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浙江海宁籍著名女作家陈学昭,是20世纪新女性中较早走自立自强之路并最终走向革命的知识分子典范。陈学昭精神与品格的形成,是"五四"时代精神孕育的结果,也与她成长中的精神导师——鲁迅、周建人等新文化知识分子在思想、人格和文学创作上对她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地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一部成功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经过共产党的教育和民族解放,人民革命的实际锻炼,其成长道路就其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三个阶段,从一个小资产阶段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才。青年知识分子能否成为栋梁之才,将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社会十分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青年知识分子要想成为人才,必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一、青年知识分子成才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自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以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自己接班人的规律和经验,其中对青年知识分子成才,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的理论概括就是其中之一,它已成为青年知识分子成才要参加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百花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舞台上只作了短暂的表演,却为我们提供了窥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窗口。从成长叙事的角度解读"百花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可以归纳出"青春的力量"和"成长的烦恼"两大主题,从而能够在文学史有关"百花文学"干预生活和写人情人性的定义之外去探求作家们的创作心理,去追寻那个特殊年代属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记忆。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大体上塑造了四种类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是仅次于农民的形象系列。她通过描写知识分子在构建现代国家中的付出与牺牲,其过程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相比,虽算不上悲壮,却同样惊心动魄,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她让我们看到,单纯拥有现代知识并不能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往往会"知识越多越反动"。而对满怀报国心的知识分子的不公正对待,无异于自毁长城。  相似文献   

6.
韦君宜是一代文学名家和编辑出版名家,是从"一二·九"时代走来的革命知识分子,她在诸多方面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关注社会人生,启发民众觉悟,重造民族品德,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也是韦君宜的自觉追求。作为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韦君宜不仅自觉继承中国现代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爱国爱民,文学启蒙的思想传统,而且以自身抱诚守真刚健不挠的个性修为成为文学启蒙所要立的"人",而她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境界更是她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之路是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青年知识分子要树立劳动观点,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结合起来,树立高尚理想,从基层干起,德才兼备,永不停止学习。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参与新农村建设,是践行这一成长道路的时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是《讲话》贯穿始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50年来,这一思想为广大知识分子所拥护,所接受。事实证明,与工农相结合,是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为什么要与工农相结合、如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对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主张的历史回顾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发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具特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毛泽东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青年知识分子理论的基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继承毛泽东理论的精髓,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及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化要求青年知识分子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并且在改造自我的同时改造社会,完成从"主观自我"到"客观自我"的转化,这是一个能动的实践过程.社会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青年知识分子认知社会的基本路径,又是青年知识分子融入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青年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韦君宜在其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青年形象。其中,以《露沙的路》中的主人公露沙及其丈夫崔次英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最具光彩。只写自己所确实看到的和熟悉的人和事,调动自身的经历与思想进行创作,是韦君宜青年形象特别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刻划成功的重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稼祥青年时期领导学生爱国运动成长为革命家。在中央苏区他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开创青年工作的新局面,长征和延安时期他重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吸收培养,推动全国的青年工作。王稼祥把政治建设作为青年工作的灵魂,在组织建设中根据形势敢于自我革命、人才建设中大胆选拔和信任青年骨干、思想建设中理想信念为旗帜,文化学习和实践检验并重。  相似文献   

13.
陆娟 《文教资料》2011,(29):115-117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篇章.自此以后,青年和知识分子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随着外部和内部政治环境的变化历经曲折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作为助手和后备军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发展。革命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离不开青年力量的加入,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始终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出了知识先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沙飞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开拓者.其人生历程可总结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爱国进步青年-革命战士三个阶段.沙飞的成长历程对其摄影创作影响深远,其作品的审美风格亦相应呈现出小资唯美-悲剧性审美-革命崇高美的演变历程.探讨沙飞摄影美学的演变历程,可以丰富和深化对沙飞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周素园是贵州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巨擘,其成长道路与青年时期的启蒙老师葛明远(子惠)及其家族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周素园的散文客观记录了当时黔西北、贵州乃至全国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地地反映了一个出生于封建末世、成长于现代贵州的进步知识分子高扬人生理想、接受新思潮洗礼、目睹旧中国的积贫积弱、苦闷彷徨的人生探索,直至坚定不移地投身人民革命的奋斗历程。周素园散文喜用"实录"笔法,时代烙印鲜明;议论精警,情感充沛,叙述生动;风格多样,文采卓然。  相似文献   

16.
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青年知识分子成才的必由之路,伟大的“五四”运动开辟了这条道路,为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证明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作为中国当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要想承担、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使自己成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四有人才,就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早在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就向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提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50年来大批知识分子遵循这一教导,自觉投入工农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发挥才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与工农、实践相结合已成为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段时期以来,在高校内部以及社会上,一些同志对组织教师、干部下基层参加社会实践认为不是很有必要了,思想认识模糊,  相似文献   

18.
胡也频的小说《到莫斯科去》与《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塑造了两位鲜活的革命女性:素裳与白华。通过描写两位女性如何选择革命的道路,如何在革命道路中成长,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展示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紧密结合。当然,在素裳和白华的塑造中,作者也贯穿了“革命”与“恋爱”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在“五四运动”一文里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里,毛主席解释上面一句话时,又着重指出:“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是知识分子改造思想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20.
林道静形象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青春之歌》,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群像,但最为成功、最有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是主人公林道静这一形象。 林道静是三十年代在党的培育和革命斗争的锻炼中不断成长的知识分子典型。作品着重描绘了她由个人反抗到集体斗争,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成长过程。她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勇敢地冲出家庭的樊笼,是林道静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