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佳利 《文教资料》2012,(24):23-25
本文通过若干例子的分析,归纳古代字书释义流变的情况,总结出因为字书更换文辞、简省文辞、增加文辞、文辞讹误、保存古训等原因导致《汉语大字典》义项重复设置的五种情况,并指出其对《汉语大字典》义项设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韦江 《中学教学参考》2012,(27):103-104
在字典编纂史上,《大字典》反映了我国大型字书编纂的最新成果,达到了目前的最高水平。然而,任何工具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由于诸多原因,《大字典》存在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本文从义项商补和提前书证两方面对《大字典》进行一些拾遗补缺,希望对《大字典》将来的修订略有补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四至七卷中存在的书证疏误进行讨论,内容涉及书证与释文词性不合、书证与释文义不相谐、书证引文字有疏误、同一书证分置不同义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基的诗以《二鬼》艺术成就最大,词汇学成就也最高。考释《二鬼》诗复音词,可以管见《汉语大词典》失收词目、漏收义项、误释词义、误引书证等缺失。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汉语典故词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汉语大词典》在《论语》典故词语的立目、释义和书证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标举语源时将本来与《论语》没有关系的词语错误地溯源到《论语》;二是在分列义项时将本来与《论语》关系密切的用法错误地别立义项;三是在确立词目时存在曲解文义立误目、漫无标准立疑目以及失于稽考未立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可靠的义项是编写辞书的基本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古今汉语辞书中存在相当数量错误设立的虚假义项.以<汉语大字典>及相关辞书建立义项的客观材料为对象,在具体考证的基础上,归纳出因校勘不审而误立义项;误解训释方法而误设义项;据讹形臆推字义而误立义项;误解古训而误立义项等几种误立义项的类型,初步总结字典误设义项的主要原因,为消除虚假义项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字典无论收字的规模,还是义项的完备,以往字书无有及之者,堪称我国字书史上之最。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汉语大型工具书。就其所收录的文字数量和对汉字的解形、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来说,目前没有任何一部字书与之相媲美。然而,其中仍有一些误失。文章就其提出质疑,以就教于通人。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字书》在《隋书·经籍志》等书目中都有记载,且在《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中郝被大量引用,但其作者、成书年代都不详,且多被误认为即吕忱《字林》。文章通过《一切经音义》引用《字书》的内容与任大椿所辑《字林》的比对,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推断这两种字书间没有彼此相关性,即《字书》非《字林》,并对其成书年代、内容及湮灭的原因作一考探。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是当今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但是仍然存在个别词目失收、词语义项脱漏、例证滞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字书》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实际词汇面貌的辞书,今已失传。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音义书,成书后流传过程复杂,版本众多,大致上分为丽藏本和碛砂藏本两个系统。清代学者龙璋从《玄应音义》中辑出《字书》佚文182条。经过对丽藏本和碛砂藏本所引《字书》情况的考察,我们认为龙璋辑佚《字书》时所据《玄应音义》的本子当属于碛砂藏本系统。  相似文献   

13.
《篆隶万象名义》是在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字书,其收字、释义基本保留了野王《玉篇》原貌。周祖谟先生曾以《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比勘《说文》,发现了《说文》中的不少问题;还有学者征引《名义》以校诂先秦曲籍,足证《名义》之弥足珍贵。然而今本《名义》俗字、讹字较多,音义讹舛亦时有发生,给《名义》的使用带来很大障碍。本文是在对《名义》的全面整理的基础上,分字头、注音、释义三个方面,以字讹、衍文、脱文、误拆、误合、误指、颠倒错乱等例别统摄《名义》中之讹舛近百条,以期对《名义》的开发利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汉语典故词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汉语大词典》在《论语》典故词语的立目、释义和书证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标举语源时将本来与《论语》没有关系的词语错误地溯源到《论语》;二是在分列叉项时将本来与《论语》关系密切的用法错误地别立义项;三是在确立词目时存在曲解文义立误目、漫无标准立疑目以及失于稽考未立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原本玉篇残卷》和宋本《玉篇》均收字对应义项,考察了《玉篇》于唐宋两代释义修订情况及其字书功能的演变,认为较之原本,宋本有反映当时语言面貌、注意词义概括性、删除文化说解等优点,但其释义粗疏、书证不全的弊病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玉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21,(3):40-44
新见北朝墓志为文字学、词汇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新资料。《新见北朝墓志集释》一书出现了一些传世用例较少或缺载的词语,征诸传世典籍或字书,并运用词典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加以阐释,或可对《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汇或义项漏收进行补充,亦可对书证稍晚或孤证的词汇进行新补,可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完善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然而仍然存在书证滞后现象。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唐语林》,发掘其一些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方面的补订意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补订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总体上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但在“折桂”典故同源词语的立目和释义方面,其缺陷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释义不当,结构误断,漏释义项,遗漏词目。  相似文献   

19.
金代的大型字书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作用,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新修玉篇》的发现和影印发行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新修玉篇》收字来源广泛,除照收《类玉篇海》所收之字外,又增收了《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等韵书所收之字,其广泛搜集诸家篇韵,增加了大量的又音和训释。从收字、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对其编纂体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为研究金代大型字书的编纂情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竺法护译经词汇丰富,其中的一些词语词义,对大型语文类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词目、义项、释义、书证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重要的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