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屈原》创造性地把西洋歌剧创作手法与我国传统音乐融合,在人物塑造方面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探索出了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屈原》将戏剧因素和音乐因素完美结合,成功塑造了婵娟这一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不畏强权,始终跟随屈原追求光明与正义的人生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雷电颂》节选自郭沫若的话剧《屈原》第五幕第二景.话剧《屈原》写于一九四二年一月,它以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为题材,通过以屈原为代表的捍卫祖国独立的楚国人民与南后郑袖等人卖国行为的斗争,歌颂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发出了愤激的反抗的呼声.《屈原》上演后,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发挥了显著的政治作用.《雷电颂》是剧中人屈原的一段独白.它是屈  相似文献   

3.
缅怀郭老话《屈原》白杨[导眺者的话]高中第四册选编了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屈原》片断。话剧《屈原》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排练、演出的?演出后、产生了什么影响?请看当年在《屈原》一剧中扮演南后的演员白杨所撰写的回忆录吧,她会向你作极为具体...  相似文献   

4.
1942年,郭沫若同志的话剧《屈原》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山城重庆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郭老并不满足,他精益求精,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剧本。一次,他在后台和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谈到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斥责宋玉的一段台词——“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总觉得这句话不够味,打算在“没有骨气的”前边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当时扮演钓者的张逸生正在旁边化妆,他说:“‘你是’不如改成‘你  相似文献   

5.
作品信息     
正《白鹿原》歌剧版将与观众见面日前,歌剧《白鹿原》的音乐会版在西安首演,中国艺术家利用西方歌剧来演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故事的探索引起了更多关注。此前,《白鹿原》曾被改编成秦腔、话剧、影视剧和舞剧等,原创歌剧的改编尚属空白。编剧兼作曲程大兆说,《白鹿原》好似一部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庞大史诗,历史格局和人物关系都非常  相似文献   

6.
施光南是20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其中对于歌剧创作的追求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和《屈原》开创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严肃歌剧创作的先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施光南歌剧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历史剧《屈原》是一部浪漫抒情诗剧杰作。它在结构上具有集中统一的特点,主要人物的戏剧动作(特别是内心动作)呈现出逐步深化、层层迭进的轨迹。屈原和婵娟等艺术形象带有浓厚的理想化、抒情化特征,特别是屈原形象,把中华民族的道德美和情操美发扬光大起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的运用,对于诗意地表现屈原魂灵,"发掘"大波大澜时代的悲剧精神,颇有积极意义。作者擅于驰骋艺术想象,将历史背景、乡土民情等等幻化成鲜明的艺术形象,以诗的意趣和氛围营构出特定的戏剧情境。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节选)中,主人公有这样一段独白: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呀!当我被人们押着,押上了一个高坡,卫士们要息脚,我也就站立在高坡上,回头望着龙门。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这是屈原的长篇独白《雷电颂》的一部分。《雷电颂》的主要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一是借指斥东皇太一等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相似文献   

9.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和演出42周年了,这部脍炙人口的歌剧,不仅在解放战争中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我国新歌剧艺术开辟一片新天地,而且它已流传到西方和东方,在苏联、捷克、日本等国,曾改编成话剧和芭蕾舞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它的创作和演出已  相似文献   

10.
对郭沫若先生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四部战国题材五幕历史话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从创作背景、选材用意的分析中揭示其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审美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据说,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原本有这么一句台词,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但在排演时,演员却把"是"字改成了"这"字。这一改,把婵娟对宋玉深恶痛绝的情感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深得郭老的赞赏。这是"变"的绝好的例子,"变"了之后,情感出来了,而且态度出来了,当然艺术效果也出来了。由此,我联想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有之"变"。  相似文献   

12.
月亮的别称     
1.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2.玉蟾———方干《中秋月》:“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3.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4.顾搜———李白《上乐云》:“阳鸟未出谷,顾搜半藏身。”5.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7.冰轮———陆游《月下作》:“玉钓定谁挂,冰轮了无辙。”8.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9.素娥———《幼学琼林》:“素娥即月…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2012,(4):15-15
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隔天,他就与张瑞芳交谈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一字之师”。  相似文献   

14.
华敬俊为高中语文课本《雷电颂》作题为《雷电颂》的插图,插图中屈原于雷电交加中举手顿足,指天发问,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愤世不平,不堪同流合污的爱国诗人的高大形象。然而作为五幕历史话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中屈原的一段独白抒情的插图,它有两处细节失实。翻开郭老《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一开始就有场景交代:“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四柱三间,唯无帘幕。三间靠壁均有神像。中室正中东皇太一与云中君并坐,……左室为一龙船,船首向右,湘君坐船中吹笙,湘夫人立船尾摇橹,右室一片云彩之上现大司命与少司命。……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人民文学出版社《屈原》95页)。这一场景交代了舞台人物(主要是屈原)是在东皇太一庙这个场景中活动,节选的那段独白正是屈原被关押在庙中面对庙内神像及室外雷电交加时的一段独白抒情,课本“自读提示”对此也作了提示,而插图中的屈原却是置身于室外,此其失实之一.再看剧本,郑詹尹(欲用药酒毒死屈原者)把屈  相似文献   

15.
1.碧玉示例:"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古乐府《碧玉歌》)2.婵娟示例:"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孔尚任《桃花扇·传歌》)  相似文献   

16.
世人对梅里美仅凭二十几个中篇小说而跻身世界文学大师之列多有惊奇,其实单单一个《卡门》就足以让梅里美成为不朽。1845年梅里美创作了《卡门》。从此文学艺术领域有了这么一个艺术经典,各种艺术门类,诸如歌剧、舞剧、电影、话剧,一遍又一遍地竞相演绎《卡门》,无论用何种方式,无论多少次都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7.
伦敦是个文化艺术之都,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大大小小的剧院都在上演着各种形式的剧——歌剧、话剧、芭蕾,等等,其中最流行的大概要数音乐剧了。音乐剧(musical)起源于欧洲的小歌剧,是在对白与表演动作中穿插了歌唱和舞蹈的舞台剧。较之歌剧,音乐剧通俗易懂,而比话剧又多了音乐这一重要元素。音乐剧在伦敦的剧院上演已有一百多年的传统,深为人们所喜爱。我刚到伦敦时就听朋友提起一定要去看《歌剧魅影》,但多少有点不喜欢这个名字—ThePhantomoftheOpera。就这样,我一直到了一年后才去听。但听后随即便明白这部音乐剧为何自1986年开始上演至…  相似文献   

18.
教学构想: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在大量浏览、设问、演唱和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戏剧文学一般可分为话剧文学、新歌剧文学和戏曲文学。话剧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通过借鉴外来艺术形式、结合中国的现实内容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新歌剧也萌发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借鉴了西洋歌剧也揉进了民族传统歌舞,是一个年轻、尚未定型的新  相似文献   

20.
苏轼很敬佩屈原。他虽然没有写过专门评论屈原的文章,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赋、书信和杂文里,找到一些和屈原与《离骚》有关的文字,《屈原塔》诗和《屈原庙赋》,就是其中最详细的资料。本文尝试尽量把这些资料集中在一起,加以分析和讨论,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苏轼对屈原和《离骚》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