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本文主要对苗族鼓舞的起源、形式、特点和节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3,(A3):24-25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传播民族文化,娱乐身心,并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色,旨在将湘西苗族鼓舞特有的艺术魅力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是了解与认识湘西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与开发被现代文明边缘化、濒危化的湘西苗族鼓舞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并建立制度化的保障机制,通过恰当处理民族旅游与苗鼓艺术的关系、建立政府行为与苗族鼓舞的互动模式,最终达到保护与开发湘西苗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鼓舞的历史考察与分类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鼓、舞的形式描绘人们的生活、精神,声声不息的鼓点舞步千百年来传承着苗乡的风土人情。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进行了历史学分析,考察其起源、近现代发展轨迹,对苗族鼓舞分类、节奏特征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最后提出苗族鼓舞的现代化发展思路与措施,为这一古老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运作中得以延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徐锋 《早期教育》2006,(1):16-17
锉花是流行湖南湘西苗族地区的剪纸艺术,是苗族妇女绣花的绣横。锉花是用锉刀锉出来的,里面的锉印压痕和锥点是绣花穿针走线的提示,苗族妇女衣服上的那些漂亮的绣花图案,就是在锉花的基础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苗族“猴儿鼓”是苗族鼓舞之一,兼具艺术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身体发展价值,能为幼儿园艺术课程提供丰富的养分。乡镇幼儿园应用苗族“猴儿鼓”资源时,主要通过显性艺术课程与隐性艺术课程两条路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接龙舞是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的一种祭祀风俗舞蹈,由于其保存完整,因而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鼓舞最初起源于苗族,借助于苗寨中代表着平安的水以及寓意着吉祥的鼓,用以祈求本族所有人的平安健康,散发着其特有的魅力。文章以苗族水鼓舞为视角,探索原生态舞蹈的艺术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探索最原始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流行于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是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对哭嫁歌的旋律、曲调、演唱特征、艺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美学意义,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的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鼓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民间艺苑中的一枝奇葩。简略地探讨了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风格特点、表演形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1.
苗族民间游戏是苗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文化生态不断融合互动的结果。本文以苗族鼓舞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视角探讨和解读苗族鼓舞的文化特质,并试图挖掘这些特质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湘西地区的苗族人民由于地望的特征,荆楚文化的遗风以及东方审美意识的共同熏陶与影响才创造出了具有神秘、古朴而多样的银饰形式,所以它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蹴的,而是中华大地上一支独特的艺术奇葩,是华夏文明与荆楚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苗族人们生存环境与世态民情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居建筑,是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结构取代后出现的。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的建筑有其独有的鲜明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美学视角探析该民族吊脚楼建筑中所传达的美的思想及其象征意义,这将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的发展。同时,对湘西苗族吊脚楼的研究也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其它民族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的基石,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4.
湘西苗族刺绣是民族工艺的珍品,。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在独特的生存状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湘西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体现了湘西苗族同胸纯情,乐观的传统美德,对于湘西苗绣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将舞蹈艺术还原成某种地方性知识的特殊观察。其中积淀和传承着一个民族的宇宙意识、文化记忆、宗教情怀、审美趣味和生活记忆等等。这种以地方性、民间性、草根性、族群性身份出场的舞蹈,其舞者就是这个民族中的普通群众,在他们的舞姿中带着来自他们生活习惯中所固有的那种动力韵味。通过对比,分析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苗族水鼓舞是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荣获多项殊誉,但其濒危步伐仍然在加速。因此,采用生产性保护方式是苗族水鼓舞保护的重要选择。生产性保护,就是通过"生产"而将苗族水鼓舞以"产品"形式供给人们,使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参与"苗族水鼓舞"活动。  相似文献   

17.
湘西苗族情歌赋比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歌 ,是苗家青年男女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千百年来 ,传唱不衰。赋比兴是苗族情歌创作的主要手法之一 ,它运用广泛 ,独到新颖 ,趣味无穷 ,准确而又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为建立起成千上万个幸福家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黔东南苗族鼓舞文化的体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有着丰厚的苗族鼓舞文化,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笔者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对黔东南具有代表性的木鼓舞、铜鼓舞和踩鼓舞的体育功能进行研究;对苗族鼓舞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大众广适、社交等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苗族人劳作不止,为自己求得了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湘西苗族的接龙和接龙舞亦是如此。也是来源于生产劳动与生活习俗。文章首先介绍了接龙的传说、接龙仪式以及接龙舞。最后着重分析了接龙舞的艺术特色,并从舞蹈动作、伴奏乐器与音乐、道具和服饰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