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今社会,在关中地区通行的方言中,仍有许多古汉语辞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频繁地使用。譬如,一个人性格刚愎,倔强固执,听不进去别人好的意见,一味顺着自己心思做事情,我们会说"这个人駤(读作zhì)得很!""那是个駤人!""駤駤子脾气!"还有,表示一个人不明事理,做事不灵活,思维较愚笨,常会说"这人做事騃(读作ái ,与"挨打"的"挨"同音)得很!""那是个騃人!"或者偶尔将"駤"与"騃"两字组成词语,即"駤騃"、" 騃駤",用来形容一个人品  相似文献   

2.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2):100-112
木雕探源在一个贫困的边远民族地区,形成自己独有的民族手工艺术产业,这与那里的自然地理状况、民族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渊源有着相当紧密而又直接的联系。过去的剑川木雕艺术是怎样走过来  相似文献   

3.
关于方言“”字□何平何治海“”字,读diΔ音,在川东北的宣汉、平昌、达县、万源一带的民众中广为口传。但无法写出汉字,只有用注音来表示,深感不便。《宣汉县志·方言》中,虽列出“下边”的对应词,但读音注为“tiΔ”,与广大群众的口头读音不尽相符。今...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6,(2)
正曾有媒体就"什么最能代表河南"这一问题做过统计调查,所列选项有"豫""中原""郑州""黄河""嵩山""少林寺""烩面""中"等,而"中"在调查中位居前列。就连许多文艺小品中的河南话,也是"中"字连声不断,频登大雅之堂。"中"在汉语中使用很多,最常见的:言区域指中国、中华,如中医、中文;辨方位指中心、中间,如正中、居中;别内外指内里、里面,如家中、心中;称过程指一半,如中途、中叶;谓  相似文献   

5.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16.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朝第二代皇帝(604年—618年在位),上榜理由,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亲自打通丝绸之路的帝王,不仅如此,他还主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略。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在古代专制社会时期,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亲自打通  相似文献   

7.
岳洪彬 《寻根》2011,(5):55
前些时,我带朋友参观晚清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位于豫北安阳市西的马氏庄园,大家都被庄园内众多的匾额楹联所吸引。马氏庄园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又分东、中、西三路。其中,西路一进院有一块倒座匾,上写"循"二字,乃李秉衡  相似文献   

8.
闽南方言(即闽南话),是福建汉语方言之一。福建汉语方言的形成,首先应追溯的是汉人及汉语入闽的历史。从现有考古遗物看,上古时代,中原汉人的足迹已踏进福建。以此推断,汉人及汉语入闽的时间,应在先秦之时,由此形成福建汉语方言。因而历史悠久的福建汉语方言,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特点方面,在中国汉语诸方言中十分显著的。尤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在语音方面,闽南方言与古音平仄大体吻合;古音入声,在当今普通话已不存在,而在闽南方言却依然保存。正由于闽南方言的声调和音韵保存众多的古音成份,因而,用闽南方言吟…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6,(5)
正八姓入闽传说之源流考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入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入闽,至宋代元年间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明清之后,八姓入闽传说由姓氏族谱进入地方志书、学者著作,并经由地方志书跨区域传播至豫闽台,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移民传说。  相似文献   

10.
"豆腐"在四川方言中一说为"灰妹儿xueim",各地发音大同而小异。清前期四川爆发了一场空前的"虎患","湖广填四川"来的移民深受其害,他们对老虎畏之、敬之、讳之,故称"虎"为"猫儿",此谓之"讳凶"。发展到后来,但凡跟"虎"同音的诸如"腐、府、斧"等字都跟着避讳,均形成了与"猫儿"相关的讳称方言。"灰妹儿"一词的语源正是来自于此。到了清晚期,虎患消除,人们慢慢地不再谈虎色变,因此"灰妹儿"之类词的民俗语源也日渐不为人知。许多方言词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从民俗、历史的角度研究方言就成了一条有趣而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杜晓波 《寻根》2008,(4):78-83
带木取名是宋代以来流行于浙江中部地区的村落取名习俗。木字陈姓村落有谚云:“有木系吾族,无木系吾仆”、“有木便是陈”,可见这一村庄命名方式是非常普及的。在地域上,以木人名的地方遍及东阳、义乌、永康、磐安、缙云、天台等县市,影响到仙居、浦江、兰溪、武义、诸暨等县市,甚至远及杭州湾畔的上虞市崧厦。  相似文献   

