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周瑜与诸葛亮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首诗你来对,对出来有赏,对不出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  相似文献   

2.
妙对巧解困     
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因此总是想找理由和机会杀掉诸葛亮。为此,在一次酒宴上,他故意对诸葛亮说:“不是说你有才吗?我吟诗你来对,如果对不出就杀头。怎么样?”这是一个明显不合理的约定,但诸葛亮自恃有才,因而微微一笑回应道:“君子无戏言,如此请先说。”  相似文献   

3.
周瑜老是不能忍受诸葛亮比他聪明。诸葛亮发明了天上飞的飞鸡,地上跑的牛托和马托,还有防瞌睡椅什么的。周瑜想:“让我来发明一样诸葛亮没发明过的东西……”他想啊想,脑子动得太多就容易缺氧,他头晕眼花了。“得找些补品,不补不行。”他一边对自己说,一边出门去。大路上,周瑜看见主公孙权的傻儿子拖着鼻涕拍着手,念着歌谣:一去二三里,四处有人家。五六七棵树,八九十枝花。周瑜大吃一惊:“这小子从来没数到过五,今天太出奇了!”傻小子孙亮告诉周瑜:“刚才一个大叔,给我吃了一粒好苦的糖。”顺着孙亮指的方向,周瑜急忙追赶。望着那仙风道骨的…  相似文献   

4.
《草船借箭》(八册)以“借箭”为线索,刻画了诸葛亮、周瑜、鲁肃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学习这一课,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比较困难。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受分段讲读的束缚,可采用跳跃方式的讲读方法,抓住课文重点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可从结尾反溯前文。先启发学生从课文结尾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入手,抓住“神机妙算”这个词语,在“妙”字上做文章。引  相似文献   

5.
在诸葛亮那时候,天文学的设备还很简陋,他只好爬上山顶,卷起一本书当望远镜,还得把另一只眼睛闭起来,就这样观测星空。但诸葛亮还是常有收获的,只要听到山顶上嚷一声“太棒了”,张飞就知道军师又有新发现。这次张飞闻声赶来时,诸葛亮告诉他:“据我的预测,三天后会出现大型流星雨……”这消息很快传到吴国,鲁肃报告周瑜:“诸葛亮说,魏、蜀、吴都能看到流星。”但周瑜暗想:“但愿一个流星也没有,我就可以嘲笑诸葛亮了。”消息也传到魏国,蒋干来见曹操道:“诸葛亮说,到时候会有一些陨石落下来。”曹操吃了一惊:“最好都落到吴国或者蜀国。”“…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在讨论《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请鲁肃来帮他做事的原因时,一位学生说:“因为诸葛亮觉得鲁肃是个老实忠厚的人,所以才请他帮忙。”这时,另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鲁肃不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况且,周瑜这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吃里扒外,怎能说忠厚老实呢?”一些学生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周瑜对鲁肃很好,鲁肃怎能这样对待周瑜?我想不通。”“诸葛亮请鲁肃这样的人做事,看来诸葛亮的  相似文献   

7.
“要是世界上没有诸葛亮该多好......”这个问题久久困扰着天下第二聪明的周瑜。周瑜便与老好人鲁肃商量:“有什么办法能将诸葛亮哄到东吴,然后把他扣留起来。”鲁肃说:“除非你死了,诸葛亮就会来吊唁,他是很有人情味的。”“什么?”周瑜气得头发竖了起来。不过,当那些头发慢慢平静下来,周瑜拿定了主意:“好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就死一回吧。”“什么?”这次轮到鲁肃目瞪口呆了。周瑜关起门来折腾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周瑜开了门,把鲁肃叫进去悄悄吩咐:“你可照我计策行事......”鲁肃立刻爬上高台发布消息:“周都督昏迷不醒,重金聘请天下…  相似文献   

8.
<正>为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诸葛亮来到东吴后,气量狭小的周瑜总是和他过不去。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出个对子,若对出来,咱们就联手;对不出来,你就回家,如何?""军中无戏言,都督请说!"诸葛亮一脸从容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鷄;得志猫儿胜过虎,落魄凤凰不如鷄。"听出对方以"落魄凤凰"来奚落自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怀的是周瑜,大概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但仍有个别学者认为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这几句是对诸葛亮而发的,因为“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衣著。把这几句撇开周瑜转向诸葛亮,严重地破坏了词中所怀人物形象的完整性,苏东坡决不会这样写,因此这几句说的必然是周瑜。赤壁之战孙刘一方指挥战争的主角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这是历史的事实。词本身也直接点明了所怀对象。上片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下片开头就说“遥想公瑾当年”,所以怀的只是周瑜是不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结束句,这句话既是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的表白,也是全文对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画龙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条主线,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一、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经能从故事情节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周瑜要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是事情的起因;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事情的经过;借箭成功是事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果导因,剖析诸葛亮借箭前后巧妙安排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熟知气象地理,运筹帷幄。文章开篇就揭示了周瑜同诸葛亮的矛盾。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苦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来。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事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周瑜还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周瑜和诸葛亮性格、语言各具特点这一截然不同的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剖析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领悟。  相似文献   

