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忧患意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之中,文章对忧患意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及社会原因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叙事中有关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可以说是“有的放矢”。这种针对性提供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比较研究视角:大观园中的核心爱情——宝黛之情突破了才子佳人类型小说言情模式的旧套与虚幻,成为情爱意识探讨新的生长点。文章将文本细读与比照置于雅俗文化选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爱情机制的具体分析来把握曹雪芹聚焦宝黛“证情”的执着情怀、承担精神与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创作主体曹雪芹独特的家世、经历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深湛,使得带有浓重自传色彩的《红楼梦》总体情感意绪呈多向并进发展,构成了作品复杂深厚的情感意蕴。其中弥漫于作品中的匡世济民的补天情结、伤时骂世的不平之气、怀金悼玉的悲悼情怀和万境归空的虚无情悰等为作品的主导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4.
<正>平儿是王熙凤从娘家带来的丫头,是她的左膀右臂,被李纨称为“一把总钥匙”,现在看来就是首席执行官。王熙凤心狠手辣,明里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下人们既怕她又恨她。可是,全府上下没人对跟着王熙凤的平儿说个“不”字。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尝听朋友叹息:“生活太好了,孩子成不了才。”又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生活的甘苦。自从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市的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农村家庭的孩子数量也比过去少得多。在几乎所有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都处于非常优越珍贵的地位。农村较富裕的独生子女家庭,情况也大抵如此。早在1983年,美国《每周新闻》就称我国的独生子女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称我国家长为侍候这些“小皇帝”的仆从,暗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危机。正如许多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  相似文献   

6.
7.
舒畅 《家教世界》2022,(32):26-27
<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披“甲”爷爷是谁吗?又为什么称他为披“甲”爷爷呢?他就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爷爷。钟南山爷爷的名字有好几层含义呢!他出生在美丽的钟山南面,高高的大山,除此之外,还代表着顶天立地的刚毅品格。心怀天下、温润如玉为“南”,顶天立地、稳重包容为“山”,这是父母对钟南山的期望,也是钟南山个人性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正>《红楼梦》是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贾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生动细致地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吃喝玩乐、喜怒哀悲、婚丧礼祭、生老病死……寿诞生日自然也在其中。贾府人多,生日几乎每月都有,有的还是几人同一天。这么多人的生日,曹公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写了贾母、贾敬、贾政、王熙凤、  相似文献   

9.
《故乡》是一篇经典课文,教案很多,多是从小说的三要素着手(情节、人物、环境),抓住“变”字作文章。为避开这个老套路,本设计拟从“悲凉”切入,以追寻“悲凉”作为教学的主线:先整体把握,寻找全课的情感主线,然后循着这个主线不断追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从内容到形式的追寻探究,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选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行道树》。这篇散文的第3段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关于这句话,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可见,教师用书把“悲凉的点缀”中的“悲凉”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城市充满烟尘的缘故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未免有失偏颇。一、语境透露真谛———“悲凉”是为“冷落”起俗话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想弄懂文中某些词句…  相似文献   

11.
<正>大观园里四大金牌丫头,我们认识了铁骨铮铮的鸳鸯,也见识了丰富圆融的袭人,本期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深情的紫鹃,她们都来自贾母身边。紫鹃原名鹦哥,因贾母担心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年老,随身丫环雪雁甚小,“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曹公并没有像介绍袭人一样介绍紫鹃,名字来历、办事特点等,都没有细说。后文直接过渡到紫鹃。黛玉为其改名紫鹃用意何在?是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2.
"至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深层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至情"主题的文化意蕴在《牡丹亭》中得到了充分彰显,那么《红楼梦》则是这一主题在小说文体中最高的呈现方式。本文认为,《红楼梦》继承了《牡丹亭》"以情抗礼"的思想理路,而且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梦的表现形式,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梦之悲喜———"至情"主题不同的色彩基调;梦之阴阳虚实———"至情"主题不同的心理与哲学意蕴;梦之归路———"至情"主题不同的人生归宿。  相似文献   

13.
《苏州园林》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全文中心明确:“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且用四个“讲究”具体诠释了这一特征。文章又以第3节至第6节分别与每个“讲究”照应,第7~9节则从文章细处着眼进一步来说明“完美的图画”,突出这幅图画之“完美”,“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最后一节是自然总结。因此说明顺序清晰,结构严谨。大家之文不仅思路浑然一体,如璞玉天成,更重要的作为一篇说明文,语言之美也堪称说明文之“标本”,比喻、排比、对比、对偶、引用等修辞方法不仅增强语言之形象生动,尤其是化用文言语句如“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不足取”等俯拾皆是,更增添了语言的典雅之美。所以教学此文,缺少语言美的欣赏,应该是一种教学的败笔,语文课之语文味也就寡淡了。  相似文献   

14.
“《文选》是受到《华林遍略》的启发而着手编撰的”一说,既缺乏文献支撑,在情理上亦难以说得过去.而在此基础上,仅据徐勉是老师而萧统“每事询谋”、《文选》编撰的目的之一是为“方便作者翻检以及写作取则之需”与“编者与《华林遍略》领编者徐勉有着特殊关系”这三方面理由,是说明不了《文选》事类编录受《华林遍略》重要影响的,况且这些理由本身又存在着种种问题.六朝时,类书以隶事为归,总集专取诗文,彼此别途,而后者亦自多“各为条贯”,故断《文选》赋、诗二体的再分类本之类书,有失圆照.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1.欣赏体验。(1)出示青岛风景图片,了解青岛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城市。(2)出示拉萨风光图片,了解拉萨也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城市。设计意图:围绕闻名中外这一中心词,展示教师、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悲秋散文相比,虽然同是写残败之象,凄冷之境,悲凉之味,但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情感基调、审美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者悲秋,后者乐秋;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无奈,后者享受。在心物契合.谐调成趣的过程中,令人看到了“精神享虐”的影子。但这种精神性的享虐因为同时也指向了美、爱和别样的反叛.所以显得淡雅自洽,反而能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谜一样的梦,处处笼罩在梦的预言当中。因其人物乃至整个贾府、整个社会的命运都处于某种规律的支配之下。概而言之,即"平衡→打破平衡→恢复平衡"的普遍规律。如果试图把《红楼梦》中几位人物的命运轨迹与数字"三"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当能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杨晓昕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22-123,134
“意淫”是贾宝玉性情方面的重要特征。因为“意淫”,贾宝玉对身边女孩儿们的言论、举止显得非比寻常。他在追寻美与理想的驱动之下,于女孩儿们的世界里饱尝了愉悦,但也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饱尝了痛苦。试从“意淫”的初指,“意淫”的表象和动因,“意淫”的悲剧内涵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对《红楼梦》中“意淫”一词做出释义。  相似文献   

19.
“三复情节”是杜贵晨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提出的理论概念,“三复情节”在《红楼梦》中有多方面新鲜别致的运用,不仅发展了传统“三复情节”的叙事技巧,更增强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三复情节”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三复情节”是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而得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当代理论。  相似文献   

20.
刘克强 《英语辅导》2011,(1):145-147
邦索尔、杨宪益与霍克思三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全译本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翻译的艺术魅力。本文选取部分典型性的回目翻译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加深对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与翻译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