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雪桐 《视听》2021,(1):55-56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网剧逐渐成为除上星剧外的又一大剧集来源.近年来,相较于上星剧,网剧在播出制作上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越来越多高质量网剧的出现,也让网剧名声在外,其中悬疑类网络剧因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吸引了一定的话题度和讨论度.本文基于新媒体视角,以2020上半年"最火家庭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为例,探究网络悬...  相似文献   

2.
刘舒婷 《传媒》2021,(13):73-75
回顾网剧近年来的发展,悬疑剧在网剧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多部优质的国产悬疑网剧不断掀起热潮.质感的画面、紧凑的剧情以及高超的演技,使网络悬疑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商业价值不断拓展.同时,网络悬疑剧呈现出"电影代餐"式的类型特点,其精品化的制作、与观众现实社会心理的共情探索,以及短剧化、垂直化制播方向的探索,不断推动着网络悬疑剧的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向影视作品层出不穷,B站网剧《双镜》的热播让双女主影视再受关注,接受美学重视受众对作品的参与建构作用,对于双女主影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B站网剧《双镜》不但在剧情设置、结构安排、人物塑造上观照受众对于双女主类型叙事的期待视野,而且凭借颠覆主要人物形象、融合悬疑题材、采用短剧节奏等方式来突破受众期待视野。此外,还利用悬念、反转等叙事技巧,设计文本召唤结构,激发受众兴趣,促使受众参与故事,并对其进行联想、想象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伍思斯  岳璐 《青年记者》2017,(15):46-47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网剧,网络段子剧因其叙事的碎片化、题材的多样化、风格的草根化颇受关注.本文从“网络段子剧”的概念界定出发,以《陈翔六点半》这一草根网剧为例,对网络段子剧中的草根文化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思考. 网络段子剧的兴起与特征 网络段子剧是以段子为基础拍摄的小情节短剧,一般没有固定的角色和固定的演员,每集至少有一个笑点,形式迷你,每集时长不超过20分钟,以碎片化的方式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来满足受众即时简单的娱乐需求.  相似文献   

5.
游程 《声屏世界》2011,(6):85-88
5月13日,搜狐视频出品的首部门户剧《钱多多嫁人记》获得中国首个官方网剧大奖——金鹏奖最佳网剧奖。自去年举办首届起,金鹏奖就被多方盛赞为短片"奥斯卡",中宣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其为中国唯一国家级、国际性新媒体短片奖,本届金鹏奖为第二届,首设最佳网剧大奖,显示出近年来以网剧为代表的新媒体短片的蓬勃势头。目前《,钱多多嫁人记》累计播放已超过6000多万次。  相似文献   

