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座,他们彻底抛弃了齐梁诗风,建立了“雄奇飘逸”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完成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伟业,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他们的个性、气质和所处时代有所不同,构成了李杜在文学史上作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风格上的典型代表。李白生活在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的时代,他的诗是盛唐之音的风范,诗风是浑然天成的,是后人无法模仿的。在语言上,他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他的诗奏出了乱世悲歌。杜诗善于将个人感受与老百姓的痛苦融为一体。他主张“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是后天的,是可以模仿的。  相似文献   

2.
李白与杜甫     
苏打 《初中生》2008,(3):24-26
李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他们的名字就像两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波澜壮阔的盛唐历史上,给大唐盛世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两位伟大诗人。在诗歌创作方法、审美意象、诗歌语言、创作体裁等诸多方面各显异彩,风格迥异,各有特长。李白长于七绝,夸张大胆、想象奇特、清新自然、天然浑成,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尤善七律,取典型的人和事,呈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寓主观于客观,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浸透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精练、准确,体现着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两人均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及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极大的诗人,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使诗歌创作面向社会、面向人民,从而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诗歌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变化,批判了旧时社会统治阶级,同时继承汉乐府的优良传统,抒发诗人关心世事的情怀,具有“诗史”的价值,后人尊之为诗圣。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研究者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他特殊的气质表现在诗歌里是天才、天然率真.本文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方面来分析李白独特的气质和他的诗歌.  相似文献   

6.
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语言 ,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天宝三载 (公元 774年 )杜甫在洛阳。那年三月李白从朝廷放归 ,四月途径洛阳 ,两位诗人相见。然后同赴开封商丘游历 ,次年又同游山东 ,他们俩赋诗作歌情同手足。李白 ,杜甫互写寄赠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十隐后》中说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醉眠夜共被 ,携手日同行。”他还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未怀李白》《梦李白》等诗 ,…  相似文献   

7.
李白遇杜甫     
<正>李白与杜甫相遇,是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李白当时已名满天下,而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因此杜甫全然着迷,被李白的诗化人格所裹卷。  相似文献   

8.
9.
张晓清 《考试周刊》2011,(36):39-39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凡一代文学自有其一代之作家”。在唐朝这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真是名家荟萃,菁华宏富。在其众多的优秀作家中,尤为卓越伟大者,当推李白和杜甫,他们为后世诗歌创作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其鲜明的诗歌创作特色并峙于盛唐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传奇。李诗的豪放飘逸,杜诗的沉郁顿挫,他们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风,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把诗歌推向了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论李白与杜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评价和态度,不少人认为是扬李抑杜.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从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一贯态度和总体评价看,可以说,他一生对李白始终是偏爱和崇拜的;虽然不甚喜欢杜甫,但对杜甫也是尊敬、肯定的.在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作<李白与杜甫>,强烈地表现出扬李抑杜的倾向,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思想逆转,有其复杂的原因,并不能代表他对杜甫的总体评价."文革"结束以后,他又回到了肯定杜甫及其诗歌的正确立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瀚海中,并立着两座光焰万丈的高峰——李白与杜甫。这两位天才,不仅代表着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的高度艺术成就,也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风格上,二人各有其鲜明的特色,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沉郁悲  相似文献   

12.
李白的诗歌,是中国历史上弥足珍贵的特异存在,他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和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他的诗,抒发了满怀的政治理想,暴露盛唐的政治危机;倾吐了心中的痛苦和愤懑,揭露了黑暗的现实;歌颂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表达了对权责的反抗;歌颂了边疆战士,充满爱国激情;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关心。他对祖国和人民热爱,对权贵势力,对封建社会一切压迫和羁束毫不调和、叛逆,这些思想内容错综交织地贯穿着他的优秀作品,表现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精神面貌,使得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杜诗“以丑为美”的创作手法,独树一帜,开后世之先路。杜甫用敏锐深刻的诗性直觉将丑景、丑物、怪异的“鬼神”入诗,形成独特的悲怆美、情感美、奇谲美,使杜诗更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杜甫与李白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他们交相辉映,光照千秋。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他们作为一对友人,自从当年一相逢,便如电光火石,进射出伟大的友谊火花,留下了千古佳话。在几十年间,杜甫写下了几十首诗赞美李白,怀念李白,让后人看到了杜甫眼中、心里李白的形象。本文拟就几首诗的分析来谈谈杜甫眼中的李白形象。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歌风格或雄奇奔放,或清新飘逸,是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代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培育学生素养,提高鉴赏能力,弘扬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本论文立足于现代语文教学,探索李白诗歌风格特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以期对古典诗词的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写月的圣手,其诗作中有月亮意象的作品达336例,涉月诗更是高达400首之多,对后来的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与酒有关的诗在其诗歌总量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历代以来褒亦有,贬亦有。但我们若仔细地分析其诗内涵,挖掘其意境,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无酒就无李白,无酒就无李白诗歌。  相似文献   

18.
郝良善 《快乐阅读》2011,(24):122-123
比李白小十一岁的杜甫在公元744年初夏与李白在洛阳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后,李白、杜甫结伴而行,渡过黄河,赴王屋山拜访道士华盖君。可惜的是华盖君已死,二人未能如愿,折回梁园(今开封市城区东南一带),与流寓到梁园的大诗人高适一起,在梁园豪饮高歌,畋猎作诗,怀古论今,继师旷之后在古吹台又一次续写了一段佳话。至今开封市禹王台公园还记录着他们的事迹。这一年秋后,三人同游宋中(今河南商丘),李白、杜甫北上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诗歌中的“玉”物象多达三百多处,究其原因,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诗歌深深地烙上了玉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与《唐代文学史》等都认为李杜并称是在唐元和年间。依据李、杜诗集和《全唐诗》等可见 ,杜甫生前已为时所重 ,李杜时代已称李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