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吊环是我国体操运动项目中开展较晚的一个项目,1954年全国十三城市体操比赛中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从历届全国体操比赛吊环成绩和运动员所掌握的动作来看,技术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绝大部分运动员的自选动作的难度,不仅符合规则的要求,而且有不少运动员已掌握了世界先进技术和高难动作。但是也发现有一些运动员在比赛  相似文献   

2.
全国二青会游泳决赛于9月12日在河北省保定市降下帷幕,来自全国32个城市的220名优秀选手(男104名,女116名),在6天12场的激烈角逐中争夺32项金牌,比赛中,小将们顽强拼博,奋力争先,有一人创造一项全国记录,有103人次达到健将级标准,先后涌现出许多身体素质好、技术全面的泳坛新秀,展现出了可喜的前景。回顾本届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从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看落地稳定性的重要性落地是成套动作的结束部分,体现了整套动作的完整性,是评定整套动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项目都要求落地稳定。在运动员能较好地完成高难动作的情况下,落地稳定与否已成为获得高分的关键之一。一套由高难动作组成的有价值的成套动作,伴之以稳定的落地能给裁判员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我国体操运动员在落地稳定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体操男队在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团体赛中,仅跳马一项,因落地不稳失1.6分(有四人落地不稳,一人坐地)。但是这次获得冠军的苏联队几乎全部站稳,基金  相似文献   

4.
一、落地稳定的重要意义: 从目前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的情况来看,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落地能否稳定已成为争夺团体和个人冠军的决定性条件之一,第五届全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全能冠、亚军只差0.35分,男子双杠、女子平衡木、自由体操冠、亚军只差0.025分。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队以0.1分之差战胜丁苏联男队,获得世界冠军。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因此目前对落地稳定性的研究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决定落地稳定的三个要素及其理论根据: 影响落地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运动员的体力,肌肉的控制力,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199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自选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今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自选动作的统计分析,认为在该项目上;无论是难度还是完成质量上,我国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难度的力量静止动作的数量、完成质量以及连接变化形式上。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体操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不仅要高质量的完成全套动作,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高难度下法时,落地要站稳。全套动作做得再好,下法落地时双手扒地、坐地甚至摔倒,要想成为比赛的优胜者,是不太可能的。在单杠高难度下法中,身体不仅绕横轴翻转,而且还要做纵轴转体。同时,随着空中动作的加难,腾空高度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完成这种连翻带转、腾空又高的高难度下法时,对落地技术带来了更  相似文献   

7.
1 前言许多专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平衡木运动能否进一步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稳定性.在1991年第二届城市运动会上,新难动作层出不穷,新技术、新编排、新连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说明我国一批少年运动员不仅掌握了诸如空翻与空翻的连接,拉拉提接拉拉提,360°倒插,单臂小翻的挂串,键子拉拉提上木的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体操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地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获得高分,取得名次,夺得世界冠军的关键,通过文献资料法与观摩21届世界大学生比赛分析,结果表明,落地技术的结构是落地稳定的理论基础,落地的三个阶段是落定的必要条件,下法前的空中姿势和落地后的有效缓冲是稳定的技术保证,建立落地稳定的意识是稳定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吊环比赛情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益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3):14-14,18
通过对参加“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吊环项目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男子项目/姓名/单位/成绩100米陈海健/广东/1住233沈云暴/江苏/l 0.271王鹏/天津市体工队/1 0.362刘大鹏/黑龙江/ro.454陈华明/浙江/10.574唐军/广东/ro.759间俊涛/四川海尔斯/10.984200米杨耀祖/上海/20.918沈云暴/江苏/2 1.143罗旭升/江苏/2 1.784王鹏/天津市体工队/21.909王璐/四川海尔斯/22.189400米周民/北京/47.909胡潇伟/山西/4 8.420刘戎/北京/4 8.486李义鹏/四川海尔斯/4 9.140李鹏/河北/4 9.366800米李慧泉/哈尔滨/l:50.694曾宪东/河北/l:50.728迟毅男/黑龙沂1:51243李亚勇/山西/1:52.342杨安跃/云南红云/l:52.945黄晨/江苏/卜56.…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落地稳定性的好坏是竞技体操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男子跳马落地稳定性差一直是较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体操界行家们对落地稳定性、特别对跳马项目的落地稳定性进行了许多研究,教练员们也力求在训练中探索其规律,改进教法,提高落地稳定性。国家体委1986年制定的体操比赛特定规则就落地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明确落地技术结构是落地稳定的理论基础,有无准备落地阶段是稳定的必要条件,高质量的下法和有效的缓冲是稳定的技术保证,建立落地稳定性的意识是稳定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前言体操比赛的落地不同于其他项目(如田径中的跳高、跳远)的落地动作。它要求落地站稳不动。在当今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落地能否站稳不动,已成为能否夺魁和得满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研究落地稳定性(包括跳马)问题,已日益引起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和研究。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男女主力队员共14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DV—16型高速摄影机,拍摄了83年世锦赛前二次测验性比  相似文献   

