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研究分析全媒体时代舆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入手,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烟草行业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要增强舆情风险意识,高度重视和加强舆论工作,把握新形势下舆情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妥善应对涉烟舆情,标本兼治,全面加强舆情防控,完善机制,正确化解风险,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①.法院面临的网络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网络上人们对于某个涉诉事件或现象的舆论情况总和.目前,各级法院虽然构建了各种应急处理机制,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设立了相应的网络阅评人,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基层法院应对负面网络舆情的机制构建上,并以此为中心,通过基层法院现实的应对流程、应对行为、舆情主体和权利博弈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在该领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符合基层法院工作实际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企业负面舆情由传统的指向产品服务的批评转向批判企业价值观,尤其对巨头企业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一则由于国家和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日趋严格,企业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二则由于市场及互联网传播技术赋权企业巨头,巨头掌握了巨大权利从而引发公众抗争;三则由于目前我们所处的知识文明时代,个体的知识与素质有了较大提升,追求平等与自由、个体权利与公民共同利益的人文价值观日益得到推崇。企业在应对涉价值观的负面舆情时,应"人格化企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在民众心中构建"企业领袖=企业"的认知,以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去获得公众的情感认同,从而起到纾解、引导企业负面舆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县级舆情的应对和引导同全国性的舆情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民众关注的重点和舆情发展的不确定性都有所不同.本文以"西安市长安区变电站爆炸事件"为例,探讨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发性事件中舆情的发展情况,观察在此事件中舆情传播的媒体特点和民众所关注的重点,以此作为区县级舆情引导机制研究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浙江高质量建设“两个先行”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智媒参与引导基层民生舆情有利于降低负面舆情的影响,对舆论引导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内容、保障和关键指标上。本文概括了智媒时代基层民生舆情引导出现的环境复杂化、形式多模态化、舆情显现情感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提升数智技术应对舆情引导环境复杂化权重、丰富智媒参与基层民生舆情引导的载体与内容、完善智媒参与基层舆情引导的共情传播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网络舆情具有文化多元特征,加之境外“分裂势力”通过建立网站对涉疆敏感问题造谣生事、煽风点火,使得涉疆网络舆情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态势.深入分析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并找到应对策略,是涉疆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分析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准.就地缘政治而言,新疆地处中亚,西方曾有“谁控制了中亚,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说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使文化安全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传播活动之中.这就使涉疆网络舆情出现了国际背景、国内形势、新疆区情的“三维动力”机制特征.  相似文献   

7.
探讨雾霾舆情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力求舒缓民众的情绪,提高舆情应对的有效性,为舆论引导提供现实依据。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分析雾霾舆情的阶段性表征,见证民众社会心态的历时性变化,即从雾霾舆情初期的激烈与沸腾,到雾霾舆情持续期的无奈与无助,再到雾霾舆情持久期的娱乐与戏谑。在雾霾舆情常态化的现实环境下,应该积极进行疏导,化解消极情绪,引导民众做生态公民,从而更加理性地应对雾霾舆情。  相似文献   

8.
舆情本身是社会民众利益诉求的表现,高效的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否则极易导致矛盾的深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挑战。以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客机失联事件舆情为例,从事件背景、媒体关注、舆情传播、民众诉求、事件评析等方面对马航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从提高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加强舆情管理的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创建舆情的全生命周期应对管理机制、强化媒介行业自律和监管,以及建立舆情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舆情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传播条件下的隐匿性、交互性以及非理性等特征为复杂、敏感、政策要求高的涉军舆情研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诸多误读误判为科学决策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而,只有在舆情预警、汇集、分析、处置各个主要环节克服思想认识偏差,校准目标方向,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开展网络涉军舆情的应对与处置等工作。本文试图从网络涉军舆情研判易出现的误区切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罗晨  张子晗 《新闻世界》2014,(5):114-116
网络时代,新型社会化媒体形式不断诞生,信息的传播获取日益迅捷,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发生质变。与此同时,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也对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提出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借鉴组织传播中的事件开发原则,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改变在舆情传播中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与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深度转型,反映民众利益诉求的社会情绪极易在开放性、公共性、匿名性的微博平台上发酵,形成影响全社会的微博公共事件.涉及公共安全的事故灾难类事件几乎是每年舆论的爆点之一.本文梳理了2013—2016年发生的事故灾难类事件,基于新浪微博平台,选择并分析舆情热度较高的事故灾难公共事件传播与社会情绪共振及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12.
吉林日报将疫情防控报道作为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快速反应,及时调整春节假期休刊计划,克服万难,积极投身战疫报道,全面呈现疫情防控现状与进展。注重策划先行,聚焦热点,利用多平台、全媒体传播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效缓解民众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3.
2017年2月,"广西政府官员宴请吃穿山甲"的微博话题引起网民热议,引发舆论热点.本文通过对"吃穿山甲"事件中的舆情分析,认为政府在舆情应对上应顺应社会治理结构变化、直面舆论关切、建立良性官民话语关系、重视情绪传播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力,从而为有效牵引舆情走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亿 《编辑学刊》2016,(4):112-116
文章从公共关系学的视角结合中国语境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的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危机公关,因而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的时候应从传统的法制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阻断等方式转向危机公关的视角。文章将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教授建构的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一价值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15.
徐亚 《大观周刊》2012,(48):66-66
从国内舆情研究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来看,大多数涉检网络舆情发生在基层检察机关,但解决起来却经常依赖着上级检察机关,这种解决方式违背了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的内在要求,忽视了基层检察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涉高校舆情多发,部分情绪化言论隐含着意识形态风险。高校媒体是面向青年群体,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但是,部分高校媒体存在组织管理不善、内容选题不当、舆情应对不力等问题,亟需整改。基于此,本文提出高校媒体在运作中,要抓好队伍建设、更新话语机制、优化传播格局,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旨在构建优质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刘珍  曾苗 《新闻春秋》2020,(1):58-62
5G商用翩然将至,其高速率、高带宽和低延时的特性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提供强大动力。新的时代机遇使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也出现了新的现象,产生了新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技术保障提升,舆情事件进一步朝着全时段、即时性发展,这将进一步促动情绪传播的问题凸显。而V R、A R以及高清视频在进一步巩固人们的媒介化生存同时,也为舆情表达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技术在改造时空感受的同时,也使舆情发酵呈现出累计和对冲、衍生等多样式的动态变化。面临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新的媒介素养观念,强化对公众情绪控制和情绪合理表达的涵养教育;平衡算法与价值、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坚持党管媒体都是5 G时代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产生的多源性、传播主体或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监控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应对与化解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应遵循舆情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舆情传播主体的平等性、舆情传播方式的"六度分隔"、舆情传播效果的"蝴蝶效应"等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王冰  李磊 《青年记者》2020,(8):37-38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具有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和公共话语空间属性的微信成为民众信息供给、话题讨论、诉求表达和情绪宣泄的重要渠道。但在关于疫情的信息洪流中,各类微信谣言夹杂在事实与真相中泥沙俱下,成为舆论场上的噪音、杂音,干扰了疫情的防控,加剧了民众的恐慌,甚至可能引发舆情次生灾害。如何有效治理微信谣言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成为民众获取信息和舆情表达的重要平台。医患关系始终备受全社会关注,相关网络舆情空前活跃,然而近年来涉医事件的网络舆情反转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以 2016 年发生在山东潍坊的"纱布门"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情反转的条件、过程,并对该事件的舆情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