12.
说周瑜提起这位江东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可惜那是小说,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曾气过周瑜。就算气过,怕也气不死。为什么呢?因为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周瑜也是一个漂亮之极的英雄。他的“帅”,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三国志》说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呼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猜谜传说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要想办法为难他。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喝酒,还未开宴,周瑜说:“不才有一个字猜不出,想请教先生。有种人,再多一点就没有了,请问,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军中缺箭,命令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只要二三天就可以做好,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命令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动静。  相似文献   

15.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其中有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即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在教学时 ,我以人物为主线 ,先让学生弄清“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然后弄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再说说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们作出简单的评价。在评价时 ,我发现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妒贤忌能及曹操的谨慎多疑看法基本一致 ,但对于鲁肃的评价却出现了争议。鲁肃何许人也 ?甲生说 :鲁肃身为吴国将领不与周瑜齐心协力 ,却与诸葛亮暗…  相似文献   

16.
课文以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作为故事的起因,围绕一个“借”字展开故事情节,写了借箭的原因、准备、经过及结果。因此,导读本课应紧扣“借”字。在读写训练中,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和有胆略。一、扣“借”字揭题,整体感知明确题意是利用草船去借箭,中心词是“借”,文章内容都是围绕“借”字来写的。读课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谁借箭?向谁借?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结果怎样? 二、循“借”字识中心,深化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使用妙计,借箭成功了,周瑜对此是什么态度?划出并讨论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  相似文献   

17.
~~“奔驰”跑车、一堆礼品再次出现在诸葛亮的茅屋前。管家再次向他们跑来,说:“三位先生请!诸葛先生正在等着三位。”刘备终于见着了诸葛亮,并成功地说服诸葛亮先生出山帮助他实施他的远大计划……诸葛亮这次要和周瑜合作,与曹操交战。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想陷害他。没让周瑜费多少功夫,诸葛亮就踏入周瑜设好的陷阱。周瑜很高兴,一边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可是变调变得厉害),一边琢磨怎样害诸葛亮。而这时,诸葛亮正煞费心思地在考虑借箭时用哪支船队(大家一定纳闷为什么要借箭吧?我来告诉你,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上期回顾一场流星雨后,魏、蜀、吴三国纷纷降下了陨石。五种陨石各有不同的功能,好不神奇。特别是土陨石,连蒋干的臭袜子也能在上面长出袜子树来,这可真是神了……鲁肃回到吴国向周瑜汇报。周瑜想:“种什么就能长什么,看来蜀国的陨石更有用。能种出袜子,一定也能种出金子、银子……”周瑜吩咐鲁肃:“你再去一趟蜀国,用我们的两颗陨石换他们的那一颗!”鲁肃跑到蜀国换陨石。诸葛亮说:“对不起,我们不换,我们不是傻子。”鲁肃碰了钉子,只好向后转,但诸葛亮叫住鲁肃:“不过,你跑来跑去的太费鞋,我帮你种点鞋子吧。”鲁肃就脱下一只鞋子让诸葛亮…  相似文献   

19.
话说当年周瑜心里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命令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即可。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便驾二十只船驶向曹营,向曹军“借箭”。周瑜听了诸葛亮的借箭过程,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吗?假如诸葛亮“借箭”的时候,曹操用的是火箭,诸葛亮还会那么神机妙算吗?火箭会把草船和草把子烧掉,那诸葛亮会怎么办呢?难道他会法术,还是他有别的锦囊妙计呢?我估计诸葛亮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20.
讲读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写的是周瑜妒贤忌能,假借商议军事有意为难和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智高一筹,巧妙地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取得了胜利,使周瑜不得不叹服。如何紧扣周瑜的“忌”,诸葛亮的“能”进行教学? 一、运用语感,导入情境。课文第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造十万支箭为难诸葛亮。他们在军营中的每一句对话,都深藏着各自的复杂心理活动,反映了周瑜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我先进行表情朗读,再现每一句话的丰富含意,让学生有所感,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军营斗智”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语意中揣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