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列传》中说:“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这段文意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中语文课本对其中的“夺”“与”二字未加注释,《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则把这段文字翻译为:“怀王派屈原拟制国家的重要法令,屈原草稿最后完成,上官大夫看到了想争夺草稿,屈原不给他”。译文将“夺”译为“争夺”,将“与”译为“给”。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2.
关于《屈原列传》中的一处注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列传》第二自然段“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平不与”一句注解为 :[夺 ]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这一注释据笔者所查该版教材虽多次重印 ,一直未改。是无误 ?是未发现 ?如果按教材所注 ,该句就译为“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 ,屈原起草的文件还未定稿 ,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抢夺 ,屈原不给”。愚以为这样翻译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信”的原则 ,不可信 ,不合情理。其一 ,制订法令制度 ,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怀王交给屈原去拟订 ,上官大夫不会不知 ,朝廷上下不会不知。上官大夫看到草稿为什么要去抢夺呢 ?是去邀功请赏 ,还是毁于一…  相似文献   

3.
杜海云 《现代语文》2007,(7):121-121
每年的语文高考阅卷,老师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内容上“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文章。尤其议论文写作,因写作的素材趋同,一举例就是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而且“永不下岗”,弄得阅卷老师仰天长叹:“苍天,我又看到屈原了。苍天,我又看到司马迁了。”写记叙文或散文,就是虚构或道听途说一个故事,煞有介事的抒着言不由衷的情。  相似文献   

4.
对屈原及其《离骚》的批评,理论界认同司马迁而贬斥班固。比较起来,在对屈原的人格评价上,司马迁虽道出了一些真知灼见,但神化了屈原。而班固虽有贬抑,却区分了诗人的屈原与政治家的屈原,更接近屈原的本来面目;在对《离骚》的评价上,司马迁只注意到了与《风》、《雅》相同的特征,而班固则更多地看到了相异之处,并认定屈原在政治上虽“非明智之器”,但在创作上却是“妙才”。这个评价客观而中肯,是对屈原研究的一大贡献。因此,对班固的上述观点应给予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04,(2)
一则公益广告至今让一些同学记忆犹新:电视画面上有一只水龙头,正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枯竭了。随后出现的是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相似文献   

6.
飞扬的诗魂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的存在为中国传统文人树立了一个偶像与楷模。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个作家可以像屈原那样牵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可以让中国传统文人在他的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属。他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满溢着悲剧色彩的个体的独特,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独特的个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的贡献。他的诗歌中所折射出来的全部精神和人格就如同一道飞扬在历史中的灵魂,深刻地影响了同他一样具有坚贞理想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以,我们读屈原的诗,就是在读屈原的人,更是在读屈原的魂。让我们将他的诗与魂放在…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走到我家的阳台上,就会听见“滴滴”的滴水声。原来是水龙头在滴水,如果你把视线再往下移,就可以看到一个大水桶在接水呢。说起这一滴滴的流水,还有个小故事呢,有一次,我在阳台上浇花,  相似文献   

8.
屈原“离骚”本义应该是“出离愤怒”,而不是其它。“出离愤怒”的根本原因是“哀民生之多艰”和自己拥有“明于治乱”之才而不得施展。透视屈原之死及其历史评价,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生命观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失。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屈原应该定位于“伟大的诗人”,不应该定位于“伟大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9.
《学语文》2003,(4)
感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感情的潮水是不可遏制的。在先秦的宋国富人赞扬儿子聪明而疑虑邻居是小偷的心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片浅浅的水湾,在那里只有感情的船只可以停泊;在楚王摒弃屈原的“秦,虎豹之国”的忠告而接受幼子子兰“奈何绝秦欢”的劝说的耳朵边,我们分明听到了感情的滔天巨浪掀起的震耳欲聋之声。“亲则近,疏则远”,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劣性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苏轼很敬佩屈原。他虽然没有写过专门评论屈原的文章,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赋、书信和杂文里,找到一些和屈原与《离骚》有关的文字,《屈原塔》诗和《屈原庙赋》,就是其中最详细的资料。本文尝试尽量把这些资料集中在一起,加以分析和讨论,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苏轼对屈原和《离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雷电颂》选自《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在重庆创作的历史名剧。当时,郭老曾说过:“我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一语道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屈原》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特色。纵观全剧,郭老所谓的 “象征”好似一条红线,文理清晰地统摄着《屈原》创作表现的各方面,所以研究《雷电颂》的修辞艺术,也应从“象征”谈起。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古今中外名家高手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作用。如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以及杨朔的《荔枝蜜》等,都是运用象征手法十分得体的成功之作。《屈原》就其表现手法而论,确是典型的象征性的文苑大作,而《雷电颂》则是剧作中展示屈原精神的重要独白,也是郭老的精心力作。当年,周总理对这段独白曾有过中肯的评  相似文献   

