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Cd(Ⅱ)配位聚合物,{[Cd(bix)(nip)·H2O]·0.25H2O}n,其中,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H2nip=5-硝基间苯二甲酸.实验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拥有44.62拓扑的单节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烟酸锌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XRD对其纯度进行了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1.4229(3)nm,b=0.69191(12)nm,c=0.85012(15)nm,α=90°,β=118.2020(10)°,γ=90°,Z=2,V=737.6(2)3,Mr=381.64,Dc=1.718 mg/m3,μ=1.710 mm-1,F(000)=392,最终R1=0.0189,wR2=0.0532.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中中心锌原子是六配位,形成了一个稍微畸变的正八面体构型,通过氢键的作用,标题化合物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三角柔性1,3,5-三(4-羧酸苯氧基)苯(H3TCPB)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二维镁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g1.5(TCPB)(DMF)(H2O)]·DMF (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为三核镁簇和3-连接TCPB3–配体所构建的二维层状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固态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1所产生的的蓝紫色荧光来源于配体内部π←π*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制得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d(AA)(phen)]n.3nH2O(H2AA=己二酸,phen=1,10-邻菲啰啉)1.而且对该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同时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4-(3-吡啶基)苯甲酸(4,3-Hpybz)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镉(Ⅱ)配位合成一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d(4,3-pybz)_2(H_2O)]?8.5H_2O(1).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及单晶X-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三维结构.配体4-(3-吡啶基)苯甲酸采用三齿配位模式即一个螯合羧基上两个氧原子和一个吡啶基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配合物1包含有游离的水分子占据空穴,但是热重和客体交换导致配合物1的骨架不可逆塌陷.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具有强烈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6,(4):17-22
室温条件下合成了1个结构新颖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d(BBTH)(SCN)_2]_n(BBTH=1,6–双(苯并三氮唑)己烷),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Cd(BBTH)(SCN)_2]_n的晶体结构,采用菌落直径法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对腐皮镰刀真菌的抑菌性。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体BBTH以μ_2–桥联模式连接无机链构成一维有机无机链,相邻的一维有机无机链通过弱的π-π作用堆积为二维的层状结构,然后该π-π相互作用使二维层进一步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体和配合物对腐皮镰刀真菌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配合物对腐皮镰刀真菌的抑制作用较配体BBTH更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配体和1,2-顺(4-吡啶)乙烷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镍配合物{[Ni(bpe)(Hmtyaa):(H:0):]}lq(1)(H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bpe=1,2-顺(4-吡啶)乙烷,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镍原子采取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模式.bpe配体采取双齿桥连模式将临近的镍原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1中配位水与羧基氧以及配体中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链状结构连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一种二维配位聚合物[Zn(NIPH)(bim)]n(H2NIPH=5-硝基间苯二甲酸,bim=苯并咪唑).而且对该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使用硝酸双氧铀和硝酸铜为金属源,对苯二甲酸为主配体,5-硝基-1,10-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出一例异金属铜-铀酰有机框架配合物[Cu(phen-NO2)(UO2)(BDC)1.5(H2O)2·H2O]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光谱、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通过对苯二甲酸配体桥联和丰富的C-H…O氢键作用形成准三维网状结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表明,此配合物具有半导体性质,是潜在的光电材料.此配合物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为70.2%,表明其有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A3):146-147
本文设计了一个开放式化学实验,利用水热技术制备多金属氧酸盐配合物,通过X-单晶衍射、FT-IR、TG、EA等表征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利用Uv-vis技术考察该配合物降解有机染料的效果。通过本实验操作和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水热法的操作步骤,配合物的常用表征手段及考察配合物降解染料效果的方法。该实验综合了化学理论知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知识广、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大学生,同时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oIm6]·SO4·2H2O(Im=C3H4N2,咪唑)并且培养出了配合物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六方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0.89999(15)nm,b=0.89999(15)nm,c=2.3080(8)nm,α=90℃,β=90℃,γ=120℃.V=1.619(7)nm3,Z=2,最终的偏离因子R=0.0862,wR=0.2505,GOOF=1.040.六个咪唑分子的氮原子与钴离子配位,形成了八面体几何构型,在配合物的晶格中,还存在着硫酸根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合成了一个羧酸取代型杂氮配体:1,3-二(亚甲基羧基)咪唑(Himda),以及Cd过渡金属配合物:[Cd(Imda)2(H2O)4]·2H2O(Ⅱ)·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中心金属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2-吡啶甲醛、N,N-二甲基乙二胺制备了一种新的席夫碱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方锥构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且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机制,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4.
以一对互为对映体的天然a-氨基酸衍生物[N-(2-吡啶亚甲基)-苯丙氨酸,简写:L-Hpmpa和D-Hpmpa]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Mn2+和Fe2+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得到两对互为对映体的中性单核配合物,即[Mn(L-pmpa)2·2H2O](1L),[Mn(D-pmpa)2·2H2O](1D),[Fe(L-pmpa)2·2H2O] (2L)和[Fe(L-pmpa)2·2H2O](2D).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揭示了该自组装结晶过程中的手性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甲苯磺酸与氯化钴合成了对甲苯磺酸钴,与邻菲咯啉配位形成一种新型配合物,并在50%乙醇溶液中培养出单晶。用元素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其进行晶体结构解析,并用循环伏安方法初步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C38H15CoN4O14S2,属于Monoclinic晶系,晶胞为Cc,晶胞参数:a=2.137 4(4)nm,b=1.653 0(3)nm,c=1.447 8(3)nm,DC=1.346 mg/m3,V=431.66(15)mm3,Z=4,配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和配体中邻菲啰啉环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紧密排列的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表明为电化学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6.
以α-吡啶甲酸为配体,运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种超分子配合物α-吡啶甲酸铜{Cu(C5H4NCOO)2.2H2O}m,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2)空间群,晶胞参数:a=0.51291(11)nm,b=0.76367(17)nm,c=0.9226(2)nm,α=74.914(3)°,β=84.346(3)°,γ=71.463(3),°V=0.33077(44)nm3,Z=1.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三个镧系膦酸基乙酸配合物,[Ln(O3PCH2CO2)(H2O)2](Ln=Tb,1;Ho,2)and[Ho(O3PCH2CO2)(H2O)2]1/2(3).比较了这三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对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峰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8.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py)_2(CH_3COO)_2(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8.8434(7)nm,b=11.7457(9)nm,c=7.5726(5)nm,β=106.936(3)°,V=0.75247(10)nm~3,R=0.0605, wR=0.1824。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条件下通过混合配体合成了一个3d-4f配位聚合物:[DyCo(2,3-pydc)2 (C2O4)0.5(H2O)3]· 3H2O.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信息,进一步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磁性质.  相似文献   

20.
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oIm6]·SO4·2H2O(Im=C3H4N2,咪唑)并且培养出了配合物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六方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9999(15)nm,b=0.89999(15)nm,c=2.3080(8)nm,α=90℃,β=90℃,γ=120℃。V=1.6190(7)nm^3,Z=2,最终的偏离因子R=0.0862,wR=0.2505,GOOF=1.040。六个咪唑分子的氮原子与钴离子配位,形成了八面体几何构型,在配合物的晶格中,还存在着硫酸根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