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终身体育视域下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手段、内容设置、竞赛形式等进行改革,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对清华大学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与哈佛大学斯特劳斯杯学生体育联赛的竞赛体系进行比较,从项目设置原则,竞赛组织基础,竞赛分组、项目选择、积分原则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以期为清华大学百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建议清华马约翰杯改进竞赛积分原则,强调重在参与;严格区分高水平运动员与业余选手的比赛;加强与首都高校及世界名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拓展学生体育竞赛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的发展现状、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具有立足健康第一、健体铸魂的体育教育本质;注重全员参与、夯实竞技体育人才基础;服务学生体育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氛围的特征。目前,体育竞赛模式已初步形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体育竞赛项目设置趋向完整,但也面临竞赛资源供给不足、常态化体育竞赛机制未建立、赛事文化内涵缺位的现实困境。提出优化策略:拓宽体育竞赛资源供给渠道,保障体育竞赛基础;建立常态化体育竞赛机制,强化体育赛事功能;创设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环境,营造体育竞赛氛围。  相似文献   

4.
校园群众体育竞赛是体现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校园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舞台。如何举办重在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校园体育竞赛也就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提出了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合理安排竞赛时间;组织形式多样化;制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标准;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到俱乐部、体育社团、学院的指导与训练等发展对策,为构建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校园群体体育赛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中国代表团在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采取"一体化"培养模式、"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教体企相结合"培养模式。将体教结合纳入"举国体制"、把培养人作为高校体育竞赛的重要任务以及建立完备的高校竞赛体系和良好的运动队管理模式是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校园体育竞赛是高等院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窗口,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从终身体育视角下分析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校园体育竞赛为立足点,提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改革路径,认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从竞赛项目设置、竞赛制度管理、组织手段、竞赛成绩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激发高校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魏磊 《体育科研》2016,(1):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魏磊 《体育科研》2014,(6):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等方法对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当前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分析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建议。为贵州高校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魏磊 《体育科研》2016,(2):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高校竞技体育竞赛的属性及定位,竞赛目的、意义和作用,竞赛组织形式和模式、竞赛市场化及组织管理化,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及其系统功能、竞赛改革及可持续发展等进行较全面的阐述,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竞赛一直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国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高校内部机制的影响,高校体育竞赛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建立高校体育竞赛联盟将成为开展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区域性高校竞赛联盟的价值将对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群体活动改革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余暇时间活动现状、群体活动理念、群体活动的组织管理、体育竞赛的组织与运作和构建群体活动工作网络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余暇时间活动内容呈多元化,体育锻炼被排在次要位置;高校群体活动在组织运作上应围绕四个层面展开,使群体竞赛贯穿全年,实现大学校园里人人崇尚体育,人人追求身心健康,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人人享受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组织结构包括竞赛的组织机构、相关职能及其联结方式;存在政府下放权力不足、职能还需转变等五个问题.研究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团与政府的关系,明确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竞赛管理职能,提高机构市场运作水平、打造高校赛事品牌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与国外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及竞赛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上海市与国外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及竞赛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学校参加业余训练的规模庞大,竞技体育普及,大、中、小学的运动训练衔接顺畅;上海市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相对匮乏,参加业余训练的规模小,竞技体育的普及率低,中学与高校的训练严重脱节.国外竞赛组织协会化,注重训练与竞赛的衔接,以竞赛带动训练;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依附于体育与教育行政部门,各个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功效,高校竞赛少,中学与高校的竞赛脱节.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校体育竞赛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现代高校体育竞赛体系进行调查分析以适应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需要,结果表明现代高校体育竞赛将向大众化、群体化、健康化、趣味化、游戏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新的体育竞赛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竞赛,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生积极锻炼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均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运用体育竞赛形式,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我们对如何开展好学校体育竞赛工作做了一些尝试。 (一)建立和完善竞赛制度,改进竞赛办法。 1、要制定一个全面安排,切合实际的竞赛计划。在安排竞赛项目时,要根据学校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中、美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美国把学校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与体育科研的发展。分析美国大学体育竞赛的现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大有稗益。一、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现状分析1. 校际体育竞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开展已有100多年了。目前,全国各级大学体育竞赛主要在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属的地区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领导与管理下进行。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把大学校际体育竞…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校体育课程大多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对青少年参与各级各类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措施做的不够到位。《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现有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学校组织竞赛活动较少、体育项目课程开展单一,体育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体教融合理念下的青少年竞赛参与将由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联合制定相应措施,改善体育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增强青少年竞赛参与意识和机会。该教学模式将成为解决目前体育竞赛所面临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5,(11):945-948
围绕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与贵州省校园足球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和制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学校布局、场地器材、经费投入、教师培训和四级联赛结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如下策略及构想:贵州校园足球活动要重视领导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设立校园足球专项资金,加大场地、器材的建设;完善学校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加强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构建完整的四级竞赛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