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QQ糖     
北极探险家孩子:“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北极探险家。”爸爸:“好极了。”孩子:“可是我想现在就训练。”爸爸:“怎么个训练法?”孩子:“每天给我买个冰淇淋,这样我就能适应寒冷天气了。”称一称您的儿子一位妇女匆匆走进一家商店:“5分钟前我让儿子来买1千克果酱,回去称时分量不够。这个,你怎么解释?”售货员礼貌地回答道:“太太,请回去称一称您的儿子。”教师的先见放学前,老师把一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拿出一粒止痛片说:“你把它吃下去吧。”学生不解地说:“我身上哪儿也不疼呀?”“过会儿就疼了!我已经把你考试不及格的消息告诉你爸爸了。…  相似文献   

2.
苏姗只是美国弗罗里达州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但她已经在研究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的问题了。就像许多同龄孩子一样,这一问题比其它影响生活的问题更令她感兴趣。一天,她从学校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流浪汉,苏姗停下来问:“你需要什么吗?”“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个家。”无家可归的人说的是  相似文献   

3.
“你长大了想千什么?”——她摸着一个孩子的头。他正用积木在搭一座漂亮的房子。那个孩子的回答使她惊异:“做生意!” (她满以为他会回答:“造房子!”) “为什么?”“因为我爸爸做生意呀。做生意可以赚好多好多的钱!”——她惋惜而痛苦。似乎,孩子的回答是她的过错。孩子,你满可以去当个第一流的建筑师。看你每天早上都在搭一个童话,搭一个梦想,搭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金钱”能替代的吗?孩子!  相似文献   

4.
我还要回来     
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  相似文献   

5.
笑话四则     
我敢打赌 两个调皮孩子在闲谈:“我敢打赌(du), 你不能空腹(fu)吃两个苹果。” “这有什么难?”另一个回答道,同时吃 了一个苹果。 “现在你不能再空腹吃第二个了,因为你 已经吃了一个苹果。”  相似文献   

6.
俱乐部     
梦游“我希望你不要介意,教师”一位妇女在礼拜结束之后窘迫地说,“当你布道时,我丈夫离开了教堂。”“没有,我不感到难堪。”牧师回答。“你不知道,我丈夫打小时候开始,睡着了就会梦游。”诊断女人都希望自己年轻。一个中年妇女到医院,当医生问到她的年龄时,她说:“已经满二十岁了。”医生听了这话,在诊断书上写道:“口齿清楚,但已失去记忆力。”毛病“医生,请你帮帮我,我近来记性极差……”“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毛病?”  相似文献   

7.
我长大了     
大班上学期 ,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 ,在谈话结束之前 ,教师问 :“长大了 ,你们感到高兴吗 ?”“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 :“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 ?”“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 ?如果是您 ,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我长大了!浙江杭州@沈倩  相似文献   

8.
生日礼物     
贝贝的生日快到了。这几天,她一直追着我问:“妈妈,你送我什么生日礼物呀?”我想往年孩子过生日.我们不是给她买玩具就是买图书,可她却一点也不知道爱惜,损坏的和丢失的不知有多少。今年孩子的生日该给她什么好呢? 那天,我和贝贝一起收拾房间,看见许多废旧纸盒。我灵机一动:何不用这些纸盒做些动物壁饰送给孩子呢!这样既可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能培养她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使她也知道要爱护玩具,岂不一举数得。于是,我问贝贝:“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一只熊猫。”“好,妈妈就和你一起做一只熊猫壁饰好吗?”“太好了!”孩子爽快地回答。  相似文献   

9.
快乐节拍     
上帝不多嘴多舌牧师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男孩子们经常到那里偷苹果。为了唤起孩子们的良知,牧师在树上挂了块牌子,上面写着:“上帝看见你们了。”第二天,牧师却发现牌子上用典型的小孩字体写着:“但上帝不多嘴多舌。”(山西方桢荐)理想作文课上,老师问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晓刚答道:“我想当一名建筑师。”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当建筑师呢?”晓刚指着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了建筑师,就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老师不解。“以后您就再也没办法罚我站墙角了。”(广西陈亚东荐)飞机上旅途中,飞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问一名小朋友,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 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儿子的班主任黄老师来 家访,笔者嘱她落座,可她连连椎辞道“站着好,站着好” “你们当老师的,天天站,怪辛苦的,就坐下来说吧”笔者还在执拗地劝道。 “您是个医生,我就实话跟您说吧,今天一来是家访,二来也是顺便请您看看病 黄老师红着脸说道,“您都看到了吧,我为什么不愿坐下来,这有难言的苦衷呢,即一坐下来尾巴骨就疼痛,平时还怕咳嗽、打喷嚏和解大便等,更不敢骑自行车,因为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尾巴骨那里就疼呢!” “什么时候开始疼痛的?”我问道。 “生过孩子后”……她小声地回答。 “有减轻的时候吗!”我继续问道。 …  相似文献   

12.
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个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出去。”  相似文献   

13.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最敬佩的就是老师了。因为老师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一下子就将我们心中隐藏着的小秘密看穿。如今,我也成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仿佛间我也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魔力”,学生的一举一动逃不过我“明察秋毫”的眼睛。可是当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之后,对自己是否能真正了解学生,真正看清学生产生了怀疑!故事的梗概如下: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一次节目中随意询问一位幼童:“你长大以后想要当什么?”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带着玩笑的口吻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飞到太平洋的上空,…  相似文献   

14.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5.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6.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7.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8.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9.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20.
姚丽 《山东教育》2005,(5):76-76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当姚宇彤歪着头问我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头一震,她为什么这么问呢?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我,我稍微避开了一下她的眼神,赶紧回答:“当然是啦!”“噢,那好吧!”接着姚宇彤异常高兴地讲起了她过年随家人到西双版纳去旅游的趣事,讲得声情并茂,这对于一个平时不愿说话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