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而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  相似文献   

2.
1.“南风效应”——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脱下大衣。教师教育学生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的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教育情报参考》2010,(4):41-41
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相似文献   

4.
<正>"南风效应"(Warm Wind Effect)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胜利。"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春风化雨"胜于"横眉冷对"。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猎猎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两风比拼中,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我们不禁要为“南风”喝彩!“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同样,我们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看过一个“南风”式教育的经典故…  相似文献   

6.
近读章立早先生的《身边的心理效应》一文(载《青春岁月》2002.3),觉得“此中有真意”,下面依序敷衍出来,作为一个教育中人的感知和解读。南风效应心理学中的“南风效应”源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说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刮起猛烈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纷纷裹紧大衣,抵御严寒的侵袭。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则因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南风取胜。“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讲究方法。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学生要因势利导。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朔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8.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猎猎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两风比拼中,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同样,我们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看过一个“…  相似文献   

9.
教育法则     
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准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相似文献   

10.
南风和北风为了比出高低,决定进行一场威力赛。双方约定: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下来,谁就算胜利。北风首先登场。一上阵,北风就威势大发,一阵阵狂风呼啸,带着刺骨的寒意打得行人睁不开眼。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袭击,只得把大衣紧紧地裹在身上。北风恼羞成怒,使出浑身解数对着行人越吹越猛,而行人则把大衣越裹越紧,北风只能大败而归。待到南风上场,顿时风和日丽,微微吹拂的南风给行人带来了无比的温暖和舒适,让行人情不自禁地解衣开怀,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厚重的大衣脱了下来,不经意之间,南风已经把胜利牢牢地抓在手中。这是法国作家拉·封丹写…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受到不同的”心理效应”影响。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这对地理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 ,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用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了一阵冷风 ,凛凛刺骨。这样 ,行人为了抵御北风 ,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 ,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 ,它徐徐吹动 ,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钮扣 ,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  相似文献   

12.
一次,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发威,一开始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冽刺骨,然而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却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如沐春风,于是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  相似文献   

13.
一、南风效应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有所系,心就有所动。爱动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控制不了自己。在教授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学而不用,那是搞不好音乐教学工作的。本文拟借“南风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等心理效应的论述,来谈一下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以期提高其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一、“南风效应”———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是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而动,…  相似文献   

15.
在我童年时听过这样的一则寓言:有一天,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让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想这次我一定能赢。于是北风先施展威风,只见北风怒号,气温骤然下降,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以抵御北风的侵袭,任凭北风怎么吹,行人只把大衣越裹越紧。  相似文献   

16.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其威力:它挺起胸,运足气,朝着行人劈头盖脸地吹起来,且用冰块一般的手去拂撩行人的衣襟.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严严的.北风越吹越猛,使出全身解数,累得声嘶力竭,最后终于失望.南风则不然,它不急不躁,熏风暖气,向行人徐徐拂面吹来,顿时风和日暖,行人只觉春温身上,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  相似文献   

18.
“南风效应”源于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打赌比谁的威力大,看谁能脱掉行人身上的衣服。北风凛冽刺骨,呼啸而来,对行人一番狂吹,结果行人为了御寒,反而将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送来阵阵温馨。使人顿感阵阵暖意,不觉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比赛的结果:南风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脱下大衣。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想想上面所述寓言的寓意,你不难醒悟: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风,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暖,行人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这就是著名的“南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