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档案开放,就是将可以公开和保密期限已满的档案,解除"禁闭",向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档案开放,揭开了档案的神秘面纱,改变了档案馆的封闭性质。一、档案开放的重要意义1.档案承载着历史,开放档案再现了历史。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通过档案真实再现了一段段历史,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让我们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  相似文献   

2.
档案开放是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厘清“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关系对于做好档案开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档案开放审核”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深入解析“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为人们区分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可靠的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档案馆和档案室的档案开放情况,阐述了档案开放对于档案充分利用的意义,并提醒人们在关注档案馆开放档案问题的同时,应该对档案室的档案开放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开放档案价值实现活动的可能性、广泛性及其效果,取决于其对其价值实现路线的规划和设计.论文提出了两种开放档案价值实现路线设计的方案,分别为反馈式开放档案价值实现路线和前馈式开放档案价值实现路线.反馈式开放档案价值实现路线将开放档案价值实现理解为是一个反馈控制过程.前馈式档案价值实现路线设计则集中体现了事前预测与采取行动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政务信息公开必然导致档案开放范围拓展,而要拓展档案开放范围则须首先做好档案密级鉴定.本文结合档案工作实际,论述了新形势下档案密级鉴定工作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档案开放的背景和意义、法律规范以及档案开放的方式等角度,对中法两国的档案开放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汲取法国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档案开放的进一步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与探索,论述了在开展馆藏档案回溯著录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档案文件的检索质量鉴定、保存价值鉴定、扫描内容鉴定、开放范围鉴定和损毁保护鉴定的意义与做法;认为如果推广馆藏档案回溯著录兼顾这五项鉴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以期全面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加大档案开放步伐.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开放了一些原本是绝密的外交档案;7月,外交部再次添加了已解密的日内瓦会议等档案。 虽然开放的年限只是从1949年到1955年,但开放的意义超过了档案内容本身  相似文献   

9.
论数字化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档案开放原则"的思想传承、档案利用现实困境和外部环境、未来档案利用发展趋势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出"数字化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原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论述了具有更深广内涵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原则"对档案界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我国向社会开放档案近三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的现状及其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正确认识向社会开放档案的真正意义、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多种形式、向社会开放档案的不同层次、向社会开放档案中的个人隐私等四个方面,对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NARA从2017年7月开始分六批集中开放了肯尼迪遇刺档案,以响应美国法律对该档案解密最后期限的规定.自"1992法案"颁布以来,NARA连同其他肯尼迪遇刺档案生成和审查机构,为推动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做出了长期且重大的努力.本文以"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开放为案例,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集"解密与开发的基本过程,旨在探析美国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机构职责与社会背景,尤其关注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档案解密与开放方面的历史使命、法定职责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档案开放利用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利用的前提是档案开放.随着人类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化、行政公开化的不断发展,档案资源向公民开放,为全社会广泛利用,成为档案利用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档案在利用和开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档案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 ,正依法对社会开放 ,并为全社会所广泛利用。随着档案开放利用力度的加大 ,隐私权问题浮出水面 ,日益成为档案开放利用的焦点。本文从新的视角探析了关注档案隐私权的意义 ,概括了档案隐私的涵义、特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档案工作将面临机遇和挑战,从档案馆(室)开放利用企业档案工作、档案新载体的管理、档案人员等几个方面阐明严峻的形势并提出意见、看法和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开放档案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法定职责.5月20日,北京市档案馆继1996年、1997年和2001年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之后,第四次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21568卷.  相似文献   

16.
迂娜 《山西档案》2020,(1):41-47
[目的/意义]在开放政府运动的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开放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研究开放政府下的档案开放工作,有助于明晰开放中的困境,探求档案开放的新发展。[方法/过程]在分析开放政府背景下档案开放的新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并依据档案学范式的演进发展和社会记忆的认识扩展,从开放内容、形式、环境和制度等角度分析对档案开放的新认识及发展路径。[结果/结论]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政府运动为新时期的档案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打破了内容开放的思维局限而从档案开放工作本身及构成要素出发来重新思考档案开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北京档案》2010,(6):9-10
本文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介绍了档案开放与接待利用的开发情况,并在文后总结了档案开放利用工作还有待加强的地方,希望以此来促进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档案主体的公务档案,其鉴定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档案鉴定指导思想入手,分析了立卷归档鉴定、入馆档案鉴定、期满档案鉴定和开放档案鉴定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笛 《北京档案》2018,(7):17-20
身份认同是自档案记忆之后档案界又一个关注点和研究点.身份认同为认识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身份认同视角下,档案文献编纂具有记忆建构功能、话语媒介功能以及文化宣扬功能,身份认同建构下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求编纂工作转向开放参与,另一方面要求编纂的叙事方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0.
刘玲 《云南档案》2000,(5):23-2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馆,如何让社会公众揭开档案馆神秘的面纱,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这正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课题.伴随档案向社会公众越来越开放,社会公众档案意识越来越增强,21世纪的档案利用中网络化与经常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