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互学互动的世纪。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释了批评策略和文化深层动因之间的互动关系。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是孕育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母体”;个体独立性则是东西方文化趋异的“发动机”。个体独立性不仅是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也是东西方文化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施以不同批评策略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3.
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是孕育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母体";个体独立性则是东西方文化趋异的"发动机"。个体独立性(观念的强弱以及个体独立性行为的多寡)不仅是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也是东西方文化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施以不同批评策略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2006年圣诞节拒斥西方文化事件,引入探讨文化定义。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言语行为以及非言语交际行为三方面的差异,指出东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达到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内容、文化要旨、文化结构三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认为主要差异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存在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的普世性因素、东西方文化探讨问题的同一性及文化流动规律三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合璧的必然性。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寻求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社会与社会的和谐,是东西方都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内含于中国文化之中。要引领人类“未来”的前行,必然仰赖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流中,东西方文化的礼仪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东西方交流日益融合的时代,交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对方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中的礼仪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生龙 《文教资料》2013,(20):64-65
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从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入手,提出东方重整体,西方重个体的观点,并对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代表文化中国文化作比较,针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儒家文化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杨蔚  程谢 《考试周刊》2010,(29):45-46
神话作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在各民族的文化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世界各文化体系中抽出来,并把它们作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从神的形象塑造、价值观念,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三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动物词汇是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之一,每个民族的风俗、社会文化等也会在动物名称中有所体现。基于此,通过对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猪"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出东西文化中对动物名词的理解差异,并折射出东西方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便进一步消除东西方交流的障碍,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与《圣经》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有许多可比之处。其中的爱情诗,更是远古时代人类最淳朴、率真、美好情感的流露,对后世文化思想、爱情观念、文学艺术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比较,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在抒发爱情这份至纯至美情感上,东西方文化的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1.
戏剧悲剧模式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通过对《雷雨》的悲剧模式进行分析、解读,以此来比较、揭示东西方悲剧模式的差别,透视中西文化对悲剧艺术的影响。通过对《雷雨》的分析研究细观东西方文化及悲剧艺术的融合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中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12.
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主要体现在整体与个体、直觉与分析、逻辑式思维以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模糊性与精确性等方面,即西方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东方思维方式则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为特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是导致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差异的重要根源。了解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东西方文化冲突愈加明显。东西方文化矛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东方推崇的"耻感文化"以及西方信仰的"罪感文化"之间的差异:前者根源于儒家思想,而后者则深受基督教的影响。鉴于此,从文化起源、强制力以及解脱方式三个方面,浅析"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争,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文化在最基本价值观,即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上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是最值得关注的。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基姆》是英国作家鲁迪亚德·吉卜林的最后一部印度题材小说,蕴藏着作家本人复杂的东西方文化观,具体表现为东西方文化的显性对立与隐性融合。然而,囿于对东方文化的隔膜、自身的帝国主义立场以及固有的文化霸权主义思想,吉卜林始终未能走出自身局限,找到东西方文化在对立与融合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课程内容只能是知识,知识就其本性而言是"文化的".从文化分析的视角看,当前知识转型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整合.课程是时文化的选择,这种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整合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课程内容不但要给学生向外追求幸福的知识,也要让学生懂得向内达成幸福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中世纪后期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展开,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但丁也积极接受并吸收东方文化,并将其结合到《神曲》创作中。在但丁《神曲》有关东方的描述中,也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碰撞初期的隔阂与排斥,对但丁创作之源的追索有助于我们了解中世纪后期东西方交流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8.
贺庆华 《海外英语》2014,(3):200-201
尽管时光流逝,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和中国作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却仍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它们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赫思佳和姚木兰分别成为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中的经典。该文对赫思佳和姚木兰两个不同国家的女性代表性格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所处时代背景、自我意识和爱情观念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由此剖析东西方文化中女性美的标准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是思维方式、信仰理念、生活习惯、国民教育不同.东西方文化发展与青年人的思想变化和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文化使青年人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社会制度使青年人产生不同的思想追求,不同的社会存在使青年人产生不同的精神和物质追求,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青年人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应当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弘扬传统文化、人文文化、礼仪文化、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整体上呈现对立性,其主要特点是东方思维具有整体性、具象性,而西方思维具有抽象性、分析性。试图从更多方面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以找出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