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薄弱问题,引入课程地图的理念框架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深入结合,尝试搭建起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立体架构,以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2021,(8):12-13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阶段,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阳光儿童"心理微课从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常见或易发生的问题出发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活动方式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模式,是在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通过组建跨学科教科研团队、构建跨时空教学模式、确立适合“智造”的学习项目、探寻适合项目的“智造”技术、提供展评大舞台等,能使学生不断地制作、完善自己的项目产品,从而实现校内外跨时空的学习,提升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程地图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台湾地区高校的课程地图主要是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的,因此,许多大学的课程地图带有很多的共性,其表现形式往往给人以某种带有工具色彩的课程"路径"图或者课程逻辑关系图,而这只是课程地图功能的一部分。通过对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发展的过程讨论,以及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大陆高校即将到来的课程地图开发及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内容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科学探索能力、提高审美素质为主;主题设计方式可围绕教师为主、学生为主、师生共议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能主动进行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分析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最喜欢也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形成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地理教学中,在完成了地图三要素(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的教学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在生活中仍然不会通过看地图找方向,未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必须建立易于学生操作的地图实习课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地图实习课校本课程,教师要遵循有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充满美和激情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科知识较多,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较少,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弱。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因此,语文的主题性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以教师为开发主体,体现学校的特色,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课程.我所在的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生涯规划理论、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学生课程中心论为基础,以完善学生积极人格、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提升学生内在积极动机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社会适应性和领袖素质.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心理成长也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通过四时田园劳动课程、志愿服务、家校合作、学科融合等方面,多途径、多角度优化劳动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完善评价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有效遏制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时代新人培育要求的实践逻辑。在系统阐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及育人旨归的基础上,基于教学过程三要素,就落实课程思政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提出具体建议: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推进思政铸魂掷地有声,解决课程思政“教什么”的问题;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思政塑心润物无声,解决课程思政“怎么教”的问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思政育人众口同声,解决课程思政“教得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2015,(5):85-90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2012年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在线课程模式,采用线性知识呈现方式的MOOC具有课程知识结构清晰和学习方向感明确等优势,交互性发散式、非线性的课程组织形式更加接近自然,接近学习者实际的思维和学习方式。课程知识地图具有分布性、联系性、导航性和认识性的特点,可以使MOOC的学习目标、学科体系、层次关系和关联关系更明确。笔者从课程知识地图的制图、索引、重构和审计四个方面详细阐述MOOC开发模型的整体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2.
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实验稿 )》规定的必修课程 ,自小学 3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 6年级 )(征求意见稿 )》的精神 ,其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为此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郫县试验区的学校来说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验。一、自主收集整理课程资源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笔者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开发心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分阶段进行心理渗透教育,细化校本课程内容,灵活选择实施方式,活化校本课程内容,创新家庭作业形式,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建设班级精神风貌,优化校本课程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细化、优化、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心理校本课程建设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探析,从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评价原则与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构建等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建立有效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基于ADDIE模型,借助场馆“实场”“人场”和“物场”的优势,建构5EX主题探究课程,让学生能面对真实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融合多种学科内容的学习,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行动力,培育学生的探究创造力,从而达成实践创新这一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实践"理念建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群,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特别是在教师教育中,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即教育教学技能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实践课程群应同时具有全程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此,我们对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设计理念、内容构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课在小学中是一门新兴课程,它的开设致力于引导孩子们心灵的开放和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我校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学期的心理课程教育,旨在通过上好一节心理课,真正让孩子在课堂上有心灵情感上的感触。笔者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心理课的三点课程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