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湾与大陆存在密切的文缘、神缘、地缘关系,这使得文昌信仰在台湾一直较为盛行。本文通过多视角的探讨,认为台湾的文昌信仰与儒学传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山地区清代儒学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府学、书院、义学的创设,并形成了一个涵盖初级教育和中级教育的教育体系;通过政府经办和个人的捐助,解决了办学经费,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培养了一批本地士人群体,以此为载体,传播了内地较为先进的文化。促使文山清代儒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大致有:一是清政府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大环境;二是地方官员的重视和积极举办。他们一方面从观念上大力宣传和倡导,同时积极解决办学的经费来源;三是移民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儒学对蒙古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清代蒙古族文人接触儒学典籍的三个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科举和社会交往。清代蒙译儒学典籍分为官刻本、民间抄本。诸多蒙译儒学典籍流传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蒙古儒学的发展及其影响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4.
清代丽江地方政府竭力发展儒学,创办学宫,创建书院,广设义学,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丽江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丽江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丽江风俗变迁。移民、官员提倡、乡绅支持等是清代丽江儒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代是云南边疆地区市镇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也是云南边疆地区城市化的发端时期.原因主要是清政权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然而,由于很多市镇正处于草创阶段,所以总体上城市化水平不高.很多市镇由于先天不足,很长时间里都受到发展瓶颈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对当时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士人群体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对社会上层的官僚士大夫而言,培养了他们的书院讲学情结、儒学信仰、道德情操和行为模式;对社会中层的知名学者、普通官吏而言,影响到他们的治学风气、教育方法和理念乃至施政方略;对社会底层的民间士人而言,有利于他们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民间儒学风气的普及和形成.而这些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院儒学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代儒学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对云南乃至整个明朝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地方人才的培养,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及风俗习惯的变迁,民族融合进程的加快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士绅作为地方精英是拥有领导地位及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在国家政治事务和地方事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是清代云南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也是很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清代云南士绅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共活动,对云南的地方认同和地方利益的维护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和国家认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清代云南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清代丽江儒学教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地方官员致力于教、地方士人崛起及对本土士人的培养.丽土士人群体的崛起成为清朝丽江统治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地方文化、风俗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0.
清代云南的教育中,义学占了很大比重。特别在康熙、雍正年间,义学发展迅速,对云南的教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义学制度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有许多消极的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宣传了封建礼教,天命论等等。清末,新学兴起,新的教育制度逐渐代替了旧的义学。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云南边地佛教兴盛,大理白族地区的汉地佛教寺院经济、中甸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西双版纳地区的南传佛教寺院经济均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派的情况下,形成了不同类型、具有显著民族宗派特色的佛教寺院经济。直到今天,它还广泛、深刻地影响到云南少数民族佛教信徒的经济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竹枝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诗歌形式,它有着记录风土的重要功能。清代云南竹枝词是记录和反映清代云南社会的重要资料。在清代云南竹枝词中,大量记载了清代云南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风俗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清代云南竹枝词在一定程度上有补充地方志的重要功能。清代云南竹枝词有着重要的民族学价值、民俗学价值以及方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国翰(1787-1832年),云南云州(今云南云县)人。他是嘉庆、道光年间云南文坛上著名的“五华五子”之一。其诗文内容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诗风平实之中有峻峭,情景合一,文笔清新、自然,在云南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4.
晚清白云观在宗教、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宗教史的角度而言,晚清白云观在拓展、高涨全真龙门声势方面颇有功绩,白云观的历史与认同得到了强化,白云观的传戒步入正规与常态。从政治史的角度而言,白云观尤其是高仁峒发挥了超越道教的作用,不折不扣是一个政治中的神仙。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而言,方丈高仁峒既是雅士,又是俗人,而白云观则是京城大众重要的宗教生活以及游乐场所。  相似文献   

15.
儒学真正的衰落是在晚清 ,其原因主要是它脱离现实、划地为牢 ,以及西潮的冲击。但从根本上说 ,儒学的衰落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汀州地区的儒学教育屡遭兵焚而受到严重破坏,以清初王廷抡为代表的地方官员采取各种举措振兴儒学,使汀州落后的文化面貌得到改变,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这个事例说明,教育发展与儒家思想传播和社会文化变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程中,清政府通过大力优崇喇嘛教,与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保持了极密切的关系,实际上是因势利导,分而治之,借助宗教力量来有效实施民族政策。融会了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承德外八庙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见证了康乾盛世民族大团结的一次又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