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始实行,确定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这一原则的确立,避免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等缺陷,是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从体制上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镇教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面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各相关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就如何管理使用好义务教育经费,科学用好每一分钱,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益,做出了明确的指导与要求。现本人就如何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走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起,我国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长效保障新机制。这一改革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少年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推动了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农"问题的精神为出发点,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工作的必要性作了阐述。同时,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完善、预算管理不规范及监管不力等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完善"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科学规范预算管理、科学合理使用教育经费、加强预算管理的宣传工作力度四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如何管好、用好对农村义务教育至关重要的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用就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也直接决定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重要手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透明,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监督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健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春季始,我省全面实施城乡同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费,公用经费补助逐年提升,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1.
彭霞 《华章》2013,(17)
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是中小学校财务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7,(8X):15-17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实施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但随着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各地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些农村中小学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收费、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不够规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以下简称“一补”)落实情况不理想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充足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新机制"改革的初衷。然而,"新机制"实施后上级转移支付或财政投入的增加,挤出了地方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义务教育投入"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努力程度不够和出现败德行为。因此,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创建激励约束制度和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以县级政府作为投资统筹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农村叉务教育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教育管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充足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新机制"改革的初衷。然而,"新机制"实施后上级转移支付或财政投入的增加,挤出了地方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义务教育投入"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努力程度不够和出现败德行为。因此,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创建激励约束制度和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人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实施后呈现了显著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的财务问题越发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恩施州中恩施市、来风县、宣恩县、建始县三县一市新机制运行情况的调查,从经费预算机制着手,将绩效预算引入义务教育财政体系中,分系其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沙洋县地处湖北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辖13个镇,人口64.5万。现有初中20所,小学6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367人,其中初中学生17895人、小学学生23472人;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职工2603人。2006年秋,沙洋县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近3年来来,沙洋县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以加强和规范学校预算管理为突破点,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真正实现了让新机制的阳光普照农村学校。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学校的资金安全和效益有了保障,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枝江市是一个人口50.8万的县级市。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该市坚持把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行部门预算,预算的审核、批复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完成,切实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