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审视,"用什么去教"的语文教材内容观混淆了语文教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阉割了教材,陷入了肢解选文、各取其用的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泥淖.其根源在视语文为"工具"、"虚器"的传统哲学.从"语文是介质"的本体论出发,语文教材内容确乎是指"教什么",而非"用什么去教".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人类诸多复杂、重要的事务之一,因为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变量。教学不单是一系列的操作行为,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精神活动。把教学降格为一种技术,是对教育的一种狭隘和肤浅的理解,也是教育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一、复习引入1.课题引出旧知。由课题图形的面积,引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重点强调求圆的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圆的半径)2.教师画图,学生观察画图的过程。(教师先画了一个半径2分米的大圆,接着以同一个圆心画了一个半径1分米的小圆)学生叙述观察的情况。教师强调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使用。3.引入课题:组合图形的面  相似文献   

4.
做教学设计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课,而做好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读懂文章。教师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这是常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从教多年、又有教参帮助的教师,怎么会读错一篇普通的课文呢?其实,甲教师批评乙教师没读懂某篇课文,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这个教师的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意味着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两人对具体的一篇文章,在侧重点的理解上有偏差。侧重点不同,教学设计的走向自然也不一样。主旨复杂的、隐喻性强的文章容易产生分歧不用说,有时候一些看上去较单纯的课文,比如对《再塑生命》,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人类诸多复杂、重要的事务之一,因为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变量。教学不单是一系列的操作行为,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精神活动。把教学降格为一种技术,是对教育的一种狭隘和肤浅的理解,也是教育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6.
7.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蔡元培先生在美国会见中国留学生时,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到西方学习,不要求带回现成的金子,而是要带回迈达斯的手指头。”这位迈达斯,就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能点石成金的那位国王。请听又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有一次,上帝“微服私访”来到人间并问一个不幸的孤儿:“我能点石成金,送点金子给你,好吗?”孤儿摇摇头:“不,您最好教我点石成金的方法。”上帝大惊:“为什么?”孤儿回答:“这样,我就可以救救那些像我一样走投无路的穷孩子,让所有的穷孩子都有吃有穿。”上帝点点头,深受感动,于是带着孩子上了天堂,使他从…  相似文献   

8.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教什么”指学生学习内容的确定,“怎么教”指用何种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得好.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人类诸多复杂、重要的事务之一,因为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变量。教学不单纯是一系列的操作行为,这背后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精神活动。把教学降格为一种技术,是对教育理解的狭隘和肤浅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教育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对本课例的意见主要是教师不宜太致力于将“正面衬托”这一表达技法端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1期刊载了王兴华老师《别忽视非重点内容中的"秘妙"》一文。王老师提出,"我们在关注重点、难点的同时,还要对非重点内容给予必要的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非重点内容中的‘秘妙’。这样,学生才会炼就一双发现非重点内容中文本秘妙的‘慧眼’,进而成长为善于表达的写作‘妙手’"。细细揣摩,觉得王老师的观点中隐含着不当之处,似乎有"有什么教什么"的嫌疑,这也是目前不少老师存在的问题,他们一味挖掘文本中的知识点、训练点、能力点,"挖"到了就当"宝"一样"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是否"需要",是否  相似文献   

12.
在评审参赛案例的过程中,我头脑里不断有火花涌现,既为某些教师的巧妙设计而浮想联翩,又因为某些教师不当的案例设计而掩卷沉思。回顾所评审的近l00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我不禁想起了上海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所说的一句话:“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虽然王教授的这句话指向语文学科,但同样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3.
有个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课外阅读的读后感,要求大胆抒发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作文异彩纷呈,但也有不少小作者写出了“另类”作文。有位学生对司马光砸缸很不赞同,指责他应负“法律责任”。理由是:缸是私人财产,应受法律保护,救人可以有其他很多方法,如打110、喊人、从缸上面拉人、放救生圈或木板到缸里、几个小朋友一起搬倒水缸……总之,司马光是“法盲”加“笨蛋”。  相似文献   

14.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少不了识字、写字,阅读、诵读,口语交际、习作表达和综合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究竟该如何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落实现好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纵观语文教学课堂,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巧妙的处理教材,科学地选用教法至关重要。现结合名师课堂,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写人记叙文写作教学教什么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作文。笔者觉得作文要考虑“思维”“方法”“能量”这三个要素。技巧要教,但不能太过。单凭技巧,学生是写不出打动人心的佳作的。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同时应注重传递一种正能量,即作者要有思想,有胸怀,有才情。  相似文献   

16.
看一堂阅读课,要看教师想教什么,实际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先来回顾一下三堂课实际上都教了什么:薛老师的课先教几组生字词,很多是下文分析时的关键词汇;然后让学生默读,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每一段所写的内容,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他们的概括,由教师来  相似文献   

17.
<正><正>20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那时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读写听说的训练,语文课堂上凸显的是工具性,但总感觉似乎少了些灵性。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之后,再看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工具性淡了,人文性浓了。可是发展到后来,有些语文课堂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片面追求人文性,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8.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是衡量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重要标志。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既要深入探寻教材内容背后的教育价值,思考"教什么",又要精心选择有利于目标整体实现的教学方式,思考"怎样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教师的热点问题。试以《少年王冕》(苏教版五上24课)为例,诠释基于儿童又适合语文课程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探寻历程。一、基于课文:表面热闹,学习活动华而不实根据"教师用书"提示,初教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解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两件事,认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形象,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分三板块实施:  相似文献   

20.
王伟学 《教师》2012,(23):96-96
“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几乎成了践行课改的标志。没错,课改是要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但绝对不是转变了教学方式就是课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已有很多转变了教学方式的课堂并没有达到课改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