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题多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解题教学模式,可以活跃学生的解题思维,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以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一题多变的应用技巧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指出教师可以在新题讲解、解题教学、练习教学、延伸教学过程中落实一题多变教学,并提出几点教学应用反思,希望为优化一题多变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丽华 《教师》2012,(30):88-88
数学解题训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解题训练中典型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阐述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这里讲的“多”指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恰当地运用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且帮助学生突破固有的认识框框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解题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无疑,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4.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两种解题训练模式的构建可以突破原有解题教学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这对其解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构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课堂,教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再从实际教学的开展出发探寻有效教学设计的方法,对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的开展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如何选好复习题却又是重中之重。笔者提出数学复习题可重点选择“连问题、变式题、多法题、同法题”这四类题型。通过训练此类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项解题思维.使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加灵活,解题思想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解题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目标.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题多解,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思维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解法的挖掘为例,谈谈“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解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效果,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结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措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类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题部分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尤其是"一题多解"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一题多解"的巧妙变化,可以诱发学生的解题欲望,训练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变题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思维得到发散,数学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本文是变题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和总结,以期让变题教学法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育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解题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渗透“一题多变”的思路,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逐步深入理解、思考问题的变式,加深学生对课题内容的认知度。基于此,文章就“一题多变”在初中数学课题教学中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有积极作用.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可提高教学质量.文章论述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说明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应用策略.文章指出,教师可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有机组织情境探究、问题探究活动,落实教学评价等方式有效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期望为提升小学数学解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应用到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一题多解是指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多种角度来解答同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是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刘拴定 《甘肃教育》2006,(3B):48-48
几何证明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一个问题中.数学思维的起点(即平常所说的解题“突破口”)往往不止一个,如果能抓住这些“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途径”,就能变一道题为一组题,使我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快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思维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本文浅谈在小学数学解题练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其思维能力。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固执成见,不只习惯于一般程序,善于发散思维,随机应变。在数学练习中,“一题多解”已普遍被认为是拓宽思路,发展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下面这道题就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在植树节那天,四年级两个班需植树108棵,按班级人数比例,四(1)班应植4份,四(2)班应植5份,两班各应植多少棵?对于这道题可从不…  相似文献   

15.
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在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角度、思维方式去观察、联想、分析,根据问题的特定条件探索出一系列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一题多解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它充分让学生自己思维,让学生整理,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解题的本质,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笔者通过对一道高中常见试题的变式的研究,对此加以说明,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王举秀  王怀学 《高中生》2012,(10):18-20
变式教学是认识问题本质、提高解题训练效果的较好途径之一,而条件变式则是变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存解题时,我们可以针对某一题目的条件进行合理变化。从而得到一组变式题,通过埘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和研究,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既可以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样做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义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变换条件的主要技巧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试题具有“源自教材,但高于教材;题在书外,但根在书里”的特点,因此,在课堂解题教学活动中,需要时刻立足教材,对课本中有潜质的习题进行变式;例题、习题的变式问题是对教材的合理补充和拓展,也是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激活数学思维方法.笔者以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为例,来谈谈对课本习题变式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陶继峰 《广西教育》2007,(5A):42-42
反思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一是题目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少“生活味”、“应用性”,导致学生对应用题理解困难、缺乏兴趣;二是题目的呈现方式单一,多是“两到三个条件加一个问题”的文字应用题,导致学生思维受压抑,思路不开阔;三是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单调,多是“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一例一练,导致学生习惯套用解题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重视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特点,几乎每节数学课都离不开解题.“题”在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这是因为一方面以概念和定理为依据的解题是对概念、定理的再学习;另一方面,解题中对解题思路的探求,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一题多用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如何有效地加强习题教学,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构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20.
“几何画板”在数学解题变式中的应用和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对数学题目进行研究。这就用到解题变式的三种形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几何画板”具有追踪轨迹、实时计算等功能,因此,为了降低认知负荷,它可以用以实施解题变式。同时,在数学解题变式中应用“几何画板”,能够增加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学习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