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佳 《华章》2013,(25)
生态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对当今人类发展问题的重要思考,其理论研究范围包括处理全球生态危机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是一种新的需要观和幸福观,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研究该理论对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新思考,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本文对生态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关于发展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试图通过借鉴他们的一些合理性思想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孕育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是在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思想的科学理念,同时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思想,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段爱菊 《天中学刊》2007,22(3):26-27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发展问题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以“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是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提出的直接现实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源泉的习近平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逐渐形成了内在机理。厘清习近平绿色发展观的内在机理,探析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纵深化、制度化、落实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和西方实证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针对人类现今面临的发展极限问题, 说明实证发展观的弊端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的正确性, 并阐述了在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辩证法指导下树立起的新发展观的内容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建构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反思当今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究竟何在。答案是多种多样,而片面的发展观指导下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其原因之一。儒家以生生不已为发展目的,以赞助天地、化育万物为发展方法的发展观蕴涵着合理的内核。加强对儒家发展观的探讨,有利于我们确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解决当今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8.
发展观的嬗变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模式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经过了三次历史性转折,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吸收和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我国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最新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传统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人们认识和探索的一种新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其中不乏有发展观的理论,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等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都有体现,深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发展观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有机地纳入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去,在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上,强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发展观演进的生态文明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自“二战”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南北方发展冲突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们检讨传统发展观并探寻新的发展观。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自觉和深入,对发展观的研究已深化到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维度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因素内在深层逻辑关系的新阶段。纵观当代发展观的演进及其价值取向,我们不难发现其鲜明的生态文明转向之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新思考,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文章对生态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关于发展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试图通过借鉴他们的一些合理性思想,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观,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基础上,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方面的卓越创新,重点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机遇、发展建设、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等理论问题,最后对学校的发展问题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终将被绿色发展理念吸收部分精华之后所批判。生态中心主义无疑使人类正确认识到了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其所强调的生态系统或生物体本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过高,甚至偏激地认为为了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平衡,去牺牲人类的某些价值和利益来保证,这一理念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绿色发展观正是基于两种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吸取精华并去其糟粕,充分将绿色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部分,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主导,逐渐成为中国绿色发展观的最基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发展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即毛泽东的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江泽民的发展观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发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核心内容。邓小平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本质、发展主题、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发展观,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破解新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发展观,在具体意义上,是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从工业化早期至今,发展观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资本主义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当然它们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就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进化论等的精髓,认为发展的哲学内涵为前进性、上升性和价值意蕴。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马克思认为发展并不仅是从客体自身发展的程度来界定,而更主要是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来确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发展的旨归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缺乏生态意蕴,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蕴含着大量的生态元素,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库”中不断汲取营养,并不断地去发掘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生态因子,同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让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生态因子”在现时代发扬光大,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进化论等的精髓,认为发展的哲学内涵为前进性、上升性和价值意蕴。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马克思认为发展并不仅是从客体自身发展的程度来界定,而更主要是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来确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发展的旨归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