6.
战迪  邓慧敏 《编辑之友》2021,(10):74-79
"后电视网时代",中国网剧的发展在经历了"台网互动"的聚散离合后,逐渐树立起自身独立的文化样貌和传播特征,其互动多样性和操控友好性的非线性传播体验,更催生了崭新的"网感"文化.研究认为,对现象级网剧的追寻作为强劲的产业驱动力,有助于该行业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但创新无技巧,扩散有原则,欲寻求网剧产业的良性发展,制片主体有必要进行从消费侧到供给侧的理念与实践的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梁福春  覃思源 《传媒》2021,(11):47-49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网剧产业进入行业反思与重塑阶段.本文通过回顾和整理近年网剧平台发展业态和平台数据,认为应当建立一套大数据+大IP的差异化网剧平台创新体系,融合多渠道的网剧发行模式,以促进后疫情时代网剧产业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元素开始渗透到影视行业,其中为代表的网剧作为电视剧发展的分支,已经成为了影视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类影视公司都在争相制作各类网剧,到2016年,已经走过了黄金三年,而网剧也开始从最初的恶搞、混沌开始逐渐走向制作精品化,2016年下半年在腾讯视频上线的《如果蜗牛有爱情》则是网剧精品化发展的代表作品之一.网剧已经开始了多元化题材的发掘、专业精良的拍摄手法、创意大胆广告手法等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场景建构视角分析了网络仙侠剧通过空间与情节对内部场景进行塑造,与受众建立起紧密的情感链接;受众参与弹幕互动、社交媒体话题讨论,链接出多元的延伸场景。在传播过程中,辩证看待“爽感”机制的设置与受众的个体表达基因,才能引导网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庆涛 《传媒》2016,(18):67-69
在网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告植入开拓了品牌推广新的模式和领域.网剧有着众多的广告吸引点,其中广告植入具备"隐匿性"强、价格低廉、网友容易接受等优势,受到很多广告主的青睐.本文通过《屌丝男士3》和《报告老板》的案例分析,阐述广告植入所带来的宣传效果,并剖析了网剧广告植入的价值走向,即主要通过网剧想象力开发、植入模式创新、整合营销等手段,使网剧广告植入价值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伊始,《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与《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这两部国产网络互动剧相继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从竞争激烈的网剧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互动剧以数字游戏的奇观重新定义人们"观看"的姿态,而这一现象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康斯坦茨学派所高举的"接受美学"旗帜遥遥呼应。因而,本文将以这两部网络互动剧为例,试图从叙事方式、互动机制、IP产业三个方面探析我国网络互动剧的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12.
大视频产业环境下网剧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通 《声屏世界》2016,(10):51-53
媒体融合时代,网剧成为台网融合的桥梁,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电视剧的制作和营销模式,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同时,网剧也因题材内容的个性化特点和低俗化倾向呼唤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网剧产业潜力的发掘呼唤其盈利模式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李茜 《今传媒》2016,(3):41-42
2015年底,一部"神剧"《太子妃升职记》横空出世,这部乐视自制的网剧,开播仅几天就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受众,连续登上微博热门话题,讨论度极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进步,我国网剧的发展方兴未艾.然而网剧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肯定它营销大热与发展的同时,如何冷静的面对它背后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说到网剧的营销策略,如何才能将一部网剧营销推广出去呢?不仅要收回成本,还要实现源源不断地营销利润。所以网剧的营销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政策变革技术的飞跃以及网剧内容的质量改革,传统媒介诸如电视媒介等对比网剧的高收视率而产生两极分化。网剧的多维度发展和不断的产业升级,影视类行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当网剧开始成为潮流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热潮,网络剧特有的叙事策略和引流方式也引起大众关注。本文以热播罪案型网剧《余罪》为例,从《余罪》的古诗内容等方面分析网剧发展的特点,同时对在媒介影响下传播形式对社会心理的造成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毅  申蕾 《视听》2022,(2):60-62
网剧《隐秘的角落》自播出后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这背后离不开互文叙事手法的加持.该剧通过互补和引用两大互文手法,在剧情安排上,致敬传统,重构故事;在文化呈现方面,提升剧作内涵,还原生活场景;在视听语言方面,巧妙运用动画和音乐,达到渲染气氛、暗示剧情的目的.《隐秘的角落》的互文叙事策略,无疑为IP网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陈栓紧  王俊赛 《视听》2022,(3):92-95
在辨识影片喜剧与悬疑杂糅类型特征时,电影《扬名立万》展露出元电影、剧本杀、民国背景、封闭空间、犯罪推理及悬疑风格等特征,令人惊喜,也使其以黑马姿态闯入观众视野.从元电影、剧本杀和悬疑风格三个角度看,《扬名立万》表现出外戏与内戏、媒介间性等双重元电影特征,并以影像的互文来指涉现实;剧本杀的元素以视听语言的方式在大银幕上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2009-2013年五家卫视频道在黄金档播放的内地电视剧为对象,分析内地电视剧类型的变化趋势并讨论其与我国行政规制的关系。研究发现播放数量最多的是家庭伦理剧,其次为戏说剧,再次依次为谍战剧、军旅剧等。其中,因行政规制的影响,家庭伦理剧和戏说剧的播放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而谍战剧、军旅剧、涉案剧等三种类型呈现明显的下降,其他电视剧类型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恐怖悬疑文化作品中的大爱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恐怖悬疑文化作品风靡国内市场,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需要一种心理的释放、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从蔡骏悬疑小说的热销到院线及网络恐怖电影的热映,掀起一股恐怖悬疑文化的热潮,但任何恐怖悬疑都应有产生的源头和最后的落脚点。都应给受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交代,而爱就是最好的回归和注脚。本文试图探讨恐怖悬疑文化作品中的大爱主题,以期为受众带来此种类型文化作品的另类温馨解读。  相似文献   

20.
钟凯 《东南传播》2018,(8):104-105
网剧质量的好坏对受众的影响各不相同,同时受众拥有自主选择权,所以网剧的质量与受众息息相关。本文从受众角度入手,结合受众的选择权利以及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分析受众在鉴赏不同质量的网剧时产生的不同审美体验和自由情感,最后从受众和创作者两方面得出实现网剧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