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的瞬间     
西西 《成长》2005,(8):33-33
他们离婚那天把我拉到面前;你要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我仰起头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几岁的孩子,无法知道这是怎样沉重而艰难的选择,以为像平常选择要跟爸爸还是妈妈去公园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爸爸的假日     
“叮零零,叮零零……”电话铃响了。“喂,来啦!”……爸爸放下电话,疾步走出房间。我想:今日是星期天,一定是爸爸的同事来电话,约爸爸到哪儿去玩,这下爸爸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我为爸爸能够休息一天而感到高兴。“臻臻,你在家好好做功课,爸爸有事去医院一趟。”看爸爸一脸的紧张。“怎么,又要去医院?”“是啊,医院来了两个重病人,小张和小李都是实习生,我不去不行啊!”“去,去,去,那是你家。”我不高兴地噘起小嘴。爸爸见我这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不多说了,我走了。”只听“砰”的一声,爸爸就匆匆地离去…  相似文献   

3.
冬冬是我班唯一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因此,对他,我特别关注。当他奶奶接送时,我有空总要多问问冬冬在家的情况。 一天,听说冬冬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便利用下班时间来到他家,想与他爸爸、妈妈交换意见,希望他们能经常给孩子打个电话什么的,让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一进他  相似文献   

4.
天使的电话     
当他再一次接到这个拨错的电话时,又听到那个小女孩的声音:“我要找爸爸”,他已经熟悉这个童声了,他轻声细语地说:“你是不是打错了?”“没有呀,是妈妈告诉我的。”女孩子说了个手机号,果然是他的。一会儿,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从电话里听到女人把女孩支到旁边,女人先是说了几句致歉的话,然后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婚,可我们没有让孩子知道,我只对她说爸爸到外地工作了,她经常想起她爸爸,要我把她爸爸的电话告诉她,可他并不想见到我们母女,也没有把更换后的新号码告诉我,有次孩子逼急了我随便编了个号,不想刚好与…  相似文献   

5.
馅子和孩子     
有一回,爸爸带着我去买月饼。我们来到了一家外地人开的月饼店,我爸爸说:“给我看看这月饼里面的馅子。”可那个外地人却听成了我爸爸要看她的孩子,于是问道:“你要孩子做什么?”爸爸惊讶地说:“我要看看这月饼里面的馅子,不是孩子。”可那个女的满脸疑惑,还是不懂,于是叫来了她的丈夫。一个彪形大汉,声音洪亮,开始一个词语倒是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说的,说着说着又说到方言上去了:“先生,请问你要买什么呀?”“哎,说了好多遍了,我就是想先看看这月饼里面是什么馅子……”这下可好,爸爸话还没说完,那大汉就高声急呼起来:“这里有个拐卖儿童的…  相似文献   

6.
牟毅 《父母必读》2014,(8):98-101
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一起来看看,他对你的表现有着怎样的期待。做父母,真的不容易,往往身兼数职。你是孩子的外交官、翻译员、造型师、看护人还是司机?别着急,没有那么难。了解他的想法,做好你的工作准备,会让你做起爸妈更专业、更轻松。  相似文献   

7.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到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相似文献   

8.
听爸爸说要出差,要过两个月才回来,我号啕大哭,不愿让爸爸离我而去。可是爸爸说为了工作,不得不走。俗话说"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爸爸一两天就给我打一次电话。爸爸那满是牵挂的话语,常让我禁不住流下两行热泪。每逢周五,我做完作业,就静静地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等待来自远方的电话铃声……"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铃声终于响起,我一把抓起电话,迫不及待地问。  相似文献   

9.
如果在孩子童年的时候,你不花时间给他,当你年老的时候,他也不会花时间给你。——MTV《长大后和爸爸一样》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里有一个情节让观众动容:父母发现孩子偷阿姨的钱,震惊之下,父母拿起藤条开始惩罚孩子。当父母逼问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我其实是想用偷来的钱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看我的演出。  相似文献   

