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称谓语的习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亲属称谓语的习得主要受家庭的影响;社会称谓语的习得则主要受媒体、书本、周围环境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称谓语是称谓语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本文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社会称谓语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生社会称谓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当前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会称谓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汉语称谓语的使用及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外国学生不大能得体地使用汉语称谓语。这是因为汉民族的称谓系统之庞杂,文化意蕴之深厚,都超出了外国人的想像;在这偌大的系统之中,他们常常感到不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语来称呼,于是在与中国人进行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称谓语使用失当的情况。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亲属关系,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中形成了自成一系的称谓系统。这在外国留学生看来有些不可思议,认为中国人似乎把它复杂化了,这就使得他们使用称谓语时常有失当以及对汉语称谓产生困惑,而且并非个别现象。长期以来,无论是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还是书面语教学实际上都没有给予称谓语必要和充分的重视。首先,教材上介绍称谓语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式”的,难点、重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即使涉及到具体的称谓语,譬如亲属称谓语,通常的做法也往往只是列出相关的一组或一群,笼统、简单地进行阐释或教化。如把称谓语“伯父”解释成“父亲的兄长(哥哥)”,把“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说成家族中同辈之间按长幼、年龄及性别的差异获得的区别性称谓符号。其实,这样的解释很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亲属称谓语只能“内化”于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群,于是,问题出现了。近几年来,常有...  相似文献   

4.
亲属称谓语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在语言领域中的反映。汉日亲属称谓语在性别区分意识、内外区分意识、上下尊卑意识、长幼序列意识、从儿、从孙意识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这些异同点都是由这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隐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文章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从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三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其折射出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称谓语是交际的先行官。近年来社会称谓语“亲”广泛地被使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可是对它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通过对它的产生、演变历史以及对其流行原因的分析,说明“亲”这一社会称谓语的出现和流行并非偶然,并对其未来的生命力持有相对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语言表达类课程是研究口语运用规律的应用语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称谓语在大学生言语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大学生称谓语使用中存在“凝固化”的现象,认识并解决大学生称谓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间的称谓语是日常交往中沟通的信号和桥梁;它在说话之前使用,起着选定听话人的作用,而且它能明显地反映出参与者的身份、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说话人与所谈及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这些隐含在称谓语之中的含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西方文化下的亲属称呼,有助于对高校的外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潜在的冒犯或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社会语言学知识对调查中出现的问路称谓语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其受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语言现象,对比研究后的结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话称谓语的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现象和语义内涵,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透过汉语词汇层面,可以窥见汉民族的文化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如何称呼他人,体现出家族亲属关系和社会交际关系,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总体上讲,汉语的称谓语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亲属称谓语系统,另一个是社会称谓语系统,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个方面来论述汉语称谓语的民族文化色彩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社会语言学知识对调查中出现的问路称谓语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其受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语言现象,对比研究后的结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话称谓语的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女性社会称谓语始终受到众多语言学研究者、学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从典型作品中的女性社会称谓语与个别常见女性社会称谓语等两个方面,对近十年女性社会称谓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扼要对女性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称谓语能够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跟随时代一起变化发展。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等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使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此类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有助于解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浅谈社会称谓语及其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璐 《现代语文》2008,(6):63-64
称谓语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用语,是交际的先行官。现代汉语称谓语系统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又可分为通称称谓语、职业称谓语和泛称称谓语等。本文将对社会称谓语的发展和所面临的空位困境做一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称谓语则是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语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现代汉语的称谓语也是现代汉民族语言组成的重要部分。称谓语是用来表示人际关系的词语,通过称谓语的使用我们可以判断出交际双方的关系,因而称谓语是言语交际的第一关。如果不知道如何称呼别人或是称呼错误,容易造成双方的尴尬,更有甚者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探究称谓语的缺位现象,找到造成缺位的原因,探求其弥补方式。这不仅能够完善汉语的语言系统,还可以促进人们的交际,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便利。从而推动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英汉称谓语在姓名称谓、亲属称谓、职业称谓和称谓语序中广泛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历史文化、社会地位、社会化偏见和传统观念、社会心理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对英汉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的产生有深刻的影响。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必须的,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小姐”“同志”称谓语指称差异看社会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是人们对个体或某个社会团体的集体定位在语言中的反应,因此,观察称谓语是观察社会的重要方式。对称谓语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也可以成为观察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称谓语“小姐”“同志”的语义演变过程的分析,来研究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并简略探讨相应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书》中的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书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并把亲属称谓按父系、母系、夫系、妻系来分析,发现《宋书》的亲属称谓语含量丰富且多样化。它反映了中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过渡时期单音词复音词并存、主用单音词的特点,同时部分亲属称谓语还保留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小辈不分性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然而,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甚至缺失.因此,高校有必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佟亚辉  刘秋月 《文教资料》2010,(35):217-218
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层次不一,部分表现为责任感缺乏。但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本文着重剖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外在表现与成因,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