"白领记者","吃、拿"的"贪利记者".有的记者即便下基层采访,也是隔山看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与生活若即若离,同百姓隔膜疏远.  相似文献   

20.
我没有见证60年,但浸身于"国庆60年"庆典时,我看到了国家60年的发展;历史近在眼前,历史又很遥远,这是我在参与"国庆60年"的报道和采访过程中最大的感慨.一切.都变得太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