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说教材 2002年4月版的新《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阅读有这样要求:“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根据这一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为落实这一思想,我认为首先应从阅读的数量入手。这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倡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是为学生规定课外阅读量。  相似文献   

3.
付余红 《云南教育》2001,(11):26-27
阅读量少,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总要求中特别强调:“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如果在教学不仅只局限于阅读课本,那是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智力的开发决定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要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素材作保障。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阅读教学用来形容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从阅读材料中迅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阅读的理解能力、阅读的评价能力、学会阅读的能力等。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小学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培养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在高考英语试卷占有重要地位,篇幅多,分值高,难度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要求入手,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近五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的高考英语在命题上能紧扣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在选材上注重现实性、应用性和实际性;在难度上是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6.
色彩变奏曲     
<正>【作文题目】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请以“读窗外的那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题目解析】这道作文题有以下关键词:“读”“窗外”“那抹”“色彩”,核心词为“色彩”。色彩无言,但因有形、声、味,而显得多元,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可以入文。色彩应该是看到的,而现在要求“读懂”,显然不仅是看到色彩的形态、质地、味道等,更应该品出色彩的丰富内涵和韵味。  相似文献   

7.
韦清 《新疆教育》2012,(15):180-181
随着经济文化的国际化飞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以用于交流。读理解是人对所见和所闻的观点和态度。信息被大脑接受后,经过接收分析和猜想,把信息反馈出来,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①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  相似文献   

8.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超前意识 而对厚厚的《语文渎本》,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不同程度的困惑:各门功课的学习都非常紧张.我拿什么时间来安排语文的课外阅读?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是学生能否恰当地安排好自己的阅读计划,并按照教材的要求来进行课外阅读的问题。这就须要教师在学期教学计划中有阅读指导的超前性意识,即在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语文实用阅读能力 首先,重视知识短文的教学,因为它是科学的阅读方法纲性的指导,将其引入教学过程,以其为导向,可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实用阅读能力。例如:在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反复阅读知识短文《梳理文章思路》,必须把理清文章思路的作用和方法传导给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方式,或是以引领单元学习目标的方式,或是以课文分析过程中归纳总结印证规律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更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但必须重视并教学这一项内容。这种要求要贯穿到整套教材每一篇知识短文的教学,使之形成一个科学阅读方法的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实用阅读能力系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金远亮 《学语文》2012,(1):44-44
正确理解句子含意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句意理解了,段意就清楚了,段意连接起来,篇章就有眉目。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中经常通过理解句意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句子含意”这一考点的题目在高考试题中往往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英语阅读(一)”是使考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考生阅读能力的一门实践性基础课程。实践性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广泛大量地涉猎各类题材的文章,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才有可能通过最后的考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考生在“英语阅读(一)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及应采取的正确方法。误区之一:重死记硬背,轻阅读课文按照大纲要求,学完“英语阅读(一)”,考生须认知五千到六千个单词,其中二千到二千五百个左右的常用词语,要能在听、说、写、读、译等交际活动中较正确地灵活使用,准确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梅芳 《广西教育》2013,(41):38-38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儿童时代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养成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陶冶道德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然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幅远远达不到新课标对学生阅读总量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数学课堂阅读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很多教师仅是走形式,并没有正规对待这一环节,有的教师重视了阅读,但又不注意阅读反馈信息的回收,致使阅读与讲授脱钩.笔者曾就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几何》教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尽管这套教科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提高了其可读性,每单元后都有“阅读材料、小结”,小结中每章节的主要概念、性质、判定都要填空完成,但不少教师没有重视这一要求,只是在单元复习时,作为问题让学生课堂上回答,当一般习题处理;有的教师以“课后把这一单元内容复习一遍,思考习题,下节课提问”作要求,学生仅是“对问题,找答案”,把课堂上要求做的转移到了课外.这些做法显然都辜负了编写者要求师生重视教科书阅读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既提出了要扩大阅读的要求.即:“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又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但是,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大,针对性、目的性不强,要完成这一任务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上述要求是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即总目标。要达成这一总目标,自然要有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安岳县镇子镇建华初中蒋俊灵问: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该推荐什么样的文学书给学生阅读?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你的问题很有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你和许多语文教师一样,十分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一段阐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鼓励学生多读,二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书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其中初中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新标准》在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和途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随之形成,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中的语言确认,是指对所阅读文章的语言表述要审视清楚、把握确切,这是高考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广大考生必须培养这样的能力——养成拿到高考试卷,就能一眼看出试题题干与选项对某一内容的措辞不同、提法有异、表达有出入的素养,以此提高阅读的正确率。下面,我将在实例中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