14.
目前体操运动向着难新美的方向发展。由于难度的加大和创新动作的不断出现,要想完成这些复杂而惊险的动作,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说现代体操技术的发展,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练员在训练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做一套动作既干净利落,又轻飘优美,动作惊险而扣人心弦。特别是他们的下法落地又高又飘又稳,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是,也有在做下法时,因为落地不好而影响动作质量,甚至使膝关节和踝关节受到损伤。因此,研究体操稳定性的训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提高落地稳定性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训练理论对训练过程的指导。2.必须加强体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高肌肉耐力训练水平。3.训练中要正确区分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参加男子吊环比赛的共有十九个单位五十六人。全部比赛进行了两轮自选动作团体赛、一场全能决赛、一场单项决赛,共进行了八场比赛。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发挥了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是本次吊环比赛的调研情况: 一、比赛成绩从吊环的比赛成绩看,水平比较平衡,高分和低分占极少数。表一为全部比赛成绩的统计表。第一轮比赛中75%的运动员(42人)分数在8.0—9.25分之间;8.5—9.25分  相似文献   

17.
对五城会举重决赛的多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四城会比较五城会成绩有一定提高,五城会女子举重成绩居世界领先地位,并有实力在2004~2008年奥运会等大赛中创造佳绩,但在某些级别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男子轻中级别达同龄段世界先进水平,但重级别尚有一定差距;部分选手比赛成功率低,可靠性差,约有20%的运动员(42人)因单项失利总成绩为零。针对有关情况对我国举重运动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吊环项目的特点及地位1。特点:吊环是男子体操六个项目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这是因为吊环项目本身的固有特点——器械的活动性大所造成的。人体相对于摆动的吊环进行运动,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控制好自身姿态和人体与器械的协调一致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不使吊环晃动,这样才能较好地、省力地在吊环上完成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竞技体操激烈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提高运动员落地稳定性对于提升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视频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2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项目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本届全国锦标赛男子项目运动员比赛动作落地稳定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各项目运动员落地站稳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鞍马、吊环、单杠、自由体操、双杠和跳马;运动员落地失稳主要表现为跳步、迈步、身体晃动和手臂摆动等姿态调整;运动员改善落地稳定性应从技术、体能、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20.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落地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落地稳定性做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落地稳定性的成功因素与着陆时的人体剩余动量矩、躯干倾角、着陆时足的加速度、屈膝屈髋速度等因素有关。其中以人体剩余动量矩、躯干倾角引起的克服剩余动量矩的重力矩为最大影响因素,屈膝屈髋速度为重要影响因素,快速的下蹲动作能有效地克服剩余人体动量矩。实测落地成功运动员的着陆人体运动学参数表明,躯干倾角比着陆坡面的垂线倾角小30°左右时落地成功;着陆后处于失稳边缘的运动员使用快速下蹲技术,能使运动员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