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革以来人们对于鲁迅作品乃至鲁迅本人都存在着不少误读和误解,这在青年学生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与鲁迅在文革中被利用、被大肆渲染密切相关。前几年某位流行小说的作家更是逮住鲁迅一阵狂批和谩骂,彻底贬损和否定鲁迅的当代价值,更有某位青年诗人提出要把鲁迅这块“老石头”踢  相似文献   

2.
鲁迅“立人”思想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启人智”思想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在当代语境下仍然具有相当的话语空间,进一步挖掘鲁迅话语的文化意义无疑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孤独,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一种情绪,而在邀游精神领域中寻求真理的先驱者们那里。更是无法逮避的宿命.本文试以鲁迅和郁达夫为例,从家庭及时代的环境、个性气质等方面探讨二人“孤独”的形成反差异。进而探析其在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异同,从二者对待“孤独”的态度上切近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鲁迅研究自20世纪以来成为一门“显学”。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一半是由鲁迅写成的,没有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将会逊色不少。纵观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涉及鲁迅的小说、散文10余篇;《语文读本》收入鲁迅作品近10篇,单是《阿Q正传》研究专题就收录相关论文18篇。这些数据表明:鲁迅阅读不但现在而且今后仍将是中学文学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孤独形象群未曾引起学研究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大缺失。孤独形象值得挖掘,因为他们有其化价值。从孤独类型及其化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关注,可以充分揭示孤独的形象世界。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在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这时,重温鲁迅,重提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珍视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有益于探讨解决当下问题的途径,也有益于我们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国学"的承传,从而进一步繁荣当今的文化、文学和学术事业。然而,仍有人在网络上大谈"鲁迅是思想文化的负面资源",流传甚广,因此,必须加以澄清,重提和珍视鲁迅精神文化资源的正面价值、当代意义,以正视听。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博大精深的,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从鲁迅精神、鲁迅的思想文化、鲁迅的文学和学术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域进行论述,并力图揭示出它的正面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彪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1):25-29,56
鲁迅肯定、主张文学艺术的功利性。创作是为了改造社会和改良人生。他的小说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功利性的主张。鲁迅小说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写出了中国的特别国情,形象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鲁迅又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审美结构完成创作,感染读者,折服人心。审美价值受到功利的制约,功利价值又是建立在认识价值的基础上,而认识价值又是通过审美价值表现出来,最后达到功利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新文学革命是以现代语体的建设为标志的。鲁迅在理论上批驳复古主义谬论,主张文章大众化,借鉴适合的欧化文法,展现了开拓者与改革家的伟大风范。在实践上,鲁迅的小说是考察变革语体文创作的最佳范式。鲁迅在运用白话体、分章节和段落、采用新式的标点符号等方面,显示了现代语体刻画事物、表情达意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学革命是以现代语体的建设为标志的。鲁迅在理论上批驳复古主义谬论,主张章大众化,借鉴适合的欧化法,展现了开拓与改革家的伟大风范。在实践上,鲁迅的小说是考察变革语体创作的最佳范式。鲁迅在运用白话体、分章节和段落、采用新式的标点符号等方面,显示了现代语体刻画事物、表情达意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3):41-43,79
鲁迅和张爱玲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们都有一段不幸的童年经历。作品都蕴涵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但在创作内容、创作风格、写作立场、创作渊源上又存在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所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作家个性心理的不同而致。  相似文献   

11.
我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 30年历程 ,以不同时期女作家创作同鲁迅小说的相似处为起点 ,重点分析冯沅君、萧红、丁玲、罗淑及张爱玲等 5位女作家与鲁迅小说创作的联系 ,试图在文学精神和思想内涵上把握鲁迅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由于所持的政治立场不同,使得他们对社会、文学观念等问题持不同的态度,并发生论争.但作为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团体,对对方的文学创作批评的同时也难以掩饰对对方的文学才华的赞赏.他们不同的自由人生观、民主政治追求、对民众的态度等,使得他们创作内容和政治倾向不同,鲁迅倾向于平民文学,而现代评论派、新月派大多倾向于贵族文学.他们的诗歌、杂文创作明显体现出各自代表的政治观念和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屈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迅对屈原的相关论述为依据,探讨他们在对待国家、生死问题的观点与追求,并试图探索他们真挚的内心深处时时缠绕着的孤独情感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希冀在他们孤独的反抗中探讨他们的无奈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鲁迅评价中所展现的二人关系的基本图式。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南社     
鲁迅一生中曾参加和关注许多革命组织与文学团体,南社即其一有代表性的文学社团。南社成员与鲁迅曾有相同或相似的追求或经历,他们的文学创作亦异同互现。南社社员在辛亥革命时用血与笔对满清与军阀作了不懈的斗争,写下了光彩的一页。"五四"后,一部分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抱残守缺,未能突破自身局限而被历史所淘汰。鲁迅亦来自旧营垒,且与众多南社社员交往密切,却并不固步自封,而是勇于解剖自己,善于总结经验,超越旧我,与时俱进。同时,他对南社的评价也颇恰当,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15.
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的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着德昂族对自然的热爱,德昂族聚居的村寨环境优美,生物种类众多。在生态危机困扰人类的当下,应该汲取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野史     
野史对鲁迅思想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鲁迅与野史的关系,是从一个新角度来研究鲁迅思想。野史使鲁迅对一切冠冕堂皇的事物持怀疑态度,养成他多疑的性格,坚定了他改革社会的志向。他在追求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从野史获得启发,使他有许多重要发现,他进而把这些发现升华为具有“野”的特征的思想,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他关注野史,是为了唤醒人们的改革意识,以收取启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徽文化的基本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文化应有自己的基本价值,但这一点却被人们所忽视.微文化的基本价值有三个关键词:和谐、善治、功效.徽文化基本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品的矛盾修辞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及求异性,具有意蕴的隐晦曲折性和意象的鲜明生动性。只有充分理解其作品的矛盾修辞妙用,才能使人更透彻地领会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柏杨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探讨“国民性”的两位代表性人物。他们的经历、思想与著作,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正气与精神,这是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折中最宝贵的精神。改革国民性,去除劣根性,这是一项紧迫而任重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元中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1):68-71,85
对于新诗,鲁迅起初是给予了热情支持的,他不仅亲自实践,而且还在理论上积极呐喊助威,但是他的态度后来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在态度上的转变和他个人的性情、学养有关,但更与他对于新诗日渐深化的认识紧密相连。鲁迅和新诗的关系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种典型或曰代表。考察新诗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典型或曰代表的“返古”现象,有助于我们对于新诗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