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的新浪漫主义,是在批判封建文学观念后提出的建设新文学的主张,它不但体现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生活发展对文学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茅盾《蚀》中的“时代女性”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有多重可被“打开”的理解空间。在以前被一锅煮的“恋爱”中耙梳出三重意义的恋爱,找寻出相应的时代女性的行为、心理状态以及其后的时代思潮和作者的思想状态等,发现茅盾最终还是消解了苦心经营的“三重恋爱”,这一消解背后隐藏着作者的巨大痛苦、复杂的历史革命语境以及一些被遮蔽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叶子铭教授是当代学术界卓有成就的茅盾研究专家。他从五十年代中期——大学时代开始撰写《论茅盾的四十年文学道路》,到近十年来完成《茅盾漫评》,主持编辑《茅盾全集》等,经历了从茅盾创作道路的研究到对茅盾主要作品的分析,茅盾全部著作的整理、出版的全过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学者,他还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艺理论功底——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专业提前毕业留校工作的研究生,写过多篇颇有功力的古典文学研究文章,又是《文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主要撰稿人和统稿人,基础雄厚,视野开阔。他学风严谨,不急功好名,不投机取巧,十分重视史料工作,善于处理“博通”与“专精”的关系,注意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从《小说月报》到《文学》时期,茅盾的文学批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深究其实却并非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取替,而是积极的扬弃。甘苦自知的亲身创作体验使茅盾对批评家和文学家的关系有了新的体认,在时代的感召下,其批评观念逐步从早期的"为人生的艺术观"转变为现实主义文学观,同时他还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影响。这些因素的融合最终形成和确立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5.
作家是文人,是文人中最擅长书写的群体,其中兼通书法的作家文人则将自己的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具有复合价值的"第三文本"。本文对茅盾生活化的书写行为进行初步考察,尤其对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进行了重点考察,以此确证茅盾的一种活法——活在勤奋的书写中,活在浩繁的墨迹中,活在自己的爱好中。他的"文学为人生"由此有了新的意味,即不仅是为了"社会人生",而且是在书写"自我人生";他的文化生活也由此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将文学与书法或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创造出许多"第三文本"的杰出书写者,即使纯粹从书法角度看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书法家。从书写行为的综合研究视角,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加贴近现代文化、文学大家及书法名家的茅盾先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生活在相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反叛女性进行了对比,通过她们相似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揭示了她们在理想和现实的对立中一步步走向悲剧的必然性,传达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转变时期,新思想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她们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望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7.
茅盾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批评家,其文学批评在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风采。通过梳理茅盾文学批评研究的历程,以发展心理、社会心理、个性心理、内在思维、理论实践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茅盾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以期进一步推动茅盾文学批评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茅盾小说人物性欲的描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研究茅盾的小说,不能对这一问题避而不谈。虽然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讳言莫深,不敢越雷池一步,无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茅盾小说中的人物性欲的文学描写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从2000年到2008年,茅盾文学奖曾连续三届在乌镇颁奖。光阴荏苒,时隔15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重回茅盾先生故里颁奖,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这是对前辈作家的真诚致敬,是对文学事业的深情礼赞,更是对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希冀与展望。从雪山大地到广袤乡村,从历史烟云到城市日常,作家们以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时代、思考时代、记录时代,用手中的生花妙笔,书写出属于文学的有力强音。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始终与时代脉搏的跳动保持着一致,在作品中显示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特征,他的中长篇小说毫无例外地表现的都是重大题材。三十年代初,他完成了《子夜》这部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茅盾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热情,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茅盾在创作《腐蚀》时,对艺术武器的战斗作用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腐蚀》是他实践自己文艺为抗战服务、为人  相似文献   

11.
张凌 《现代语文》2006,(8):55-56
莎菲女士往往被认为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现代女性的代表,被茅盾称为“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一位个人主义、旧礼教的叛逆,她要求一些热烈的痛快地生活,她热爱着又蔑视她的怯弱的矛盾的灰色的求爱,然而在游戏式的恋爱过程中,她终于从腼腆拘束的心理中摆脱,从被动到主动,在一度吻了那青年学生高于诱惑的红唇后,她就一脚踢开了那不值得恋爱的卑琐青年”。一直以来矛盾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大胆的描写”,莎菲的“叛逆的绝叫”评论,成为对《莎菲女士的日记》分析的盖棺定论。莎菲也成为“是五四以后解放了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矛盾心理的代表”的典型,以至于中国所有研究本土女性主义的研究都绕不过“莎菲”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12.
论茅盾文学活动的理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茅盾文学活动中的理性精神及在创作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这种精神与艺术表现、生活体验等的辩证关系,认为在近年因“非理性”、“无意识”等思潮的盛行而导致文坛面临理性危机之时,强调茅盾的这种理性精神,弘扬我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有其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年至一九○九年茅盾八岁到十三岁的时候,在故乡乌镇的两所小学求学.时经七十余年,这两所小学已不复存在.一九八一年,茅盾小学时代的两册作文本发现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茅盾童年时求学的情况,笔者访问了一些老人,查阅了方志资料,发现了一些有关茅盾求学过的两所小学的材料,现整理成文,供茅盾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通过《蚀》、《虹》、《腐蚀》等小说的创作,真实地再现了“五四”落潮后的时代女性在新的历史转换中的人生演变轨迹。这一母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茅盾早年投身妇女运动、《红楼梦》女性现的影响以及作者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们”真实反映了时代和生活.凭借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一出场就为人们所瞩目。这些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受茅盾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作者在塑造女性过程中的无形介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形象群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作家自身的整个创作历程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文学巨匠、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的茅盾 ,近几年来逐渐流传着他的一段过去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这段爱情故事对于茅盾是铭心刻骨的 ,不仅影响了他一生的情感和生活 ,而且与他的创作的转变和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那位使茅盾坠入爱河的女子名叫秦德君。爱情生活始于 192 8年 ,那时茅盾 33岁 ,秦德君 2 3岁。他们是因人介绍共同乘船车去日本由友情发展为爱情乃至同居的。那时 ,茅盾已经是政界、文界的知名人士 ,而秦德君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她是四川忠县人 ,14岁便参加五四学生运动 ,是少有的女学生代表之一。后经吴玉章的资助出川 …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时代、现代性的反思,一系列“全球化”问题袭击了人类,如后现代、消费时代、信息社会、生态危机等,这场变革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性、人的情感领域和精神领域的震动与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必然影响了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姿态、审美心理。因此,运用精神分析学去审视当代作家的创作心理,便有可能对现代中国人的某些病症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分析学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生态”,这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心理批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女性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茅盾的“新女性”到张抗抗的“作女”,反叛不羁的女性形象一再出现,但因时代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后信息时代的文学,除了发生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图像化、大众化、快餐化、边缘化等显而易见的变革以外,还有很多变化值得研究者关注,譬如从无限“广播”走向定位“窄播”,由“批量生产”过渡到“量身打造”,从“沉吟冥想”到“身临其境”,等等。所有这些,还只是网络时代文学变革易于觉察到的一些侧面。正在快速推进的文学数字化生存迟早要涉及“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作品”,并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历史上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20.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就产生在这个时代。B.北朝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有的写游牧民族的生活,有的写战乱中人民的疾苦,其中《木兰辞》《敕勒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C.由“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D.欧·亨利的作品被誉为“法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其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