10.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摘     
○维护“爸爸”的形象有些当妈妈的喜欢对孩子说:“等爸爸回来收拾你!”“让爸爸回来打你一顿!”“我可以答应你,可你爸爸不同意!”“我悄悄给你,不要让爸爸晓得了”等等。经常这样对孩子讲,无形中使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恶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是让孩子怕爸爸,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偏激情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5,(2):104-105
如果你是有心的父母,完全可以把一些例行家事转化为趣味运动,让孩子乐在其中。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去超市买东西、吃饭、洗衣服……它们都可以变成父母与孩子充满乐趣的宝贵学习时刻!这些例行工作带给了孩子学习成长的绝佳机会,让他们能更从容地为学校和人生做好准备。本专栏致力于帮助父母将这些家务琐事转变成亲子教育的良机,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秘诀吧。  相似文献   

13.
汉驰 《父母必读》2015,(4):28-29
让宝宝健康平安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你平时是怎样保护孩子的?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当然要保护他的安全了。可是保护的度怎么掌握,有时候还真拿捏不好。先来测一测面对危险自己是哪一类父母,再看一看我们是否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14.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15.
这样的情况,在你家里是否经常出现?妈妈在指责孩子时,孩子辩驳道:为什么上次我这样做你是同意的,这次却要骂我呢?又或妈妈在称赞孩子乖时,爸爸冷不防走来浇冷水:“有什么好表扬的呢,又没得到小红花“。不知道父母听了孩子的回话和爸爸的冷言冷语有何感想?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父母很容易态度不一致,或各走各的路,甚至朝令夕改,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来看一看以下问题,它可帮助你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父  相似文献   

16.
盒子里的吻     
导读与思考: 下面这三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亲情之爱。高尔基说:“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社会也很强调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张扬孩子的个性,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个性的偏颇,会使一些人滋生自私、偏激、任性、心胸狭窄的缺点。看看这三篇文章后,想想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充满感动、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去体验生命中那一点点亮光、如何去体谅爱你的父母、如何与父母沟通——让父母明白怎样爱你会更有利于挖掘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进化风波     
看见羽毛球了吗?没有,看下你那边。是野兔,我去抓一只!真神奇!一只野兔爬上了树。另一只长出翅膀飞走了!兔子会爬树?还能飞?等会再去看看!叮叮叮!难怪吴能的爸爸也来了!听说学校实验室被盗了,就是昨天晚上!探长居然是吴能的爸爸?爸爸!你不在警察局上班,到我们学校干什么?吴能!局部进化枪是不是你拿的?你们怀疑我是小偷?有什么证据?吴能同学,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偷东西可不好。林俐品学兼优,而你却是个调皮蛋!林俐也在场!昨天只有你见过局部进化枪!推理不能作为证据!探长,局长来的电话!我是经理,你一定不相信,罪犯是个长着翅膀、狮头和象鼻的怪…  相似文献   

18.
让孩子融入“三人”世界。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忙于事业或工作,于是把孩子交给保姆或祖母们去照管,或者抛给孩子一堆玩具,由他一个人玩。殊不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目光交流、身体的接触以及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培养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及诚实的重要途径。父母应当同孩子一块儿游戏,交谈,让孩子进入由爸爸、妈妈共同参与的三人世界,接受父母的直接教育。  相似文献   

19.
如今,在欧美,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形成,并开始瓦解旧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再等级森严,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了。父母是子女的朋友这种新型的关系体现在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在称呼父母时不再需要用敬语,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可以直接用“你”字;孩子还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用非得管母亲叫“妈妈”、父亲叫“爸爸”。父母与孩子有了相同的爱好,甚至是最激烈的摇滚音乐,父母也会和孩子一样喜爱。孩子可以对父母说:“嘿,这是一张新音乐专辑,你听了吗?”或是“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听某某歌星…  相似文献   

20.
每到假期,你送孩子到亲戚家去度假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担心?你可能会想,“我希望他不要让他外婆烦,不要给他的阿姨留下坏印象”,或者,“如果她一直使她的房间乱乱的,怎么办才好?”有工作的父母不能总跟孩子一起旅行,但没有人想让自家孩子没礼貌.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家庭环境的反映.礼节是孩子潜移默化地从父母那里学习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里亚·沃里克说,“让孩子有好习惯,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要一步一步耐心培养.规则应该内化成孩子自己的东西,而不应该只是口头上告诉他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