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读偶记     
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个奇特人物.他初为富家子弟,声色犬马,风流倜傥;后为艺术家,才华横溢,艺品高绝,于诗词、戏剧、绘画、音乐、书法、篆刻,无不具有高深造诣,为世间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正当他39岁的盛年,竟毅然舍弃妖妻美子,万贯家财,和酷爱半生艺术事业,去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了.出家后,修南山律宗,持戒甚严,缁衣芒鞋,黄卷青灯,一日二餐,过午不食,物质生活十分清苦,而内心世界却异常澄澈而平静.从李叙同,到弘一法师(李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从一个蜚声海内的艺术家,到六根清净、一心念佛的苦行僧,这个转变实在太大,以致于在当时和以后,世人多不理解.但当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事略,他的思想演进的轨迹之后,便庶几可以解开他的出家之谜.  相似文献   

2.
1864年,17岁的匈牙利男孩约瑟夫·普利策,由海上偷渡到了美国.普利策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普通的小镇.他年幼时家境小康,衣食无忧,但是,当他父亲心脏病去世以后,家里的生活就起了很大的变化.母亲再嫁,他和继父布劳相处不好,这使得他在家里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一心想要外出独立.17岁的普利策就这样离开了布达佩斯.  相似文献   

3.
史量才     
报人史量才1880年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江宁县龙都乡杨板桥村,原名家修,中年后以字行。其父史春帆因太平天国战事赴上海娄(松江)县泗泾镇开药铺,43岁生下独子史量才。史量才7岁丧母,9岁随父迁居泗泾镇。1899年他科举受挫,又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毅然放弃科举,与松江雷继兴、龚镜清等青年研求日语及理化等应用科学。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年假归故里,得地方父老筹资,创办泗泾米业养正小学。  相似文献   

4.
情牵两岸     
文剑 《新闻天地》2005,(6):12-14
18岁那年,王德举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后来流落到台湾。凄风苦雨中,听闻亲人已逝.眼见回乡无望,他在台湾岛上重新组成家庭:1985年,当他独自再回故乡时.方知分离近40年的发妻仍在守候着他,他毅然选择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凭吊先烈,飞虎后裔游子苦吟 今年51岁的美籍华人、建筑学硕士杨本华先生,在1989年不顾他人的劝阻,放弃了在美国的事业,毅然回到了中国大陆发展.作为二战时期"飞虎队"的后裔,他知道有无数的反法西斯战士英勇牺牲在抗战前线,其中有很多"飞虎队"队员长眠在华夏大地的荒山野岭中,遗骸至今仍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6.
李彩生,桂阳县城郊富康煤矿矿长,法人代表,原嘉禾县轻工业局干部,2002年经桂阳县招商引资,年满45岁的他毅然放弃办公室的安逸工作,筹资一百多万元,只身来到桂阳县濒临倒闭的富康煤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刚到富康煤矿  相似文献   

7.
纪念邵飘萍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的勇猛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谱名新成,又名镜清、振青,字飘萍,浙江东阳人.1886年10月11日(光绪十二年丙戍九月十四日)生于金华.祖父加入过太平军,父亲邵桂林是当地私塾的教师.邵飘萍青少年时代即以早慧闻名于乡里,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1902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1905年在该校毕业,返回金华,在金华中学任教.同时应聘为《申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金华通讯,开始和新闻事业发生关系. 1912年他再次到杭州,和当时在杭州的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杭辛斋合作办报,任《汉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传统报纸变身新媒体的急先锋--英国每日电讯报新年又出新招:聘请网络媒体大腕格雷戈·韩德菲尔得加盟,出掌该报重中之重的数字化发展部.14年前,他在第一次网络高潮来临之际,就毅然"下海",与时年仅12岁的儿子一起创办了著名的足球网站Soccer-net,这家网站最终成为一个传奇,并在1999年第二次网络热潮的时候以4000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迪士尼/ESPN公司.在网络媒体游刃有余的格雷戈为何此时选择重归报业?他说:2009年的在线媒体就像1995年、1999年的网络高潮一样,让他无比兴奋.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22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这样一则消息:浙江《今日早报》摄影部主任詹晓东不仅用镜头记录百姓的酸甜苦辣.而且将人关怀渗透到镜头背后。五一假期,詹晓东在返回杭州的路上,遇到一辆大客车翻车,当看到很多受伤的乘客被压在车中时,他毅然放下了相机,同现场群众一起紧急施救。直到救援车赶到,詹晓东才重新举起了相机。记录下了这场灾难的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0.
无悔的选择     
杨杞 《图书馆论坛》2004,24(5):185-187
17年前,时年20多岁,大学本科毕业已经3年,原本担任教学工作的我,因工作调动来到西北政法学院。出于对人类知识与智慧宝库的图书书海的向往,我毅然选择到院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