12.
切实的考定屈原在江南的行踪,是屈原生平研究中的大事。我们之所以要加上一个限制词“江南”,是因为依据我们的考察,屈原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在江南进行的,而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详加论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谈他们心目中的屈原形象时,有如此一说,即“屈原不识时务,屈原之死,不得其所”。闭目沉思:这算不算“创新”?这是不是独到见解?为何成人阅读时没有这样的想法?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除了屈原,他们还怎样看待自愿为变  相似文献   

14.
“神鱼送尸”、“水仙”、“江神”等民间关于屈原之死的传说,实际是楚地民间水(鱼)中转生信仰对“屈原之死”的价值判断.屈原自沉前的诗篇告诉我们,诀别人世前的屈原,是激情的,但也是理性的,而诗中密集的水意象、浓浓的“昆仑”情结等水文化符号,亦暗示着屈原价值判断中对楚民族水中转生信仰的文化认同.故屈原之死的方式选择,深受楚地民间信仰的影响,楚民水(鱼)中转生信仰是重要的文化性根源.  相似文献   

15.
在明末遗民的诗文集中,“泽畔行吟”与“西台恸哭”是两个常用的历史掌故。“泽畔行吟”语出《史记·屈贾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衣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这一历史记载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读2012年《语文学习》第6期黄玉峰老师的《从自恋到自杀——我读屈原》.在感叹文章的独特见解时.不免感到惊异——屈原竟然成一个自恋自狂、”为己而死”之人。如此解读,几乎颠覆了两千多年来人们心目中屈原美好的形象.让人“情何以堪”?“以意逆志”的解读须建立在充分占有文本的基础之上.且要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屈原”自杀”行为的价值可以思考.殉国的方式也可以争论,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而否定屈原伟大而执著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情趣包括情调和趣味两方面。学生情趣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素质的高低,也体现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古典诗词对学生的陶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体悟的古典诗词的美妙之处。第一,古典诗词可以使我们与古代优秀诗人在心灵上沟通。他们的人格感染了我们,也提高了我们的情趣。先说说先秦诗人屈原,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溶入到楚辞里去了。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格。这种人格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立不迁”,这四个字出自他早年的作品《橘颂》。“过淮而为枳”,屈原用橘树的这种本性,表现他对养育…  相似文献   

18.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我们中华民族可称之为“民族魂”的第一人,他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疾恶如仇的批判意识、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意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进步作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文学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作家,无不受到屈原的影响。借痛惜逝者以自悼的贾谊,以抑郁不平之气倾注于《吊屈原赋》中,在汉初“文景之治”的盛世即深谋远虑,时发忧世之言;司马迁含冤受刑之后,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激励自己,含辱忍诟14年,终成千古大篇,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李白一生傲岸,不向权贵折腰,却深深折服于屈原:“…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志根据《摩罗诗力说》一文得出“屈原可说是我国‘摩罗派’诗人之祖”的结论,认为屈原的作品,尤其是《离骚》“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两种误解:其一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误解,其二是对鲁迅及其《摩罗诗力说》的误解,试将理由述列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