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红梅 《文教资料》2011,(5):13-15,33
本文通过"创造底宇宙"去触及梁宗岱的宇宙意识之源,从而丰富梁宗岱研究的角度和意义。纵观古往今来文人创作中的宇宙意识,或者像哲学家那样去探究宇宙的本源,或者与生命意识相伴而生,与人生体验相观照而诱发生成生命意识。梁宗岱的宇宙意识却另辟蹊径,为了超越时空和生死的局限和孤独,独具匠心地创造一个"创造底宇宙",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个体生命的和谐和超越。象征的"契合"最终指归"宇宙意识",而宇宙意识又指归到"创造底宇宙"。  相似文献   

2.
宗白华美学的人格理想是"空灵"与"充实",即在美的关照下达到和谐、富有节奏的理想人格。"空灵"的美学内蕴是自由玄远的心灵以"静照"的态度去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以审美的精神来看待自然、艺术、人生和整个宇宙,从而创造出具有超然绝俗的玄学的美。"充实"的美学内蕴是"真"之美和"动"之美。"空灵"与"充实"的二元冲突在美的介入下达到和谐,展现出具有张力的节奏之美。  相似文献   

3.
"哎呀呀!怎么这么吵!"来宇宙旅游的丁丁叫道。"你是地球上22世纪的那个小孩吧?你来得正好,快给我们评评理。"一颗卫星对丁丁说。  相似文献   

4.
"仰俯"话语结构承载着的宇宙自然观的文化蕴涵及其对魏晋士人审美精神的影响。"仰俯"的审美视角是经学衰落、意识形态、士人思想观念、文学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彰显了魏晋士人对宇宙自然和现实的体味与感悟,体现了魏晋士人的审美精神和宇宙空间感。  相似文献   

5.
刘根军 《文教资料》2011,(25):92-93
"道"是什么?即是自然。老子用"道"来命名世界的本原,它是万物之奥,蕴含着真理,贯穿于整个宇宙存在。且其中许多言语饱含丰富而深邃的智慧,很耐人寻味,至今对我们仍有着不少哲理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火"是人类早期理解世界、理解宇宙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人们借助"火"这一具体的认知工具来理解抽象的事物,衍生出一系列与"火"有关的隐喻。拟以莱考夫等人的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对汉语和英语中与"火"相关的隐喻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共性和个性及其原因,丰富了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微观层面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陆九渊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等著名论断。陆九渊的"心学"与程朱理学思想宛如两座山峰,共同构筑了宋代儒家思想的主体部分,对宋代之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针对陆九渊何以开创"心学"一派,从陆九渊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学和伊洛之学、禅宗及孟子心性论思想等方面对其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帆船,它不是在长江、黄河上扬帆而行的风帆船,而是在宇宙中利用太阳能来开动的"太空帆船",它叫做太阳帆飞船。  相似文献   

9.
《成才之路》2011,(28):93-I002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宇宙学家马克斯·特格马克(Max Tegmark)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终结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最终将会以"大崩塌"的方式结束,而该终结模式似乎在逻辑上难以避免。马克斯·特格马克通过对宇宙快速膨胀的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膨胀的速率始终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数值,而如果宇宙膨胀效应中结合了量子力学的解释,宇宙中的信息就会发生另一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美学,老子所谓的"有无相生"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命题,就在于它是自然万物构成的精妙表述,含蕴有"有"、"无"一体,宇宙万物和合交通、交相构成的思想。应该说,这一"有无相生"说,实际上也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意境理论。意境美学思想可以说最早就包含在老子"有无相生"说中,包含在老子对构成宇宙万物之"有"、"无"一体的"道"及其富有生机活力的描述中,并规定着意境所要透过"境"以表现其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张鹏飞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52-53,62
中华"太极图"是华夏古代哲学家、道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范式的符号标识。它极为深刻地涵盖了阴阳易理并深邃地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可以说,"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普遍法则,预示着人类社会应当在阴阳对立中求统一、谋和谐、共进退的审美圣境并富含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12.
吴晓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208+210-208,210
本文从审美心理程序入题,揭示作者于审美过程及艺术境界的创造过程中,人格的升华,以及对中国诗歌中哲学心理探索的传承发展,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探索,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新知     
近地宇宙图天文学家绘制出最详细的近地宇宙图,距地球20亿光年范围内的上万个星系都能反映在这幅全新的宇宙图上。"懂"指令的机器人美国研制出能回应人类各种姿势的机器人,这意味着人类生产全自动机器人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完整的智力大脑图科学家绘制出最完整的人类智力大脑图,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14.
前贤时人对《原道》篇所言之"道"的众说纷纭,不惟字句理解上的差异,亦忽略了"道"在此篇中涵义的丰富性。刘勰在推原"文"之起源的同时,亦在推原"道"的发展。《原道》篇的深层意图在于言"文"而非言"道"。"道"的发展是通过"文"的发展来展示的。《原道》开篇所言之"道"是宇宙生成的终极之道,中间部分所言之"道"是道家之道,最后所言之"道"是儒家之道。刘勰通过"道"的丰富涵义的内在转换,意欲为"文"的起源找到终极,从而通过强调与神化儒家经典来纠正时人对文章形式过分追求的文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老的"天时"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古代小说文本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机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不断地通过"天时"观念来演绎社会人生的兴亡律。与此同时,因"天时"变化而形成的天气异常意味着宇宙失序,与之发生感应的社会就会发生变故,这也给古代小说叙事带来了很大动力。另外,由"天时"观念引发而来的"时运"、"时机"之说也对古代小说叙事甚有影响,有的作品借此传达某种人生警悟,有的作品借此形成"天人之道"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16.
周明璃 《成才之路》2010,(30):39-39
《庄子》一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无非是庄子对于宇宙的认识,强调我们只有让生命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道",遵循"缘督以为经"的原则,那我们就可以真正实现人生的"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自由状态。他又以极为浪漫的艺术手段,为我们诠释"道不远人"的观点。笔者借助《庖丁解牛》一文,着重阐述庄子描述的道的含义以及他笔下生动形象的道的化身。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德育》2012,(12):68-72
赏识期望法: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憧憬赏识,就是给孩子以欣赏、赞扬;期望,指给孩子提出希望与目标。赏识期望法,指通过对孩子的赏识与期望,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达成目标而努力。故事分享:空间和时间都是圆2007年"五一"期间,孩子俩说,发现了宇宙的秘密。杲杲说:"宇宙由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组成,我们原来想不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写老子以及道家思想贯通宇宙与人生的"道"一元论,并通过形上与形下之"道","天道无为"与"道法自然"等老子的重要思想,指出道家思想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人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庄子》之"道"与《圣经.约翰福音》之"道"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的"道"所指向的都是一个单一的既超越又内在的终极实在。道教的"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的化生、维系、调节,天下万物的生长、变化、发展,都完全依赖于它;基督教的道,就是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既是世界的创造者,又是世界的维系者,是自有永有的生命的本体。在"道"这一概念上,道教与基督教具有相似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促进对中西文化以及中西文明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宇环 宇三角     
此创新研究延伸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理论支柱,使它们在能量运动变化理论上相交。总结出物理宇宙公式△EL=△E○K和物数学通式§=NM。物理宇宙公式推演了所有物理公式,此文作了8个例举。物数学通式§=NM也可演变成各种方程与级数,物数学是复数域的扩展。描述的是量点、量线、量面、量体的各种分形、分维的曲变,同时运用物数学理论更好地证明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黎曼Zeta茶塔函数假设"和"四色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