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与《还乡》中的女主人公尤斯塔娅是一直遭到众多评论家读者非议的形象 ,被谴责为缺乏道德、有伤风化。本文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观照与审视了两个女主人公形象.认为她们对爱情的大胆与不懈的追求是争取心灵解放与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追求与传统的社会道德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只有死亡才是她们灵魂的归宿与精神的解脱。  相似文献   

2.
安妮宝贝是网络文学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她的小说不仅体现了超文本性的文学写作的特点,而且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回应了大众文化的潮流。本文主要是对安妮宝贝的小说的女性视角的特异性作初步的探讨。其女性视角又是通过解构父系神话、解构母系神话、解构“姊妹情意”三个部分来构成反“菲勒斯中心主义”。对此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对网络小说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当下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也是不无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春潮》是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屠格涅夫的作品,与作者著名的长篇小说不同,《春潮》反映的并非是社会政治生活,而是一些永恒的主题.《春潮》中刻画了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少女与少妇,少女形象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中永恒女性形象的传统,在爱情中追求灵魂的和谐统一,是清心寡欲的圣女形象;而少妇常常被认为是屠格涅夫女性形象画廊中的负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两部作品的合读中说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他从模仿到独创的审美过程中,写出的一种中国文本,是他要构建的生命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决非简单的模仿。  相似文献   

5.
在《杀夫》中,李昂围绕女性对男权的反抗和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着力塑造了三类不同的女性生存模式,分别为卫道型、顺从型、反抗型女性,而整部小说都是围绕这三种女性生存模式展开的。本文从三种女性生存模式入手,梳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群体分化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模式,以此来揭示女性自身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双重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女性的解放     
杨澜 《师道》2008,(3):51-52
我们对“解放”这个词有点隔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得到完全的自由。其实,自由也是相对的,它在眼前停了一会儿,又跃身向前去了。所以,“解放”也只好一路紧追。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写的《前夜》和《猎人笔记》闻名世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他的自传性小说《春潮》中的萨宁形象。  相似文献   

9.
海伦娜从表面上看是有强烈爱情主体意识的女性,她对贝特兰锲而不舍的追求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然而实际上她的狂热“爱情”是虚幻的,是对他人欲望介体的摹仿,印证了她将父权制的价值取向内化的事实,所折射的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存在危机。  相似文献   

10.
李昂,王安忆以其对性爱描写的大胆而享誉海内外,她们在各自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颠覆了传统社会男权主义的话语形态,对两性之间的不平等进行大胆质疑,重塑女性在两性关系中自由,自主的独立人格,肯定性爱自由对女性生命,感情的重大影响,对实现,更新自我的价值所在,但由于她们置身于海峡两岸不同的家庭,社会,化语境中,因而又在性爱描写上流露出不尽相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深受屠格涅夫影响,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在“零余者”与“多余人”上,在情感基调与创作手法上,郁达夫都主动地向屠格涅夫进行了学习。本文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小说《南迁》对屠格涅夫《罗亭》的借鉴的分析,更加确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从《呼啸山庄》看女性的自我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 19世纪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通过对小说中两代女主人公凯瑟琳在爱情婚姻道路上的命运沉浮、挫折经历的透视 ,探讨了作家艾米莉的女性自我意识 ,展现了艾米莉对女性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独特见解 :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是女性得到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关键所在 ,也是女性在爱情婚姻问题上进行不屈不挠的自我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贾平凹的创作中,女性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文化意象。贾平凹的中篇小说《五魁》通过对女性命运的书写,展示了女性被传统封建婚姻的摧残、男权社会的主体压迫以及残缺的个体生命需求造成无爱的婚姻压抑以后卑微的个体生存悲剧;爱情的求而不得、情爱的压抑与畸形所带来的绝望的爱情悲剧,表现了女人最终无法反抗而精神扭曲走向绝望的生命悲剧,有力地透视女性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中艰难的生存境遇,并且通过荒诞书写和对比手法两种悲剧性的表达方式加强作品的悲剧力量,从而激发读者反思当代女性的生存难题,避免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4.
<婚姻保卫战>是一部有着女性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然而在话语表达、主体意识、主题意愿方面却充满着对女性主义的矛盾表达,这源于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困境:警惕丈夫背叛、时刻处于战备状态的紧张;在公共领域的地位和在私人领域的传统责任的抉择;过多投入家庭而友谊缺乏的无奈等.女性只有在经济及人格上双重独立了,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五四女作家的婚恋小说,既表现了女性在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由上的敢于言说,也表现了这种言说的残缺,实际上仍是女性觉醒意识的残缺。“五四”女作家发现,女性仅仅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她们在婚恋问题领域开始了更深广的探索,对理想的爱情、理想的家庭模式都作了形象的展示。特别是女性情欲和性爱的表现,摆脱了男性文学“荡妇”或“贞女”的二元选择,打破了女性性描写的禁区,开创了女性性描写的先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在两部作品的合读中说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他从模仿到独创的审美过程中,写出的一种中国文本,是他建构的生命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决非简单的模仿。  相似文献   

17.
艾利斯·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在她的作品中饱含着对黑人女性的关怀,以及探索解决黑人妇女现实生活中的白人压迫和黑人家庭束缚。作品通过描写西丽在失去自我的漫长岁月中找寻自我的历程,探讨黑人女性妇女主义意识觉醒,这也是体现出黑人妇女解放的深刻内涵。作品中西丽的形象塑造,提出的“妇女主义”的思想,实际上是想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达成妇女解放的宏伟愿望,为黑人群体解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女性怎样才能在爱情、婚姻和社会上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这是众多作家一直苦苦探索的重大社会问题。)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三位具有强烈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正是在各自不同的爱情追寻中,展现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发展历程,为妇女解放运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9.
书中之书《圣经》本是妇女寻求平等自由的福音,但当我们诠释经文时,便会发现菲勒斯中心的文化现象在《圣经》中赫然存在,其中的女性形象或者在履行完父权制功能后从叙述中消隐,或者遭到漠视、歪曲和凌辱,另外还塑造了一些反面女性形象,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部作品的男权话语下女性的失语和受歧视的地位.对《圣经》中女性形象的菲勒斯批评解读对于当今世界妇女争取民主、自由和平等,构建两性平等的和谐社会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以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主要线索而创作的小说,它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三个女主人公的精神和心理,从她们的内心深处的压抑到解放自我的灵魂。她们都是父权制下压抑的产物,但是随着事情的变化,她们慢慢的意识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从而找回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