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考察了几组代词在《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和《训世评话》中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元明常用代词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变化:元代常用人称代词"俺""咱""我们""恁"在明代分别被新的常用代词"我""咱们""你"所取代;元代常用指示代词"这""那"在明代完全取代了"阿的""兀的""兀那",继续成为明代常用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2.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史记》成书于西汉时期,书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本文从语法功能、语义特点、称数、谦敬功能四个方面对《史记》中的"吾""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描写和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六甲话是流行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一种方言.六甲话的代词除了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外,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词和用法.人称代词有几个合音词"鹅""挪""拖"①,分别是"我屋""你屋""他屋"的合音,指"我们""你们""他们".处于亲属称谓的领格地位时,这三个可以指单数的"我的""你的""他的".指示代词有一个合音词"娘",是"挪样"的合音,指"这么""那么"的意思.指示代词"筒哩""筒满"作主语比较特殊,如果后面带着的是量词,则将"筒"换成量词,与"哩""满"组成新词作主语.如果后面带着的是名词,则将该名词插入"箇哩""箇满"的中间组成一个词作主语.  相似文献   

4.
一、表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指示概念的代词叫指示代词。this(这个)一般用来指在时间或空间上较近的一个人或物,these(这  相似文献   

5.
主要讨论称谓词前加人称代词这一语言现象,具体以"家""舍"类词语为例。文章认为"家、舍"类称谓词前可加第一人称代词"我",构成语义上的复指关系。"我+称谓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法,与常见用法有别,明清时期常见。  相似文献   

6.
西安、蓝田、临潼、周至等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韵母单数为a,复数为?,关中多数方言点如华阴、商州、铜川、咸阳、宝鸡等处第三人称单数"他"受"我你"两上声字感染读作上声;人称代词复数则是"我你他"读作阴平或常后加"的"字等。关中相对于普通话"咱们"一般作"咱/咱的"等;西安回民把"人家"叫做"嗯纳/安纳/纳";与普通话"我爸""你爸""他爸"相对应的"我你他",关中读作阴平。  相似文献   

7.
西安、蓝田、临潼、周至等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韵母单数为a,复数为?,关中多数方言点如华阴、商州、铜川、咸阳、宝鸡等处第三人称单数"他"受"我你"两上声字感染读作上声;人称代词复数则是"我你他"读作阴平或常后加"的"字等。关中相对于普通话"咱们"一般作"咱/咱的"等;西安回民把"人家"叫做"嗯纳/安纳/纳";与普通话"我爸""你爸""他爸"相对应的"我你他",关中读作阴平。  相似文献   

8.
<正>"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的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耙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  相似文献   

9.
<正>不少教师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这样""不能这样""必须这样",而很少说"可以这样""你能这样""你想怎样",让学生在有方向的自为中自生、自能和自长。虽然,我们积极主张孩子的自主发展,做中发展,但家长和教师却常常"自己出手"。"给我这样""我说这样"已经成为孩子教育管理的常态。"胆小""被动""手拙""懒动""怕苦""乏趣""能弱"等,已经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中的"们"是人称代词表复数的标记,但是在某些具体语境中,由于说话人主观情感、认识上的需要,会出现"复数"表示"单数"的现象。主要是"我们""咱们""你们""他们"来代替"我""你""他(她)"等表示单数意义,这就是人称代词"数"的变异。主要运用主观性的相关理论,从视角、情感、认识三方面及Langacker的编排观察模式来深入分析汉语人称代词"我们""咱们"的复数代单数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习越南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越南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算是一大难点。由于越南语人称代词没有类似汉语中绝对中性的人称代词"你""我""他/她",致使中国学生常常无法恰当地使用越南语人称代词,给日常学习生活、交流交际甚至实际工作带来不少的困扰。结合教学经验,对中国学生学习和使用越南语人称代词常犯的偏误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纠正错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生莲  马国智 《教师》2013,(4):124-124
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因学生犯错误而大声呵斥学生,声音高得吓人,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我是有证据的""在事实面前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就这件事我可以让学校开除你""这回我算逮住你了"……学生耷拉着脑袋,像个罪犯似的,吓得只打哆嗦。学生在  相似文献   

13.
10岁的儿子要求爸爸为他买一个臂力器,爸爸问他:"你是‘想要’,还是‘需要’这个臂力器呢?""我想要。""对不起,你‘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我不能满足你。"听爸爸这样一说,儿子马上改口:"我需要。""你为什么需要呢?""……"儿子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孟子》中"何""谁""孰"这三个疑问代词在使用规律方面进行分析描写,以探讨三者之间用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免"字妹妹:你好,见信如见面!你来信问我最近忙什么,哎,实在是抱歉,我老被粗心的人们强行要求出席你的词语聚会,于是免除、免试、免费、避免就成了"兔除""兔试""兔费""避兔"了,弄出不少笑话。当然,有时候粗心的人也会让你代替我参加我的词语家庭派对,如"免死狐悲"。呵呵,有意思吧?免除  相似文献   

16.
正执教四(7)班三个多月来,我一直努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效果还真不错。我们班的习作形式很自由,也很有趣,这些生动有趣的习作栏目都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撷取的。"生活万花筒""你我悄悄话""童话乐翻天""诗歌发烧友""故事连连看""词语麻辣串"……学生给这种习作形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随手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两个习作栏目:"你我悄悄话"学生特别喜欢讲悄悄话,咬着耳朵,永远讲不完。如果你喜欢讲,那么,就在"你我悄悄话"栏目里尽情地讲吧!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可  相似文献   

17.
"对不起,你走错门了。"歌厅门卫拦住了一位头发有点蓬乱、衣着不够整洁的"犀利哥"。"我是来唱歌的。""那你手里的蛇皮袋……不是来拾荒的吧?""我的袋子不带进去就是了。"在歌厅当老板的爸爸走过来说":这儿有些啤酒瓶你拿走吧。""不要。我是来消费的。""犀利哥"说完,径直往里走。爸爸把他领进包厢,打开了音响设备。"犀利哥"娴熟地操作起来。他的发型、穿着引起了我的好奇。"叔叔,您家在哪里?"我问。  相似文献   

18.
从语法功能的层面,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在上古文献中可以同作主语,且比例较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语义的角度来说是"我"具有对称的语义特点,而"吾"只是单称,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吾"不能作句末宾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焉(安)"做了介绍和分析,提出可以将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焉(安)"进一步分析为"介词+疑问代词"的兼词("从何处""从哪里")。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两个人在医院里闲聊。一人问:"你手怎么受伤的?"另一个说:"别提了,做梦开车的时候撞树上去了。"那人惊讶地问:"不会吧,做梦开车都能受伤?"那哥们无奈地说:"我梦醒了才知道我在开着车……""你怎么看起来那么没精神?""我昨天失眠了,好困啊。""失眠?那你数数啊,数着数着就睡着了。""数了,一共数了10只羊……""才10只?那算什么失眠?""我数的是羊毛!""你们吃我的、穿我的,天天不是玩手机,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