12.
《大理文化》2013,(9):113-114
近几年,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洱海旅游接待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游船作为洱海游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游客旅游方式的改变,自驾游的增加以及人们追求更加自由的度假休闲游,小游船自由、灵活的经营方式吸引着更多的游客。为深化云南桥头堡建设,加快大理旅游二次创业步伐,由大理旅游集团投资建设的5艘玻璃钢游船("金花一号"——"金花五号")已投入洱海旅游接待。  相似文献   

13.
正汉字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变化,我们已经解析过"众"字(见本刊2014年2期),现在,又解析一个"亥"字。亥,篆文为,《说文》:"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褢("袖"之异体字,藏也)子咳("孩"之异体字),咳(孩)之形。《春秋》传曰:亥有二首六身。,古文亥,为豕,与豕同。亥而生子,复从一起。"亥,是汉字中很古怪的一个字,饱含着丰富  相似文献   

14.
杜晓波 《寻根》2013,(3):44-48
旧时浙中地区女性在择偶时,十分关注未来夫家所居村落的优劣,将其作为未来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的衡量标准之一。"有囡难嫁××(村)"谚语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深刻  相似文献   

15.
序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  相似文献   

16.
"虽遂"等字与"须叙"等字同音是西南官话中的特殊现象,与其他方言的"虽遂岁碎"同音不一致.从语音规律考查,这是汉语方言中在舌尖前音声母ts、tsh、s、z的影响下,三等合口韵介音-iu-有两种演变方式的结果.从与邻近主要方言的比较看,这种读音现象是西南官话的特点.从<蜀语>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记栽的这种语音特征出现的时间来看,西南官话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形成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之际,由中国演出管理中心和C.L.O.F.F.日本委员会共同组织的日本“天平乐府”室内乐团的访华首次巡回演出于阳春三月,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拉开序幕。首都文化艺术界、对外友协等上千人前往欣赏。由日本著名丝绸之路研究学者铃木肇为首的“天平乐府”室内乐团,借鉴中国敦煌壁画的有关资料,在日本正仓院(皇家宝库)珍藏的古乐器基础上复原仿制成古代乐器并进行演奏。10年来,该乐团在日本、纽约、巴黎……的演奏赢得盛誉。《青海波》、《踏摇娘》、《秦王破阵乐》、《彩云追月》、《梦胡伎》等曲目,悠扬动人…  相似文献   

18.
历史发展的轴心在于经济。目前,东方经济迅猛腾飞,尤以华资为最。社会的开放带来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进步,带来观念的更新,带来经济科技乃至各行各业与文学的结合。随着经济大潮滚滚而来,文学空前繁荣必然到来(文学滑坡只是暂时现象)。即以目前而论,华文世界已涌现“三军’即商军、学军和娘子军。先说“商军”。所谓“商军”,即亦商亦文者,人称“双才(财)”作家,在东方华文文坛,已形成一支劲旅。特别是东南亚诸国,华文作家无不以儒商为主体,约占百分之七八十。他们出书出钱,尽心尽力,力促文运蓬勃发展,贡献殊多。东南亚华…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由中国文化部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6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将于2013年11月16~26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是文化部主办的三大国际性艺术赛事之一,每3年一届。举办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旨在展示当今国内国际钢琴艺术教育动态,推动和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将中国逐步建成亚洲的国际文化活动中心。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举办,得到了国际钢琴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竞技,同时还是重要的文化盛会。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时,希腊政府首次提出“文化奥运”的概念,旨在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传达和复兴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们对希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认识,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