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朱波  吴红丽 《科技通报》1995,11(3):139-141
考察了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甲苯和丙酮深度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对丙酮深度氧化的活性明显高于甲苯。  相似文献   

2.
负载Cu,Ag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究了Al2O3,CeO2,TiO2负载Cu,Ag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及CuO/CeO2,CuO/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载体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对于CO氧化,Cu系催化剂中CuO/CeO2活性最高,Ag系催化剂中,Ag2O/Al2O3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γ—Al2O3为基体的Pt,Pd双金属催化剂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仁贤  郑小明 《科技通报》1995,11(4):193-197
研制并考察了Pt,Pd及其双组份蜂窝燃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运用XRD和TPD-MS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耐热性和催化氧化性能与其物相结构和表面氧性能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t,Pd的共助作用,有利于催化剂上活性氧的脱出和恢复,致使Pt,Pd双组份催化剂对CO和有机物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反应温度在110-300℃下,转化率可达98%以上。此外,该催化剂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耐受1000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苯乙烯催化荆的发展概况,对有工业化前景的新工艺进行了探讨.发现开发低温节能型催化剂是催化脱氢法未来的发展方向,Smart工艺和乙苯氧化脱氢工艺是值得推荐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苯乙烯制造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氧化物催化剂表面过剩氧与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朱波 《科技通报》1995,11(5):272-275
本文采用肼法测定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过剩氧的浓度,并考察了吡啶的氧化活性。催化剂的氧化活性与表面氧浓度成正比。氧化活性和表面氧浓度的顺序为:Cu-O/Al_2O_3>Mn-O/Al_2O_3>Cr-O/Al_2O_3>Fe-O/Al_2O_3≥Co-O/Al_2O_3>Ni-O/Al_2O_3>Ce-O/Al_2O_3.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和氧化活性均下降。Cu-O/SiO_2催化剂中添加CeO_2后,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和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近十年来加氢脱硫催化剂的一些进展,其中包括催化剂主要成分活性组分、载体的一些变化,并阐述了改进后的催化剂产生的新性能。其中,对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为Co-Mo>Ni-Mo>Ni-W,对不同的工业过程可采用不同的催化剂组合,载体除了传统的γ-Al2O3外,近年来还研究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介孔分子筛或沸石等载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制备方式上,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主要采用浸渍法,将金属组分直接浸渍于γ-Al2O3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焙烧即得氧化态的催化剂。近年来,也出现了采用免焙烧式的加工工艺,以FCC汽油重馏分为原料,实验得免焙烧式的催化剂有很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制并考察了Pt、Pd及其双组份蜂窝燃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运用XRD和TPD-MS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耐热性和催化氧化性能与其物相结构和表面氧性能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t、Pd的共助作用,有利于催化剂上活性氧的脱出和恢复,致使Pt、Pd双组份催化剂对CO和有机物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反应温度在110~300℃下,转化率可达98%以上。此外,该催化剂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耐受1000℃以下的高温冲击。高温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载体γ-Al_2O_3完全转变成α-Al_2O_3的结果。初步考察了该催化剂在烘漆废气治理方面的应用,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恒温密闭分光光度法,试验研究了硫酸锌、硫酸镍等过渡金属盐类及其相互组合对有机物氧化的催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Ag2SO4和CuSO4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催化剂测定废水中的COD效果较好.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5%,相对误差平均为4.5%,回收率平均为95.6%,可作为常规催化剂的替代品使用.  相似文献   

9.
吴红丽  朱波 《科技通报》1997,13(2):103-10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γ-Al2O3负载的Cr-Ag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对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由Cr(NO3)3、CrO3、Cr2(C2O4)3作为Cr源制备的单组分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基本相同,且均较差;但添加少量Ag(<2wt%)却能明显提高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且分步浸渍法制备的Cr-Ag/γ-Al2O3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用其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恒温密闭分光光度法,试验研究了硫酸锌、硫酸镍等过渡金属盐类及其相互组合对有机物氧化的催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Ag2SO4和CuSO4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催化剂测定废水中的COD效果较好。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5%,相对误差平均为4.5%,回收率平均为95.6%,可作为常规催化剂的替代品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声辅助还原法制备了高分散的纳米Au/Al2O3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温度,Au含量等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对Au/AlO3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削处于较高分散状态且Au微粒平均尺寸在10nm以下。  相似文献   

12.
工艺简单、环保的苯甲醛生产技术是我们寻求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几种常见的甲苯氧化制苯甲醛的方法,并且介绍了甲苯气相氧化和液相氧化中常见的催化剂,为科学的制取苯甲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边平凤 《科技通报》1998,14(2):94-97
用TRP技术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及不同焙烧温度的Co3O4/Ce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还原催化剂的再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o3O4/CeO2催化剂有4个还原峰(α1、α2、γ1、γ2),α1、α2还原峰归属为分散在CeO2表面与CeO2发生相互作用的氧化钴的还原,γ1、γ2归属为晶相氧化钴的还原,随着焙烧温度升高,α1、α2峰消失.Co3O4/CeO2催化剂经还原后,α2物种最易氧化,其次是γ1物种,γ2物种最难被氧化.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聚体结构的Keggin型杂多酸盐[CTA]10[(PW11FeO39)20],用侃、UV—vis及XRD表征了其结构,并以H2O2为氧化剂,叔丁醇为溶剂,考察该杂多酸盐对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H20。用量等因素对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下,催化剂用量为0.1mmol,n(H2O2)/n(环己醇)=2.5时,环己醇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92%。此外,又考察了该杂多酸盐对不同类型的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对于环状的脂肪仲醇和芳香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催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9)
丙烷直接氨氧化法制取丙烯腈是一条潜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丙烯腈生产路线。本文概述了丙烷在钼酸盐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丙烯氨氧化反应的过程,对原料及产物进行归纳,介绍了三种催化剂以及催化剂之间的差别,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并选择一种催化剂进行催化。  相似文献   

16.
宋胜豪 《内江科技》2009,30(1):84-84
在己二腈加氢反应中,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催化剂的单耗也明显增加,本文对降低催化剂单耗而进行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和技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运用所学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催化剂,采用催化氧化法对2-氯吡啶-N-氧化物进行了制备研究。通过将实践 与理论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又活学活用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还得到一条可行的工业化路线,一举三得,实为化学教学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先氧化,再粉碎重新成型,后还原的步骤,使失活了的用作甲醇催化裂解的TN-418型催化剂得到活化再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马杰  姜恒  宫红  王锐 《科技通报》2005,21(2):123-127,141
合成了对甲苯磺酸铜,用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表征。以对甲苯磺酸铜作为氯乙酸和异丙醇反应的催化剂,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的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氯乙酸0.167mol,醇酸摩尔比1.1:1,催化剂用量1.0摩尔百分数,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5~90℃,环己烷(带水剂)的用量2.5mL,酯化率可达97.0%。与SnCl4等Lewis酸催化剂比较,对甲苯磺酸铜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反应后易与产物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酯化率仍达到94.6%。对甲苯磺酸铜在催化氯乙酸和其它醇的酯化反应中亦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相应的酯化率大都高于9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钯杂多酸催化剂的锚定与催化性能。在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中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是关键,关系到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效果,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保证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传统的活化方法主要采用的催化剂是金属杂多酸盐,但是催化性能较弱,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率只有20%以下,同时反应所需温度较高,需要在500℃以上,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提出采用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作为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催化剂将钯杂多酸锚定在4-氨丙基-五乙基硅酸的孔道内,得到了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使得采用空气为氧化剂的芳烃类化合物得到高效的氧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在200℃的反应温度下达到了58%的总转化率,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